分享

愿从此以后,军人证可以真正为军人作证

 一号哨位 2020-06-15


文 | 邵小明

“兹证明XX同志,军官证号XX,系我部XX单位的军官,特此证明”。
 
——XX部队


国防部网站截图

愿从此以后,军人证就能为我们作证,不再闹上面的笑话!

关于军人证我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1、笔者曾在部队当过新闻报道员,懂一点PS,经常有某个干部对我说,“那个……小邵,帮我朋友P一张中尉的照片呗!”哎,毕竟人家是干部,当时也不明白到底要干啥,就生生把一张地方人士P成了中尉军官。我也是佩服我自己!

2、退伍回来之后,有退伍的战友说,“哥们儿给我整一个中士的照片呗,那个……我要做个那啥……”我也是无语了,知道不是啥好事儿,最终还是婉拒了。

3、记得当兵时难得一次外出,去了一次驻地的所谓名胜古迹。唯一一次使用士兵证,景区工作人员说,“小伙子,我听说假军人证件可多了,你这是真的吗?”呵呵,真是羞辱!为了那点可怜的尊严,我据理力争,最后我虽然免费进去了,但是我并没有胜利,因为他们是以一种可怜的语气让我免费进去的,“嗨!小伙子,进去吧进去吧……”


以上三个体验,大致可以说明两点:

第一,军人证太特么好造假了!

第二,军人身份的社会认同度真是低啊!

以上两点一个涉及到事实层面的认同,一个涉及到价值层面的认同。

事实层面的认同,通过证件制造技术的提升可以解决,这是技术问题。

价值层面的问题却难以通过技术层面的方案得以完全解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在各个方面重建或者恢复对军人价值和地位的认同。近期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说明这件事情的迫切性和严重性。比如军人优先的问题屡次被讨论,比如军人自身办理信用卡时遭受到的嘲讽。

但是,至少我们先从技术和实物本身给军人身份带来一种确定性。

军人证件的改革被提上日程和改革的真正实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等了太久了。无论证件的改革对于军人身份的社会认同有多大的改进,至少让证件本身真正有了意义。


据解放军报官方微信平台军报记者报道,包括军官证、士兵证、文职人员证和职工证的新式证件,在防伪性、通识度、数字化等方面作了大幅改进提高,并且编制了唯一证件号,统一采取“军”冠字头加7位数字的形式编码,人员从进入干部队伍到退出,不管职务岗位如何调整变换,号码始终不变,增强了证件的唯一性、权威性及法律效应。其防伪程度更高,证芯使用专用证券纸和专色油墨定制生产,运用浮雕、定位水印、安全线、解锁、缩微文字、无色荧光等多项防伪技术,易于检验识别,另外它的可认证度更高,证件内容新增加密二维码,嵌印至证芯底部,可通过军队干部部门查核验证。

可仔细观看以下证件防伪样式说明的视频:

来自八一电视

从个体存在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的是自我的认同和他者的认同。对于军人身份来说,自我的认同具有天然性,这由军装、军衔、职级称谓等符号,以及部队的政治赋予和文化皈依提供。

但是对于军人身份和地位来说,他者的认同似乎更重要,这首先需要一个具备法律意义的证件,这是每个人身份的标配,在此基础上,我们则需要一种社会的共识,即全社会对军人的共同的情感依托和价值认同。肯定军人对于全社会的价值所在,社会大众和军人集体应建立一种利益和价值的共同体。

此次军人证件的改革和落实,是对军人身份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保障,也是对军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证件回归其原本的样子——一种身份的证明,同时也是一种认同。愿我们不再在证件上闹笑话,再也不用单位开证明证明你是军人,或者证明你的军人证是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