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5万亿市值大事件!创业板注册制火速落地,6000亿“弹药”奔向A股,后市怎么走?

 小天使_ag 2020-06-15

上周市场总体横盘宽幅震荡,各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综指周一跳空高开后横盘三日向下放量回补缺口,市场情绪受到一定抑制,周五受美股大幅下挫影响,指数大幅低开后反弹,守住2900点,市场情绪总体仍然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已经是6月中旬,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被披露,由于猪肉价格的下滑,CPI数据继续下降,基本符合预期,但是PPI数据降幅的继续扩大,一定程度上是由于PPI数据滞后于油价下跌,实际上5月份螺纹钢、水泥、混泥土等材料价格已经明显回升,在政策扶持下内需已经有明显的恢复。

创业板注册制落地,

券商有望成为“大赢家”?

6月12日深夜,证监会和深交所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而就在前一天,即6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提到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由证监会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落地。

创业板新一轮改革大幕即将启动。6月15日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IPO申请。对于数千万创业板投资者来说,更应关注的是,随着第一只新创业板新股上市,创业板交易制度也将发生剧变,比如涨跌停限制将扩大到20%。

深交所受理IPO申请,审核时间最长为3个月,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问询回复最长不超过3个月。审核通过后,证监会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注册的意见。除了IPO排队企业,券商投行或许是对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最期待的机构。

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创业板IPO排队企业中尚未过会的184家。保荐企业数排名第一的是中信建投证券,保荐项目数量达16家;排在第二的是中信证券,保荐13家;排在第3位的是海通证券,保荐10家。

7.5万亿市值大事件!创业板注册制火速落地,6000亿“弹药”奔向A股,后市怎么走?

从已经运行将近一年的科创板注册制来看,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成为了2019年券商投行排名的重要因素。从科创板成立至今,IPO项目主要集中在龙头券商。其中,中信证券的项目数量为38家,位列第一,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分别为27家、25家,分别位列第二、三位。

在核准制之下,IPO发行价格由监管指导,对券商投行的专业能力、定价能力要求极低, 从而导致承销业务陷入价格战。而在注册制下,发行审核侧重强化信息披露,由市场投资者来对企业投资价值做出判断,发行时机的选择、发行价格的确定,与投行的研究实力、机构销售能力紧密相关。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或将有望利好券商投行、直投、经纪业务发展,此外,金融科技也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年内偏股基金募资超6000亿,

A股后市怎么走?

除了政策利好激发市场情绪之外,基金发行情况和机构持仓也一直是普通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风向标。受益于年初以及5月份以来权益类基金不俗的销售成绩,年内偏股型基金总募集金额也节节攀升,整体超过6000亿元,成为一个高潮。截至6月14日,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593只,合计发行份额8905.37亿份,其中,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基金发行约252只,合计规模达到6139.05亿元,平均规模超17.4亿元。

新基金募集的资金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新“弹药”。若按照60%的平均仓位计算,今年以来新发权益类基金将给市场带来约3600亿元的增量资金。若从5月份数据看,权益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超过1800亿,1个多月时间就会为市场带来至少千亿级别的增量资金。

7.5万亿市值大事件!创业板注册制火速落地,6000亿“弹药”奔向A股,后市怎么走?

私募方面,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目前逾七成百亿级私募仓位已超过了八成,且年内仓位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态势。同时,股票型私募整体维持较高仓位。截至目前,私募整体仓位较年初已上升了5.27个百分点,其中百亿元级私募加仓幅度最大,较年初已上升了15个百分点。即将进入三季度,私募对于三季度的资产配置也表现出不同侧重。

对此茂典资产表示,经济基本面继续边际改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宽松局面仍将维持。虽然风险偏好会受到国际对抗升级的影响,但 A 股估值在全球权益市场比价中的位置使得 A 股仍具备较高吸引力。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将更看重基本面,投资机会可能会从高估值的行业和公司向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公司倾斜。

领睿资产认为,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减量操作,叠加海外市场的波动,A股市场的震荡明显加剧。3月底以来,权益市场的上涨完全依赖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充裕流动性,当前货币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对市场进一步扩张估值将构成压制,后续更更加主动对于流动性风险的关注,加之外部局势的恶化,市场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注册制的推行,未来市场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向少数头部企业集中,将更加聚焦于具备持续成长性的行业及传统行业龙头公司的投资。

7.5万亿市值大事件!创业板注册制火速落地,6000亿“弹药”奔向A股,后市怎么走?

中睿合银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刘睿指出,三季度依然会坚持对消费、科技和基建的投资策略,通过行业比较选出最优的个股,并在仓位上保持灵活策略,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首先,在国内可选消费方面,重点考虑前期受损严重的休闲服务、交运机场、汽车等板块;疫情影响消除后,行业的修复弹性最大,此外,在当前行业具备估值优势下,龙头公司性价比更高。刘睿还表示将重点考虑消费电子。他说,消费电子是面向全球的终端需求,预计会受经济复苏的催化影响。同时,以通信为代表的科技板块确定性较强,疫情并不会影响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明汯投资介绍,上周市场情绪较为稳定,外资持续流入,随着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回升,各个受到疫情压制的板块估值开始修复,未来中长期内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政策支持,预计消费医药和科技股的景气度仍然较高,但近期板块内结构化的行情证明目前市场的风险偏好仍然较弱,因此尽管行业景气度提升,但大资金仍然会选择业绩稳定以及成长确定性大的行业或细分龙头标的。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