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五常释义

 秋琰 2020-06-16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华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孝敬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尊重长辈);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智的本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仁义的本质是重视家庭和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仁:仁爱、仁义、宽仁、有良心。恻隐之心,仁也。仁者,爱(他)人。亲亲,事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仁人的五种品德:恭(恭敬)、宽(宽厚)、信(言出令从,具有威信)、敏(善于思考,行动果断)、惠(恩惠)。

义:忠义、正义、义气、节义、仗义、道义。羞恶之心,义也。尊贤,从兄。所当做就做,不当做就不做。

礼:礼和(礼之用,和为贵)、礼节、礼仪、礼貌。恭敬之心,礼也。

智:睿智、智慧、理智、智谋、智商。(辨别)是非之心,智也。

信:诚信、信义、信用、信任、守信。诚实可靠,值得信任。

温:温和。温和厚道。古意为处事得当。

良:善良、贤良。平和正直。古意为才能卓著。

恭:恭敬。端庄恭敬。不足不恭,恭过则谄。古意为遵纪守礼。

俭:俭朴、节俭。节制有度。古意为表里如一。

让:谦让、辞让、忍让、退让。谦逊不争。古意为学识丰富于国有利。

忠:忠诚、忠心、忠良、忠恕、尽忠。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孝:孝悌、孝敬、孝顺、孝道、孝心、孝行。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

廉:廉洁、清廉、廉正、廉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耻:羞耻、知耻、耻辱。

勇:勇敢、勇猛、英勇、勇气。

仁:以人为本,人性关怀。大忠大爱,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义:公平正义,坚守原则。大孝大勇,民族兴亡,祖国山河。

礼:恭敬尊重,礼仪文明。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家国天下。

智:崇尚知识,追求真理。大恩大恕,福亏自盈,刚柔相济。

信:忠于职责,诚实守信。公平合理,以义取利,一诺千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