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自动化阅读”说起

 Grace230 2020-06-16

昨天傍晚去某小学,参加《给教师的建议》读书会,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自动化读写,尤其是自动化阅读的问题。

显然,这个问题的讨论,很难一次完成。而自动化阅读的问题,也正像许多概念一样,是不需要记忆,但是必须通过无数活的事实来理解,并随着事实的拓展而逐渐加深,此之谓“学无止境”。

回来路上,思绪万千,借周六版,将这些思绪记录下来,希望能给选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学员以启发。

1

关于自动化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几段论述: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你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的意思可以概括如下:

1、要教会儿童学习。儿童在高年级学业落后,往往是缺乏学习能力的结果。儿童要学习的知识的分量的增加,要与学习能力的增长成正比。如果学习能力没有增长,但要学习的知识却成倍地增加(越往高年级增加速度越快),那么儿童就会消化不了,学不动。所以当儿童出现学业严重落后的现象,不要急着把他无法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地塞给他(往往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要检查他是否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

2、学习能力是个很具体的概念,包括许多很具体的能力(详见第49、68、74条),在这一切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五种能力:读、写、算、观察、表达。在这五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动化阅读能力(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阅读能力”,而是阅读能力中更为根本和基础的能力)。

3、自动化阅读能力,就是“得意忘言”的能力。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但是我们的知觉却只是以语言为工具而“忘记”了语言的存在,感知到的,是小说中的悲欢离合。这就是因为我们具备了自动化阅读能力。我们用工具去解决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不会集中在工具上,除非是一个对工具使用很不熟练的新手。

学校里的学习,大半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因此,能够熟练地使用文字这一工具,而不像一个新手一样被文字本身弄得手忙脚乱而来不及考虑文字所承载的东西,是高年级学习成败的关键。

所谓的自动化,就是“日用而不知”,是在阅读时只需要分配极少的注意力于文字,更多的注意力分配于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或形象上。

儿童一旦不认识或不理解词语(主要是后者),就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词语上,而无法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材料内容。这就像我们普通人可以自如地说话,注意力不集中于语言上,而是集中于所要表达的思想上,但是对一个严重结巴的人来说,他不得不费许多精力在语言表达上。所以自动化阅读能力的缺失,就是一种智力上的结巴现象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自动化阅读能力,是小学低段的主要任务,通常在中段结束后必须达成。

2

那么,如何培养自动化阅读能力呢?

很显然,只能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掌握工具,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这种过程,从识字教学就必须开始。(显然,识字量是阅读能力的物质基础,不认识一定数量的字,阅读能力无从谈起)

首要的,是防止机械识字。机械识字,是将有意义的字还原为还不理解其意义的抽象符号,是死记硬背在识字中的表现。这样认识的字,是缺乏生命(因而也是死的,无情感的)的,纵然勉强堆积在大脑中,到具体的语境中出现时,也像一个中国偏远地区的乡下人,突然被放在了纽约市中心,全然手足无措,无法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为什么孩子在识字之前,必须先听大量的故事?尤其是妈妈或奶奶讲的故事?因为这是学习所必经的浪漫阶段,在认识字之前,字的形象已经活跃在大脑中了。这样,到了识字的阶段,这些字能够迅速地与头脑中的故事建立起联系从而被放置在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没有这个结构作背景,字将像仓库里堆积的货物一样毫无意义。

大多数(我觉得现在可以这样下判断了)被判定为弱智的儿童,都是智商正常的儿童,他们所表现出的智力上的落后,几乎都是在学龄前这种有意义的前学习缺失的结果。这种浪漫阶段的贫瘠甚至缺失,使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学校里的知识。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里,为什么要开展思维课?

思维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词语活起来。词语是死的,自动化阅读便无法形成,自动化阅读无法形成,将阻塞学生的学习之路。

除此之外,大量的阅读,也是形成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喜欢阅读的孩子理解力较好,学起来轻松,这已经是常识。这种阅读,从无字书到绘本,再到整本书,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哪所学校在低中段忽略了阅读,哪所学校在高段的教学质量必定不高。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不断地说:阅读、阅读、阅读……

3

与大量的默读相对应的,是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朗读在培养自动化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什么?

我们先从默读说起。

真正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无障碍的默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描述:

所谓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人在阅读的时候,貌似字是一个一个地跳进大脑中的,其实不然。你在读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的时候,就对下一个字,下一句话,下一段话乃至于后面更多没有读到的内容,有一个“阅读期待”,或者说是一种猜测,这种猜测会影响到你在语境中对这个字或词语的判断,并影响到你调集起的相应的情感。你没有读到的内容,已经通过你的猜测在影响着你的理解和情感。就像读一部悲伤的小说,你还没读到主人公死,但你已经预感到了,所以不等读到主人公的死亡,你已经积蓄了悲伤。当然,经常有例外,主人公偏偏没死,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游戏(或者说斗争),是另一个话题。你的猜测永远可能落空或偏离,而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阅读期待”的过程。阅读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猜读的水平。最高明的读者,甚至读了开头,就已经能够想到结尾了。

显然,“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儿童是不受词语束缚的,所有的词语不是单个地或一个一个地,在是在一个正在逐渐完成的越来越丰富和清晰的结构中被不断地理解的。这确实有点像织毛衣,正在织的每一针都不是孤立的,一方面它如何织,放在哪里,受制于已经织成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对完整的毛衣的想象(期待)。

那么朗读呢?

朗读是出声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所以朗读的优势是,因为是出声的,它因此就是一种强迫的阅读训练(默读时可以长久地停下来,朗读则不行),也因为是出声的,所以便于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力的观察了解。因此,它成了有意识地精确训练自动化读写能力的重要方法,这也是低中段朗读作为核心目标的重要原因。

与朗读相应的,不能完成自动化阅读的出声读的方式还有指读和吼读。相形之下,后两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不是结构化的,而是平均化的。在平均化处理信息的方式中,是不包含理解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机器阅读和人脑阅读的差别。机器阅读的特点是,它是受程序控制,无须理解,一个字一个字发音,在字与字之间平均分配资源的。机械不能理解,更不能根据词语的上下文来调整读音。这是一种极端的“指读”。

但朗读则不同,在朗读时,你必须对每个字的发音作出独特的处理:高或者低、长或者短、悲伤或喜悦……这种处理,受制于上下文,以及你的理解。不仅受制于已经读过的部分的理解,还受制于未读过的部分的猜测性理解。机器阅读一万篇文章也是一个调子,而人的朗读则是一种艺术,面对同一篇文章,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朗读。

4

但是有一种伪朗读,很有市场。

本来,朗读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形式因素:音质、音色、普通话水平以及各种文体的朗读规律(例如诗歌的平仄)。另一方面是内容因素,主要是对朗读内容的深刻的和独特的理解。

朗读的本质,就是用声音传达对材料的理解。

网师的童鞋们,晨诵的奥秘,即在于此。晨诵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声音让一首诗歌的真理得以显现。这是一种直观,一直通过声音将意义表达出来的高级艺术。理想而永远无法抵达的境界,是言与意的完全合一。那些最卓越的晨诵者,甚至,会根据理解来修正语言。——为什么有些晨诵诗歌在运用的时候会需要一定的改写?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让诗歌的意义在当下,在你的教室里更好地实现。

在这里,是理解决定了形式,甚至决定了用怎样的语言。理解的目的是传递意义与结构,意义就是结构。

但是伪朗读,是避开意义深度的朗读。伪朗读也能感动人,就像泡沫剧能感动许多家庭主妇一样。因为伪朗读施加于人的是一种表面的形式的刺激,而不是从思想深处涌现出来的震颤。

许多人喜欢读经运动,觉得“琅琅上口”,就是因为读经运动中的朗读,有震撼的效果。所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小学的读经,往往喜欢齐读,或者采取齐读的方式呈现读经效果。整齐的、统一的、大声的、平仄和谐的吟诵,让所有人(包括学生、老师和观摩者)为之震撼!而学生的精、气、神确实也会因之而汇聚并表现出来。至于这种精、气、神能够保持多久,用来做什么,对学生的精神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没人追问的。

这种现象,是形式主义登峰造极的体现,可以形容为阅读的广播体操。大家只要想想部队里的军事训练就够了。要振奋精神,哪个能够赶得上当年天安门城楼下红卫兵的狂热呢?在集体整齐划一的口号中,个人消泯了,一切个人化的理解都是对集体力量的消解,必须予以清除。在这里,你无须用脑。——这种朗读,不但是阅读的死敌,也是民主的死敌。

想想看,怎样阅读一首诗?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不变调。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押韵尾字拖长”?

你读读《静夜思》吧,读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吧。你能靠这些外在的东西读出诗歌的内在意义么?能读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读出苏轼那阔大的精神境界么?

永远不能。

我曾在微博中这样批评:

这种吟诵方式,其背景是哲学上的二元论,心理学上的官能心理学,以洛克为代表,与新课程背道而驰,也为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所反对。(注:这其实就是曾风靡欧美200年之久的形式训练说)

因为渐渐离题,就不展开了。(甚至,这些可以清晰地通过脑科学的研究来阐明)

5

自动化读写能力,只是形形色色的自动化能力中的一种。(但却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

更广义的自动化能力,还有一个名称: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就是知识的自动化。我们生存于世,拥有多种多样的知识,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已经自动化了的。

一个小孩子降生于世,面对一个完全新鲜的世界,充满了神奇。他必须开始学习,认识周围事物,学习说话,走路,然后上学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注意力不断地转移,陌生的知识不断地为熟悉的知识,熟悉的知识又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这个过程,就是知识不断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设想一个场景:当你离开家,开车去超市买东西。在这个简单的行为中,蕴含了大量的知识。有关开车的知识、有关道路的地理知识、有关超市的知识、有关商品的知识,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交往知识等等。但你从来没感觉到困难,因为这些知识全部已经自动化了。(再想一想,如果你突然被时空穿梭到了异国的街道,想找个超市买点东西,你就会非常狼狈)

自动化阅读能力,就像你的开车能力,车技不熟练,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制约,阅读不能达到自动化,获取知识就会发生困难。

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利用熟悉的知识(工具)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不断地学习,就是新知识不断转化为工具,又用来获得更新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处于不断的运用中。(现在认真想想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坚决反对死记硬背)

今天我们聚焦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不断地学习,并努力通过运用加深理解,但我们还像一个初次学习开一辆叫《给教师的建议》的高级跑车的蹩脚的司机。我们不够熟练,甚至常常出现危险,不但撞坏了车子,还把自己撞得灰头土脸。难免有些人会想,还是骑自行车更安全,甚至更快一些。

但你会放弃学习一辆跑车,去仍旧骑自行车吗?

6

如果你将知识的含义再扩展一下,你会发现,自动化无处不在。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习惯。

许多优秀的小学老师(有些被粗劣的歪曲的所谓民主自由洗过脑的除外,他们中许多人的班级通常很糟糕)都明白建立班级常规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里的许多行为都要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之达成自动化。举个小小的例子,你是否要求学生经常性地整理书桌,并在下课后立即将下一节课要用到的材料放在桌上,而将无关的材料收起来?这种训练,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课受到影响。有不少孩子,老师已经站在教室里了,还哗啦啦地翻书包找课本,或者要做作业了,才想起没削铅笔。很显然,这种常规的要求和训练,越达到自动化,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能够集中在学习上,而不是被低级错误所干扰。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危险,习惯越过了界限,就妨害了学生的自由,也就妨碍了有意义的学习。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分寸,是一项极高的艺术。

比行为习惯的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有素。思维的自动化,与阅读的自动化,原理是一致的。它能够协助学生迅速地锁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在周围打转。(这是一个太重要的话题,这里先不展开)

甚至于,对教师而言,爱也有自动化的成分。成熟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老母鸡”式的爱,而是一种对常人的爱的控制,是一种被职业化了的爱。因为普通的爱,是一种不加控制的激情,并且,有亲疏远近之分,在“发作”时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爱的自动化或职业化意味着,你不能像高扬的水笼头,还应该像渗灌。就是说,你对学生的爱会各有不同,这是人之常情,有些学生确实更讨人喜欢。但成熟的老师,会避免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优等生,对差生反而要偏爱一些)流露出过分的喜爱,也要避免有过分亲昵的行为,包括避免建立远远超出师生关系的亲昵关系。教师的爱像是阳光,是“普照众生”的,并且是力求公平的。这是一种理智的爱,包括对差生的关心,也是理智的爱的结果。只有理智的爱,才容易将学生的错误与学生本人分离开来,真正有可能做到“对错误零度宽容,对灵魂无限爱护”。

更广泛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地提升自动化水平的过程。只有自动化水平不断地提高,注意力才能更多地分配于创造性的目标上,否则,就只能被困于低级事务。

与自动化相联系的,还有许多重要概念:节奏、秩序……

自动化是一种纪律,这种纪律确保了注意力分配于更高级或更重要的事务上。例如,你如果完成了更多知识的自动化,那么课堂上你的注意力就能够分配于学生的学,以及与学生共同挑战的核心知识上。

没有自动化(纪律),就没有自由与创造。

7

自动化,是一种必要的沉沦。

即让已经掌握的知识(包括道德、习惯等等)不再成为你的注意力的焦点,而是转化为积极的支持性的背景。

甚至生活也是如此。许多伟大人物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相当的规律化。因为他无法同时聚焦于饮食和伟大事物,当伟大事物占据了他的头脑,激发他不断创造的时候,他对生活的要求必然是简单而规律化。你能想象一个科学家经常性地数小时沉溺于一顿饭之中么?

你能走到哪里,取决于你全部的注意力朝向哪里。

当许多琐屑之物占据你的头脑时,你无法成为创造者,你被低级程序困住了,就像一个正学习阅读的孩子,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被文章中的生字困住了一样。

显然,如果这些琐屑之物事关生死存亡,无论如何,你必须停下来聚焦它、解决它。但是,当你滞留于此,你将成为他的囚徒,而无法拥有自由。

8

与自动化相对的,是陌生化。

一切未被掌握的知识都是陌生的,因此会成为焦点,直到它从陌生变得熟悉,从显现转为沉沦,成为思想的大地中肥力的一部分。

但是陌生化是什么意思呢?

陌生化,就是让熟悉的东西重新变得陌生。沉沦的大地,只有一次次的翻耕中,才能变得更为肥沃。

通过陌生化,对熟悉的语言的深度聚焦,就形成了文学;通过陌生化,对熟悉的动作的深度聚焦,就形成了舞蹈。是陶渊明让田园变得陌生,是凡高让农鞋变得陌生。一次次的陌生化的结果,便是知识,或世界在我们面前一次次地重新诞生……

包括文化也是如此。当儒家文化在自动化的过程中渐趋沉沦之际,拯救文明之道,不是以基督教取代之,而是通过回到原初生机,通过陌生化,使之重新焕发生机,恢复对文明的滋养功能。

绝大多数知识的学习,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地经历“浪漫-精确-综合”的循环,并在这种循环中逐渐加深的。哪怕是最简单的汉字,你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的汉字,也会在某个时刻忽然变得陌生起来,像沉埋于泥土中的文物,你需要运用词源学的铁锹,才可能让它重新被熟悉,但这是一种深刻的熟悉。

在学习中,这种过程,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能力与知识相伴而增长的过程。

新的自由,需要新的纪律。

所以一方面要消除陌生化而努力自动化,一方面要打破自动化而努力陌生化。只停留于自动化,生活会因为过于僵化而缺乏创造,人也将渐渐地失去自由;一味地陌生化,生活将迷失于频繁的新鲜刺激中而无法积聚能量,人也将因为丧失同一性而趋于虚无。

显然,从苏霍姆林斯基出发,我的思绪已经飘出太远了。

但对我来说,这些概念都不是空洞的,如果沿着概念的根须走下去,必然触及到更宽广的领域,一直触及到存在。

一切知识,最终都是作用于存在,使存在不断地显现。

于是,有了价值,有了激情,有了意义,也有了自由。

2011年5月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