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天立地站无极,伏鱼潜龙藏蒲谷

 太极璞谷斋360 2020-06-16

       “师弟,你再给大家讲讲无极桩吧。”圆通老师在群里投了话题。

       “师兄好,大家好!无极桩讲了这几天,不知大家有没有去真实感受下。话说任何功法,如果没有人的因素,一切皆为空谈。我要说的无极桩的功法,已经说的差不多了,练就是了。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倒是可以讨论一下,毕竟群是开放的平台,不是一言堂,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功授课,我讲的是我老师所教导,和我个人的练习体会,大家不必拘束。”蒲谷子老师回应。

       圆通:“是的,师父领进门,修习在个人。有缘得功法,还需持之以恒。功夫无捷径,悟性加勤奋!”

       “无极桩我也想站,可是心不静,站一会就站不了。怎么才能心静呢?”群里一位拳友问道。

        蒲谷子:“置心一处,心无二致,为静。求静求不得,想静想不得,不明太极意,何以悟无极,静啊,难!”

        “一心求静,求,不是用力,只是念而已。虚其心,空其腹,日久则可真静了。”

       “太极拳这么复杂吗?”拳友问。

        “太极拳,是一个信息交换,信息处理的过程。不作交换、处理,或者能交换了,能处理了,这两种都简单,无非是不作为,或已心体明了了。复杂在交换、处理的过程,这也是太极拳的特点。古人之伟大,是他们并没有现在的科技、器材、知识,却将一整套天地人的循环机制代代流传给我们,如果仅从当今的科学观去简单化太极,我们就实在太对不起先人了。如果要学好太极拳,那这些就是学拳之前提,观念决定形态。”

        蒲谷子:“太极空灵,灵能识物,空能容物。因其能识物容物,故退可守,进可攻。所以修身养性,首推太极。”

       “太极未动,心先空灵,灵能知物而气不浊,空能容物而形不拙,故心先空灵而后行太极,则虚实动静,变化莫测也。”

        “或问空灵,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不执着于一招一势之规矩,则招招势势,虚虚实实,无不一气贯通而圆融无碍,故曰空灵。”

       “无极桩要求大家把骨节呀什么的都丢了,把身体全体透空,以一个空空静静的身体与天地合一呀。这样,有形的身体空静了,与天地合了,才是太极。”

       拳友:“我也挺想站的,可是如果缺乏宁静的心绪,站恐怕也是白站哦。”

       蒲谷子:“为什么站不了呢?君不知这一站,能站就是英雄好汉了,大丈夫宁愿站着死,不要跪着生呀!腰杆子都没有,哪有骨气? ”

        “人如果不站起来,有今天的人类历史吗? 站,能高瞻远瞩啊!站,能解放双手与脑呀!把身体交给大地,把灵魂交给天空,这多么心旷神怡呀!”

       “不站,就会过早的回归于尘埃了!为了生,要站。为了思考,更要站!”

       “要告诉世界,我是人,是顶天立地的万物之灵!我今天能站着,就是个人,明天倒下了就不是人了!为什么不站?”

       “站着,我可以融于天,也可以立于地。我能呼吸,我能呐喊,我与天地一样,堂堂正正!”

        “让天地之理,在我站中激发我的豪情壮志!”

        “站让自己的血肉融于大地,立让自己的铮铮铁骨立于天空!”

        拳友:“原来站桩养如此浩然之气,有气魄!”

       “我除此血肉铮骨,别无所有!地生五行,培我五脏,天之八方,润我六腑!我有呼吸,化我阴阳!拳为为武,一站而立,立而后止,一心也,正也,人不立何生? ”

       拳友:“人欲立而心不止啊... ”

       “心为何要止?止者,专一于气也,有气则生生不已,有心无气何能定? ”

        “知天知地,为何不知我?知我后为止,没有我,世界怎么样与我无关。何来止?知我则定,我在则心定矣!”

        “能立,则知我,知尚能饭否,则心定。心定则体己,知己才生气,气与我在,则能静。为什么舍近求远,舍己求人?”

        “佛不在灵山在自己之心呀!”

        “自己之心在哪里?在能呼吸处。呼吸处在哪里?在自己来处。自己来处在哪里?在母亲的腹中。母亲给了自己哪里?给了自己肚脐。自己肚脐在哪里?在自己的腹中。自己怎么成为自己?因为有两肾,花两朵各表一支……”

       时近中午,蒲谷子将手中燃尽的香烟扔进烟灰缸,烟灰缸里已好几个烟头了。

       电脑旁边,是奔忙了几天又被退回的装满各种表格、证件、证明的档案袋,诊所的申办,又一次遇到阻滞。

        蒲谷子望了望那个档案袋,起身离开电脑,去为自己做个简单的午餐。

       走出房间,抬头便望见他心爱的观音图。观音图在会客室正墙当中悬挂,画中半立的观音菩萨真人般大小,左手持瓶,右手挽衣,衣裾纹理如丝如水,流淌出画,似要从画中迈出来,甚有灵气。

       当蒲谷子忧伤时,观音也忧伤。当蒲谷子欢喜时,观音也欢喜。无论忧伤与欢喜,观音始终默默观注着他。

        观音图旁边斜挂着他的另一件宝贝:龙泉宝剑!

       宝剑是他的一位挚友所赠。好几年前,挚友投资失败,急需资金周转,蒲谷子倾嚢相助,帮助他度过难关,让挚友感动不已,恰有机缘得此宝剑,挚友几番求剑到手,郑重赠与蒲谷子。

       宝剑拔出来,剑刃清利薄如纸,剑身如镜照奸邪,屈之能曲,离之韧回,迎光轻挽,一团寒光如吞似吐在剑身上滑过,凛凛然不可侵。

       利器不可轻示于人前,宝剑藏剑鞘。

       龙腾不常难见于世间,一气潜鱼龙。

       蒲谷子的另一个宝贝,是观音图前方的茶几上那只黄中带赤的茶玩,一只将化成龙的鱼。

       鱼龙经常被热茶温润,又常被摩挲,通体如打了蜡般澄黄透亮,静置在茶几上,与观音像相望……

       一方小天地,几种善灵机,似抚琴停下,有几处余音缭绕,欲细听又不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