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名字“写”到水星上的书画大师赵孟頫

 人在西京 2020-06-16


完全没有中国书画知识的人,可能对于“赵孟頫”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凡有一点中国书画兴趣的人,“赵孟頫”这三个字一定是如雷贯耳。在书法成就上,赵孟頫可能仅次于“书圣”王羲之,在绘画成就上,赵孟頫可能仅次于“画祖”顾恺之和“画圣”吴道子。赵孟頫精通书、画、诗、文、篆刻,做官也是一把好手,深受朝野普遍赞誉。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赵孟頫的综合实力堪比苏东坡,是一位纵横古今的艺术大师、文化奇才。

但他同时又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因为他以宋朝皇室子弟的身份入仕有家仇国恨的元朝,历来被正统儒家所诟病。

赵孟頫生于南宋理宗二年(公元1254年),浙江吴兴人(今湖州),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十四岁袭爵荫仕,南宋灭亡后,因元政府邀请,再入朝为官,历五朝,官至荣禄大夫,从一品,元英宗二年(公元1322年)无疾而终,谥号“文敏”,追封“魏国公”。

苏东坡在众多的才艺领域中,诗文比书画成就高,最高成就是宋词。而赵孟頫书画比诗文成就高,最高成就是书法。

自从北宋出了个宋徽宗赵佶之后,宋朝的皇帝仿佛都有了艺术基因。南宋高宗赵构在政治上肯定要远超其父,不然也不能支撑起150多年的南宋,但在艺术上肯定要远逊于古代帝王中第一艺术家的父亲。当然赵构在书法的造诣仍然是很高的,他师黄庭坚、米芾,后又学习孙过庭,在他给岳飞的敕书中,又时时体现二王风范。赵孟頫从小学习的就是赵构字体,中年开始学钟繇和二王,晚年学李邕。很奇怪,南宋皇室后代们怎么就不学习先皇的光耀书法史的“瘦金体”呢?也许是因为宋徽宗成了俘虏皇帝导致后代耻于习之。

赵孟頫家学渊源,又性情温厚稳重,书法基本功相当扎实,加之兼习众家之长,所以对于篆、隶、真、行、草,样样精通。王羲之为什么会成为书圣?按照唐人孙过庭《书谱》中的说法,王羲之不仅仅行书天下第一,他的楷书不比钟繇差(钟繇是楷书鼻祖),草书可能仅比“草圣”张芝略微差那么一点点,那也是因为张芝专攻草书,而且用功程度非后人可比,把一池水都洗黑了。赵孟頫也是一样,为什么我认为他的书法成就综合来说仅次于王羲之呢?就是因为他各种书体都写得非常好,尤其是楷书和行书。钟繇之后,唐朝人已经把楷书写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而且是好几座高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可是六百多年后,赵孟頫硬是越过了宋朝,比肩了唐朝这几座高峰,后世称他们为“颜柳欧赵”四大楷书家。

不但写得好,而且写得快。“日书万字”是赵孟頫的标签,书界一提“日书万字”必指赵孟頫,也许只有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速度才能赶上赵孟頫的行书速度。

不但他一个人写得好、画得好,他的全家都写得好、画得好。书圣王羲之的一家,是历史上公认的书法家最多的一个家庭,长子夭折,四子专心为官,一女嫁人,其余五个儿子(凝之、涣之、徽之、操之、献之)都是鼎鼎有名的书法家,王献之更是号称“小圣”,与其父并称“二王”,垂范后世。但略有遗憾,遗憾之一是他们一家普遍善书不善画,遗憾之二是没有女书法家。赵孟頫的一家可谓是历史上最完美的书画家庭,妻子管道升(字仲姬),儿子赵雍、赵奕,都是擅书工画。元仁宗曾经让赵孟頫、管道升、赵雍分别抄写《千字文》并装裱收藏,并说,我朝有这样一个家庭,连妇人都写得一手好字,真是奇妙。

让元仁宗成为粉丝的管道升的确是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一位书画才女,她和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并称为“书坛二夫人”。管道升在二十八岁时才嫁给了三十六岁的赵孟頫,按照古代正常的婚配年龄来看,应该说二人都属于二婚,但没有记载,也只能猜测。

不同于一生坎坷的苏东坡,赵孟頫终身荣华富贵,生活安乐。所以他的作品显示出来的主体气质也是“雍容华贵”。但对于批评他“以赵宋皇室后裔的身份仕元”的人们来说,“雍容华贵”这个气质也被认为是“媚而少骨”。

其实,赵孟頫的确不应该、也没必要出来做这个官,他出身贵族,家境殷实,不必为五斗米折腰,更何况他亲眼目睹了蒙古人毁灭了他们赵家王朝!再者,赵孟頫的才华主要还是在书画艺术上,政治上并无大才,整天陪着小心终究无所成事,还不如逍遥洒脱隐居乡野,做个醉心艺术的自在人。更重要的是,如果赵孟頫心无旁骛一心于艺的话,那么他的成就会更高,给后世留下的稀世珍品会更多。

2017年9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赵孟頫书画展,展出了赵孟頫及与之相关的总共107件艺术藏品,让世人有幸目睹这位超级书画大师一生的艺术杰作,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

在距离地球约一亿多公里的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赵孟頫环形山”。赵孟頫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