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门絮语 | 背驰与转折(一)

 昵称21405352 2020-06-16

与朋友们讨论缠论的时候,经常会提及这样一个问题:在本级别当下确定的背驰点,后续是否一定走出至少三段连续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类型?问题再简化一下就是:背驰之后是否一定转折?

缠论的三类买卖点归根结底都是不同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而买点与卖点只是所处位置不同,所以后文均以下跌趋势的背驰和转折为例,提到走势、背驰、转折,都是同级别的。

因为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对于下跌的走势来说,一旦完成,只能转化为上涨与盘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势转化的关节点买入,就在市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而这个买点,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一类买点”;而因为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所以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是市场中第二有利的位置,为什么?因为上涨和盘整必然要在图形上完成,而上涨和盘整在图形上的要求,是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次级别运动,因此后面必须还至少有一个向上的次级别运动(第17课原文)

这段话有两个意思:一:走势的转折,是从某种走势类型转化为其它走势类型。二:走势的转折,可以从下跌趋势转化为同级别盘整。也就是说,一个下跌趋势后的转折后必然出现至少三段式的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类型。

下跌趋势的结束,除了小转大(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之外,就是背驰。只要当下确认背驰,就找到了市场最安全的港湾。缠师提到的“不测而测”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这是整个缠论逻辑推导的起点,也是整个缠中说禅炒股票理论的基础。

但问题在于,还有一个“走势不可预测”的原则。

而在任何一个走势的当下,无论前面是盘整还是趋势,都有一个两难的问题:究竟是继续延续还是改变。例如,原来是在一个趋势中,该趋势是否延续还是改变成相反的趋势或盘整,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任何宣称自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称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响一样无效,这是任何面对技术图形的人都必须时刻牢记的。《教你炒股票17:走势终完美》

走势不可预测,意味着在当下任意走势的任意点位,都不能预测以后的走势会出现什么形态。如果背驰是可以当下判断的,就不能预测后续走势一定会转折。只有当后续至少连续三段相互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返回下跌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也就是最少形成一个中枢后,才可以确认前面的转折点成立。

也就是说,背驰不是当下确定的,而是由后续的走势来确认的。

暂且抛开背驰的复杂定义和有争论的细节部分,假设某一段走势完美符合所有背驰的条件,如下图,a点是否可以当下确认必然会转折?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如果a点之后第一段次级别走势类型返回下跌趋势最后一个中枢时,可以在b点出现时判断a点就是转折点了吗?

 

如果答案是能,就违反了走势不可预测这一原则。根据走势不可预测这一原则,走势是可以走出任意图形的。比如下图:

 

如果承认背驰后必然会有转折,就违反了走势不可预测的原则,这意味着缠论变成了可以预测未来走势的“神论”。如果承认走势不可预测,那背驰后就不一定转折,整个缠论大厦就会轰然崩塌。

这是不是说明缠论是马后炮理论,又或者是缠论自相矛盾呢?

其实不是。这是属于标准的思维错误。缠论的思维模式不是这样的。

首先,缠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百分百”这一类的词汇,并不是说走势必须按照缠论的各种定理定律走,而是指整个推导过程中没有出现逻辑错误,以及完全分类没有漏偏。只要没有这两种错误,就可以视为理论上的“绝对性”。

逻辑推导,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如同数学中不证自明的公理,或者未曾说明而默认的前提条件。

当在缠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中出现转折这个词,就意味着在这个转折点之后一定会出现至少连续三段相互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类型。如果没有呢?很简单,那就不是转折了。

同理,当出现背驰这个词的时候,就意味着背驰之后一定会出现转折。如果没有转折呢?很简单,那就不是背驰了。

如果是这样,那缠论是不是循环论证?研究背驰还有什么用?

因为缠论真正的思维是这样的:

因此,市场中的任何喜好,都是把你引入迷途的陷阱,必须逐一看破,进而洗心革面,才能在市场上生存。《教你炒股票3:你的喜好,你的死亡陷阱!》

学习缠论,要洗去什么心?革掉什么面?

至于交易后面的任何因数,如果假定其中一种或几种决定了交易的价格,无论这种因数是基本面、心理面、技术面、政治面还是什么,都是典型的上帝式思维,都是无聊勾当。

以前所有市场理论的误区都在于去探讨决定价格的交易后面的因数,交易是人类的行为,没什么可探讨的,人类就像疯子一样,其行为即使可探讨,在交易层面也变得没什么可探讨的。所有企图解释交易动机、行为的理论都是没有交易价值的,不管人类的交易有什么理由,只要交易就产生价格,就有价格的轨迹,这就足够了。站在纯交易的角度,唯一值得数学化探讨的就是这轨迹,其他的研究都是误区,对交易毫无意义。《教你炒股票30:缠中说禅理论的绝对性》

学习缠论,首先要废掉的就是“决定论”思维,总以为价格的背后有某种确定性因素,总想着“因为……所以必然……”这种一种必然性的思维误区。

对背驰与转折,还是要从缠论的看家本领“完全分类”来分析。

走势不可预测,所以在任意走势的当下任意点位,只会面临转折或不转折这两种情况。如果走势不转折,就不会影响操作,继续持股或持币。

如果走势转折,因为不能预测走势,所以这个转折点其实不能当下确定,需要由后续的走势走出来之后才能回头确认那个点是否转折。但实际操作中也不能等待后续走势走出来才去操作,因为走势随时都会再次转折,等后续走势确认那个转折点的时候已经无法操作了。

那么只剩下一个选择:对这个转折点之前出现的走势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当下是否要操作。

缠论对走势的分析,可以分成形态和力度两个对象。整个缠论洋洋洒洒,研究的无非就是这两个东西。

从形态上来说,因为已经确定了要参与的转折点一定是一个下跌趋势的转折点,所以已经固定到“下跌趋势”这一种形态,没有其它选择。

剩下的就是力度问题。

对于一个下跌趋势来说,力度上进行分类,无非就是变大、变小、不变这三种。如果力度是变大的,后续有可能继续变大直至无穷(虽然并不会),这样就无法确定那个变大过程的结束点。力度不变同理,无法判断“力度不变”是否当下结束,而且力度不变的这种平衡态是一种暂时状态,无法持续,总会被打破。这两种情况统称为“小转大”(如果有不同意见,以我说的为准)。只有力度变小这一种情况,因为不可能无限变小,最小的力度就是衰减为零,所以可以通过区间套的方式追踪那个极限的点位。只有这种分类,缠论才称之为“背驰”。

注意:这里说的是,在当下这个点是“转折点“的情况下,对该点之前的走势进行分析的分类。如果当下这个点不是转折点呢?这个分析就完全无效了。也就是说,即使发生了力度变小这种事情,也不是背驰。

所以,真正的逻辑关系是:任意走势的当下任意点位----不能判断当下是否转折----如果不是转折点,没有分析意义----如果是转折点----小转大的分类无法判断----能当下判断的只有力度变小这一种分类---- 对该分类命名为背驰。

如下图:

 

也就是说,缠论研究的背驰,只是走势的某种特殊“现象”。

这句话反过来讲就是:当发现一个下跌趋势力度变小的时候,有可能是背驰,也有可能不是背驰。背驰,后面走势一定会发生转折,因为背驰是根据转折的分类来命名的;不背驰,后面的走势却不一定转折或不转折。

也许这就是“背了又背”的理论来源吧。但实际上,背了又背这种情况,总是可以通过重新分解组合的方式来解决,比如重新确定中枢或走势的级别等等。从这种角度来说,缠论的不同分解组合才是真正的“屠龙刀”。这一点以前的文章已经提到过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背驰如果不能作为转折的依据,那还有啥用?整个缠论又有啥用?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严禁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