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冬不拉拉 2020-06-16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照片中这位戴眼镜的长者名叫让·路易·贝熙业,他是一位法国医生。

如果你的观察足够仔细,会发现他的神情极具东方神韵,长得似乎也有点像亚洲人。

没错,让·路易的血液有一半来自中国,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法国医生,母亲则是一名大家闺秀,来自中国。

其实,让·路易的前半生并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因为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留下许多遗物,被母亲珍藏起来。

母亲很少给他讲关于她和父亲的往事,也从不教他说中国话,让·路易也没过多询问。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童年时期的让·路易

直到2013年,母亲过世后,让·路易在整理父母留下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张父亲写于1953年的便条:

我刚刚翻阅了我的资料,它们未加整理,我已习惯了这种杂乱。我关上抽屉,也许永远不会再打开它。我忽然想到,也许有一天,我的孩子或孙子辈会再看到它们,会因此知道这里面珍藏着我在中国漫长岁月中得到的小小荣誉。

父亲留下的这段话,引起了让·路易强烈的好奇心。

于是,他仔细翻阅了父亲的遗物,并且很想知道那些老照片上跟父亲站在一起的人都是谁,以及他是怎样遇见母亲并深入中国社会的。

这是一段令人着迷的历史,并且至今鲜为人知。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这之后不久,北京海淀区政府重新修缮贝家花园,让·路易应邀进京,带着种种疑惑,他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花园。

1、贝家花园

贝家花园,始建于民国时期,位于北京海淀区阳台山。

这栋风景优美的胜地是让·路易的父亲自行设计并修建的,他当年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

让·路易的父亲名叫贝熙业,1872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普通村庄。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贝熙业20岁时,拿到法国博尔都大学的医学博士后,先后去往赛尔加尔、印度、伊朗、越南等地抗击鼠疫和霍乱。

1913年,41岁的贝熙业来到中国,担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医官、法国医院大夫。

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后,他又任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

1923年,贝熙业的第一任妻子突然病故,小女儿又染上肺病。

为了方便女儿治病疗伤,他决定在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的西山建造一处住所,人称“贝家花园”。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贝家花园整体布局以欧洲古罗马城堡式结合中式建筑修建而成,全园由3组建筑布局而成。

当然,贝家花园并非是一栋普通的私人宅邸,抗日战争时期,它实际上承担了北平中共的地下交通站功能。

那时,中共的一个地下情报点就设在距离贝家花园100米左右的山上。

为了迷惑日本人,贝熙业还给情报点送了一面法国国旗,让情报员挂在屋顶上。

1940年,一名16岁的中国少女来到贝家花园,找贝熙业看病,一段旷世奇缘就此展开。

2、父母爱情

这名少女名叫吴似丹,也就是让·路易的母亲,她1924年生于北京富贵之家,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贝熙业与吴似丹

大学期间,吴似丹信奉天主教,每个礼拜日,她都会去做礼拜,向神父汇报自己的一些痛苦,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时的她,被肺结核折磨得痛苦不已,多方寻医问药,始终没能痊愈。

于是,吴似丹就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神父,神父就将贝熙业医生介绍给了吴似丹。

在家人的陪同下,吴似丹找到了贝熙业医生,一番全面检查下来,贝熙业发现吴似丹并无大碍,只需简单吃药调理一下,并经常运动,加强锻炼身体就可以了。

经过贝熙业的诊治,没多久,吴似丹的身体慢慢好转起来。为了感激贝熙业,她经常从家里提着一些礼品登门拜访,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吴似丹喜欢画画,贝家花园景色秀美,是个写生的好地方,于是,这里就成了她的取景地。

同时,贝熙业也特别信任吴似丹,不仅请她帮忙动手术、取子弹、上药、包扎,而且还把整个贝家花园的管理权交给了吴似丹。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1943年到1947年间,吴似丹曾7次帮助贝熙业救治八路军和解放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贝熙业的两个女儿陆续返回法国,他则继续留在中国,为中国人民服务,甚至把墓地都买好了,日后准备葬在中国。

一天下暴雨,年老的贝熙业突发疾病,不慎摔倒在书房的地上。

吴似丹那时正好在身边,便帮他找来大夫紧急治疗,后又悉心照料了一段时间,贝熙业的身体才逐渐恢复正常。

或许就在那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彼此相爱,并决定私定终身。

然而,这段感情的苗头一出现就遭到了众人反对,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令人迷惑不解的爱情。

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相差50多岁。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决定在一起。因为当时的婚姻法规定男子年满20岁,女子年满18岁就可以结婚,但是没规定多大岁数不可以结婚,也没规定中国人不能和外国人结婚。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就这样,1952年,让·路易28岁的中国母亲吴似丹嫁给了80岁的法国父亲贝熙业,两人在民政局登了记。

吴似丹的家人事后才知道她和贝熙业结婚了,她的父亲怒不可遏,好在母亲比较开明,很喜欢贝熙业,认可他的人品、医德,把女儿交给他放心。

同时,母亲还按照中国人嫁女的习俗,给吴似丹送去了被子等结婚用品。

一段时间后,吴家人接受了两人的真挚情感。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3、离开中国

在焕然一新的北京城,贝熙业与吴似丹这对新婚夫妻度过了两年浪漫而温馨的时光。

然而,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1954年初夏的一天夜晚,两名中国警察来到了贝家花园。

他们带来了一封信,这封信彻底改变了贝熙业和吴似丹今后的命运。

信中,贝熙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在中国,但必须放弃法国国籍;二是在一个月内离开中国,吴似丹必须留下。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中法大学同事合影,铎尔孟(二排右二)、李石曾(二排右三)、贝熙业(三排右一)

那时的贝熙业,已经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他在这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

法国虽然是故乡,但早已淡化成一个遥远的记忆。

离开中国,独自回到法国,对时年82岁的贝熙业来说,是一次从身体到心灵的巨大挑战。

为了能够留在中国,他向外交部写了一封请求信:

我把中国当成第二祖国,把中国人当成我的人民,我这样一个又老又有病的人,是否可以在不工作,也不需要任何负担的情况下住在北京。

假如法律不允许,是否可以考虑把我离开中国的日期推迟到9月。此外,我还请求我的中国妻子保留她的中国国籍,并允许她跟我一起走。

很快外交部的回复到了,允许贝熙业九月底离开,最终也同意了吴似丹一同离开。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4、父子相差80岁,母亲绝口不提中国

1954年九月底,贝熙业带着吴似丹离开中国,回到法国东部,在一处跟北京西山类似的,名叫沙特纳夫的地方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第二年,吴似丹与83岁高龄的贝熙业孕育出了一个新的生命,这个孩子就是让·路易·贝熙业,吴似丹还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贝石涛,因为她最崇拜的画家是石涛,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成为和石涛一样的优秀画家。

让·路易的诞生,给贝熙业和吴似丹夫妇带来了很多欢乐和希望。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父亲贝熙业给让·路易过生日

只是很遗憾,1958年,让·路易三岁时,父亲贝熙业就逝世了。毕竟这对父子相差80岁,也就注定了父亲无法陪伴儿子走很远很远的路……

父亲去世后,34岁的母亲吴似丹独自带着3岁的让·路易生活,一生都没有改嫁。

有关于父母在中国的经历,母亲从未向让·路易提起过,甚至都没有教他学中文,这使得让·路易对父亲的了解知之甚少。

后来,让·路易慢慢长大,不过,他并没有如母亲所愿成为画家,而是考入了父亲贝熙业当年就读的军医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医生,延续着父亲的医学使命。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让·路易和母亲吴似丹

2011年,法国驻华使馆联系到让·路易,通知他的父亲贝熙业离开中国时有一批古董未能运走,一直存在使馆里,希望他能来华处理。

也正是从这时起,他才有了想要了解父亲在华经历的愿望。

2013年,他想起了老家保存多年的父亲遗物,遂把几箱资料从老家运到巴黎,开始分类整理、阅读、扫描,父亲的形象这才逐步清晰起来。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抗日战争期间,贝熙业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

自从父母离开中国后,贝家花园便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父母的爱情故事也就此被遗忘了60年。

让·路易以为父亲在中国的经历,以及父母的爱情往事就此被时间湮没。

北京的邀请,使他第一次来到了父亲当年的家,遇到了父亲当年医治的病人。

原来,那些人从未忘记过他的父亲贝熙业,如今,让·路易决定把父母的故事讲出来。

28岁中国母亲嫁给80岁法国父亲,一段被遗忘60年的爱情往事

当初,在中国非常困难的时期,贝熙业为中国人民做出了人道主义贡献,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让·路易深深为父亲感到骄傲,余生,他将以父亲的名义继续推动中法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