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考生应如何克服“临近高考,我却不想学了”的心态?

 全老师志愿填报 2020-06-16

随着高考的临近,很多同学学习效率开始下降,有时甚至是“刀枪不入”。什么也装不进去,什么要点都记不住,做了题后回想做了什么也是模糊不清,心里很是着急。很多同学开始疑惑紧张:临近高考,我却不想学了,怎么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饱和”现象。


“心理饱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做事情过程中会产生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等等,一些优秀学生也说:也不是烦躁,也不是没信心,就是学不进去了。这正是“心理饱和”现象的典型反映。

学生应该如何克服?

01

适当减少学习时间,增加娱乐、锻炼、散步时间。

学习效率、质量与时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疲劳战术的效率肯定是低的。临近高考,状态是第一重要的,适当的休整非但不会影响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饱和的最有效方法。

02

学习形式要有变化。

许多考生就是做题,越做“心理饱和”现象就越严重,其实备考越是临近高考就越要回归课本,因此不妨少做一点题,多看看《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多看看课本,改变一下方式。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进行整理。

03

“心理饱和”现象在各学科上表现也是有差异的。

凡是反应比较重的学科可以暂时少安排时间,反应比较轻的学科就多安排一些时间。

04

抓住中低档试题。

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提高备考信心,效率和效益也会双丰收。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05

改变学习环境。

大脑喜欢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的环境。考前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内,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到户外环境好的校园、公园,开阔的地方。

总之,考生要具有灵活性、机动性,不要和自己较劲,要豁达、从容,这样,学什么都会有收获。

其实,高考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考查基础知识,考查的更多是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研究和深入解决难题的能力。所以在高考的最后时间里,需要做的就是能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尽全力取得好成绩!


来源丨河南省阳光高考

想提前了解孩子的成绩,可以填报哪个层次的大学吗?百中志愿VIP卡根据分数选学校模块可以轻松的帮到您!录入孩子平时成绩及录取批次,即可搜索出适合孩子的冲稳保院校,并可一次了解院校的各种信息、录取数据、招生计划等,做好志愿填报的提前准备工作,并可让孩子有更清晰的奋斗目标,最后时刻更有冲劲!

百中VIP卡适用于网页端、APP及小程序端,有需求的家长及考生可通过扫描下面二维码或电话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