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声界祖师爷不赏饭的“笨小孩”,靠“熏活”成就一代相声宗师!

 相声迷 2020-06-16

  对于吃开口饭的民间艺人来说,想要说好相声成名响蔓并不是件容易事,天分和苦功二者缺一不可。天资聪慧的相声艺人有很多,像马桂元、常宝堃、赵佩茹、李伯祥、谢天顺、赵伟洲在相声表演方面都是天赋极高的,当然也有很多天分不足通过后天努力成为一代相声名家的,例如:高英培、刘文亨,还有今天要聊的这位寿字辈相声宗师郭荣起先生。

  郭荣起先生的相声艺术几十年来受到了众多曲艺爱好者的高度评价,而很多人提到怹,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夜行记》、《打牌论》、《绕口令》、《拉洋片》这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也有不少人知道怹是门里出身的世家子弟又是名师之徒,毕竟父亲郭瑞林和师父马德禄在相声界的威望实在太大了。却很少有人知道,郭荣起自幼学相声时可是出了名的“笨小孩”。

  郭荣起三岁丧母,父亲郭瑞林由于常年在关外演出,只得把尚且年幼的郭荣起托付给师弟李瑞峰,但李瑞峰脾气急躁,而郭荣起或许是当时年纪太小,每次“上新活”都很慢,学的也不瓷实。两三年时间跟着师叔勉勉强强学会了《六口人》、《反七口》、《鸟不叫》这三块活,权当是开蒙。在这仅有的三段里前两段是伦理哏的活,后一段还是“暗春”的臭活。在天津南市三不管的明地上,李瑞峰也带着郭荣起演过,不过最终因为他脑子笨又胆小怯生被师叔轰下了台。

  直到郭荣起十一岁那年,父亲才从东北返抵天津。郭瑞林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问儿子这几年掌握哪些活,当郭荣起一段一段给父亲念完之后,郭瑞林发现他还是没有长进,在地上根本立不起来。于是,又把儿子交给了自己的徒弟侯一尘,在侯一尘的耐心传授下,郭荣起的表演技艺开始有了起色。但毕竟没有师承门户是干不了这行的,不管父一辈在门里多大的蔓儿,多高的威望,儿子没师父也不许干这行。最终,在郭瑞林回东北之前,与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达成了口头约定,郭荣起就算马德禄的口盟弟子。

  师父是有了,但能耐还得自己慢慢学。当年,马德禄在天津南市著名的连兴茶社掌穴,郭荣起也被接到园子里,开始了每天“熏活”的学艺生涯。当时的连兴茶社汇聚了京津两地最有名的相声艺人,周德山、高桂清、李少清、马三立、李寿增、赵佩茹、刘宝瑞、李洁尘等等名家大蔓儿常年在此登台献艺。整个园子里只有郭荣起和孙少林两个人算学徒,在如此高人云集之处,两位每天干完杂活就在台下听活。时间一长郭荣起终于开窍了,自己悟出了不少表演技巧、包袱尺寸和语言逻辑上的心得。没多久,和孙少林小哥俩开始试着上台演出,也穿插着唱几段太平歌词,有了舞台实践经验,也让郭荣起有了自信。

  除了深入研究恩师在使单活的手法外,郭荣起还继承了父亲善使柳活的特点,相继学会了《山东二黄》、《杂学大鼓》、《学梆子》、《学莲花落》等传统段子。后来,跟李少清师哥学了倒口活,跟张寿臣师哥学了不少怯口活,跟李寿增学了不少贯口活。在相声门广览博学后,郭荣起在“仿学”这一门上表现出了过人之处,也逐渐形成了干净、干脆、火爆、热烈的个人风格。集大成者终成大器,从小就不被看好的郭荣起,凭借自己后天的勤奋努力换来了观众们的认可。抛开寿字辈的辈分不论,单从艺术造诣上看,怹也足以配得上一代相声宗师的盛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