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志超教授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6-17

顽固性皮肤病是指临床皮损严重 ,缠绵不愈 ,反复发作 ,极难调治的一类皮肤病 。包括银屑病、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 、神经性皮炎、天疙疮等等。

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医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大连市中医内科学会会长 ,出身于 五代中医世家,从医30余年 ,以擅治疑难杂症而著称 ,尤其是对从 “毒 ”立论治疗顽固性皮肤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值得我们深刻地领悟 ,今撷精粹其精粹而论之。

从毒立论 顽疾皆由毒作祟

“毒 ”的概念非常广泛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与 “毒 ”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毒 ”作为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则格外引起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 。就皮肤病而言 ,其病 因除病毒 如丹毒 、梅毒 直接侵袭外 ,大多数是由六淫等外邪侵袭 ,留恋肌表所致。因此治疗一般性皮肤病多采用疏风解表等方法使病邪从表散而解。但是对一些顽固性皮肤病 ,这种表散的方法往往很难奏效。

石教授认为 这些顽固性皮肤病是 由于诸邪反复侵袭、蕴结、久滞内变而成 “毒 ” ,如 《素问 五常政大论 》王冰注 “夫毒者 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 ” ,顽毒深遏肌肤膝理之间,伤人肌表 ,为害酷烈 ,致病缠绵 ,难化难除。这类顽固性皮肤病虽然各 自有不同的病机特点 ,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病理本质 ,就是 “邪毒内蕴 ” 。因此治疗此等顽疾 ,表散之法无异于隔靴搔痒 ,应当着重从 “毒 ”立论 ,以解毒、搜毒、剔之法治之 ,方可切中病机,镯除顽疾。

以虫为君 攻毒剔毒可收功

既然 “毒 ”是导致顽固性皮肤疾病的根本原因 ,那么 治疗上就要针对毒邪而选方用药。石教授认为 治疗此等顽疾 ,草木之品虽然确有一定的疗效 ,但总觉不尽人意 根据本病顽毒深遏肌滕 ,为害酷烈 ,难散难除的病机特点,重点选用虫类药物为君 ,以虫药毒性之偏以毒攻毒 ,取虫药善行之性入络剔毒 ,即所谓 “辄仗蠕动之物 以松透病根 《临证指南医案 》 ,方能切中病机 ,直捣病所 ,逐邪于外 ,以建全功。其临床常用的虫类药主要有乌梢蛇 、白花蛇 、蛇蜕、蝉蜕、全蝎、蜈蚣、僵蚕、蜂房、地龙、穿山甲等。石教授认为 ,应用虫类药物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某些药力比较峻猛的虫类 药 如水蛙 、娱蛤 、白花 蛇等 多须从小量服起,逐渐递增至正常用量 ,甚则大剂量 。②虫类药既可 以入汤剂 ,又可以入丸散剂 ,但使用之时以入散剂装胶囊吞服为佳 。一则虫类药味多腥秽 ,入汤剂往往难 以入口 ,且容易败伤胃气 二则虫类药入汤剂较之散剂药力三不及一 ,既浪费药源 ,又大损药效 。③虫类药虽然也属血 肉有情之品 ,但大多数以祛风攻毒见长 ,所谓风药多燥 ,每有耗伤津血之虞。临证还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适当选用。

验 案

慢性湿疹 患 者 ,女 , 20岁 , 1997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 周身起红疹、痛痒、渗出 个月余。病史 患者于 个月前 ,因为变换水土及饮食习惯改变 ,胸腹部及双下肢出现散发红色皮疹 ,逐渐泛发全身 ,皮疹渗出、糜烂 、痰痒无度 ,入夜尤甚 ,不 能安卧 ,伴口苦咽干 ,心烦胸闷 ,尿黄便燥 ,经行量少 ,色暗。多家医院诊断为 “慢性湿疹 ” ,经 中西 医多方治疗 ,终未能愈 ,迁延至今 。查体 周身泛发红色粟粒样皮疹 ,多数皮疹渗出 ,轻度糜烂 ,局部皮肤增厚 ,呈轻度苔醉样变 ,夹有抓痕、血痴及少量白色脱屑 。舌质红 ,苔 白少津 ,脉弦细数 。四诊合参 ,证属察赋不足 ,邪毒内伏 ,复感湿热之毒 ,治宜解毒疏风 ,利湿清热 。方药 乌蛇10g研粉吞 服 ,全 蝎3g研 粉 吞 服 ,僵 蚕,苦参 ,苍术 ,惹米 ,鸡血藤 ,当归 ,丹皮 ,地肤子 ,生甘草 。每 日 剂 ,水煎服。

8月30日二诊,痞痒时轻时重,局部渗出减少 ,夜寐欠安 ,口干渴 ,便秘 ,舌红少津 ,脉细数 。前方去苍术 ,加生 白术 ,生地一 ,生百合,乌蛇改为 。

9月10日三诊 ,痉痒缓解 ,皮损逐渐消退 ,夜寐 已安 ,二便己趋正常 ,改乌蛇 。前方加减,共治疗 个月余 ,诸症全愈,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以 红斑、丘疹、水疙、渗出、疹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其病机关键是由于饮食伤脾或外感湿热之邪 ,导致湿热 内蕴,搏结肌肤。病情轻浅者一般草木之品 利湿清热 、祛风止痒多能奏效 病情严重者由于湿热之那 内蕴 ,久滞而成 “毒” ,邪毒留恋肌肤、揍理之间而致顽 疾缠绵难愈。此时单纯应用草木之品就显得病重药轻 ,每有药不胜 “毒”之虞,必须在辫证论治 的基础上选用 虫类之大力者 ,如乌蛇 、僵蚕、全蝎等,疏透肌揍 深搜细别 方能使邪毒得解顽疾得愈。

银屑病 

患者 ,女 ,工 人 ,2006年2月4日初诊。

患者于5年前不明原因头身突发红疹 ,伴痰痒 ,上覆多量 白屑 ,经皮肤科诊断为银屑病 ,

间断服用迪银 片、昆明 山海棠片等药物 ,病情时轻时重 ,终未能治愈。近1个月来不明原因持续加重 ,再次服用迪银片、昆明山海棠片等药物无效。现症见 皮疹痉痒较重 ,伴见 口渴心烦 ,便秘漫赤,夜寐欠佳 。查体 皮损泛发周身 ,头部较重 ,皮疹色红 ,上覆盖大量银 白色鳞屑,皮屑容易脱落 ,搔抓剥离后 ,皮损基底色红并见筛状 出血点 ,舌红苔黄白而腻 ,脉细数 ,内科检查无异常。辨证属毒热内蕴 ,生风化燥 ,血热风毒 ,搏结肌肤 , 内不得疏泄 , 外不得透达 , 伤人肌肤 , 而发白沱 。治宜清热润燥 , 搜风剔毒。

方药 乌蛇15g研粉冲服 , 蜈蚣2条 研粉冲服 , 苦参30g, 丹皮, 赤芍 , 首乌 , 麦冬 ,玄参 , 百合巧 , 丹参 , 白醉皮 , 生 白术 , 秦芜 , 生甘草, 夜交藤 。每日1剂, 水煎服。5月7日二诊 自诉服药 剂时皮疹多发 , 但痞痒减轻 , 因有医 嘱在先 , 故继服前药 。现诸症均见好转 , 皮损明显减轻 , 已无新发皮疹 , 仍见咽干便燥 , 脉细略数。继宗前法 , 加生地 , 以增凉血养阴润燥之力, 乌蛇粉加量至30g 。前后调治个月余 , 共用乌蛇粉近2kg , 皮损全消, 临床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体会 银屑病乃 临床沉痛难医疾病之一 ,远较一般皮肤疾患为重 , 且顽 固难愈。根据其发病过程及局部皮损 特点详论之 , 应 着重从 “毒”立论 ,其病 因病机多由素体血热蕴毒,

或复感外邪 ,袭人肌表, 内外合邪 , 搏结肌肤 ,久蕴成毒。治疗本病应在辫证的基础 上 , 突 出从 “剔毒”论之。根据本病顽毒深遏肌膝 , 为害酷烈 ,难散难除的病机特点 , 精选重用乌蛇 、埃蛤等虫类药入络别毒 , 攻克顽疾。

天疱疮

患者 , 男 , 50岁。患者于4个月前口腔粘膜发生疱疹 , 破溃糜烂 ,继而躯干部又发水状疮疹 , 经某医 院 皮 肤 科 诊 断 为 “寻 常 性 天 疙疮 ” , 曾用多种中西药治疗周效。来诊时皮损泛发 , 痛苦不 堪 , 烦躁焦虑 , 夜寐不安 , 没黄便秘 。查皮损遍发周身 , 疤疹呈褐色 , 周围红晕 , 疙壁薄 , 上有皱折 , 部 分疤 疹破溃糜烂 ,不易愈合 , 尼氏征阳性 , 舌红苔白黄而腻 , 脉弦滑数 。证属毒火内盛 , 湿热蕴蒸 , 复感外邪 ,伤人肌肤 ,发为疙疮。治宜剔毒疏风 , 利湿清热。药用蜈蚣2条研粉冲服 , 蛇蜕5g研粉冲服 , 乌蛇10g研粉冲服 , 苦 参 , 白鲜 皮 , 黄 柏 , 地 肤 子 , 薏米 ,苍 术 ,生 百合’ 牡丹皮, 赤芍药15g , 生甘草 。

二诊 诸症均 见好转 , 疱疹皱缩 、结痴 ,自觉周身倦怠乏力 , 畏寒 , 口 干 , 便秘 , 舌淡红 , 苔 白而干 , 脉弦细数而无力 。此乃毒火、湿热渐清 , 病久而耗气伤津 , 阴阳俱损之象已显 。前方去黄柏、苍术 , 加生白术 , 生地 , 玄参 , 肉从蓉。

三诊 疙疹结痴脱落 , 精神转佳, 大便通畅, 体力渐增, 舌淡红,苔白, 脉弦细而无力。继宗前法 , 加党参 , 麦冬 。共调治 个月余 , 临床治愈, 年后随访 , 未再复发。

体会 天疙疮乃皮肤科顽重难医之疾 , 西 医治 疗多依赖于激素, 不良反应较多, 停药后 又容易出现反跳。石 教授认为 本病乃风湿热邪 内滞 , 久蕴而成毒 , 风湿热毒蕴蒸胶结 , 搏结肌肤揍理 , 难散难除。非虫类之大力者, 搜别攻毒之品不能治之。因此方 中以娱蛤、蛇蜕、乌蛇三 虫为君 , 祛风解毒, 既达皮凑 ,又入经络 , 搜剔邪毒, 随症配合清热解毒 , 顾护 气阴之品 , 邪毒得清, 正气得复, 终令顽疾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