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孩子淋巴结肿大用不用管?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很多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脖子上有几个小包包,像花生米一样大小,摸起来滑溜溜,以为是长什么东西了,然后赶紧带到来医院,有些家长晚上给孩子洗澡时发现了这些包包,于是惊慌失措的带去看医生。医生看完之后,确认是淋巴结,但很多家长还是很紧.张。

 

因为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些和“淋巴”有关的严重疾病,比如白血病、肿瘤、结核什么的,为什么自己孩子会有淋巴结?要不要紧?要不要治疗是很多家长的疑问。为此小编邀请专家团为大家一解儿童淋巴结之谜。

01

淋巴结为何物

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除免疫功能外,还有造血功能。在胎龄7周左右,淋巴结的雏形开始出现,7~8岁时淋巴结分成多个小叶,12~13岁时淋巴结发育更完善,性成熟期,淋巴结不再生长,而且部分有退化现象。

我们全身约有450~700个淋巴结,它们大小不等,外表有些象毛豆粒,通常5~6个在一起形成一个组群,广泛分布于全身浅表及深部。

 

淋巴结是人体内一道重要防线,每个组群如同一个小小的战斗班,扼守一道关卡。它是一个过滤器官,能将淋巴管内异物,如细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质清除,并可杀死体内恶变的肿瘤细胞,阻止它们扩散。

正常情况下,身体深部的淋巴结摸不到,浅表的淋巴结也不易摸到。只有体内正邪相争、反应激烈时,淋巴结才会肿大,才摸得到,人还会感到疼痛。根据淋巴结肿大的部位、质地、活动度、有无疼痛,可以大体估计身体是否有病变或判断病变类型。

02

摸到淋巴结肿要不要紧

中医诊断学中说道:“按颈项、腋下,触及绿豆大小之臖核,活动自如,不痛,不为病态。”其中的臖核就是指的淋巴结, 有相关统计大约一半的儿童可以摸到淋巴结,所以如果自己孩子摸到了,也不用紧张,很多是正常的增生。    

为什么小孩子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呢?这主要是小孩子本身就处在生长发育期,淋巴系统代谢异常旺盛,所以小孩子生病的时候,淋巴系统再一工作,就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

正常的淋巴结,大多为黄豆或花生米大小,表面光滑,质地柔韧,可以滑动,摸起来不痛,孩子也不会有别的不舒服,既不需要打针,也不需要吃抗生素,服了抗生素反而会损害人体健康。

如果摸到孩子颈下或腋下淋巴结的时候,孩子会痛得躲开或大哭,这时,孩子多数都会伴有低热或发烧。西医认为这是炎症,会给孩子开些消炎药;中医则认为是体内痰湿,火毒等邪气凝结的表现,调理思路一般为清热、益气、通络、化痰散结。学员们需要结合具体辨证给孩子做好推拿调理。

淋巴结异常改变

最常见的还是“外感邪气”

最常见的还是“外感邪气”包括西医所说的各种细菌、病毒感染

这时找到病因,通过及时的儿推调理很快就会痊愈,一则可以直接舒畅淋巴结周围经脉、调动气血,将郁结的“邪气”消散,同时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增强体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长治久安。当然淋巴结的肿大,或者肿了很长时间也不消退,孩子身体内部的因素也非常关键。

比如孩子肉蛋奶饮食较多,体内火热、痰湿邪气重,或者孩子正气不足,体质差经常感冒、咳嗽,那就容易发生淋巴结肿大,体内痰湿重的话凝结在经脉(包含淋巴结的部位)就会有长期淋巴肿大,如果再加上正气不足,无力化散聚结在淋巴结的邪气,那就淋巴结长期会有肿大下去。

少数情况来自于重大疾病

还有些比较少的情况,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这其实也是体内痰湿,火毒等邪气凝结炽盛的表现,比如前面所说的淋巴瘤、白血病等,这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虽然比较少见,但碰到了就比较麻烦,需要医生做详细的检查来排查。

03

什么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去医院排查

通常认为当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直径超过了1cm,大腿根部(腹股沟区)的直径超过1.5cm,就算淋巴结异常肿大了。

感冒发烧之后很多孩子都会发现淋巴结肿大,当淋巴结持续肿大不消退,或者淋巴结在一两周内迅速增大,或者几个淋巴结融合成团,变得特别硬,固定不能滑动,甚至疼痛,发红,或者孩子同时出现了身体其它的不舒服,比如低烧,那就需要小心,最好找医生检查一下,确定有没有问题,原因是什么。

当然也不是头颈部的小包包都一定是淋巴结,也有些是皮样囊肿、骨膜囊肿、甲状舌管管囊肿、皮脂腺囊肿、毛母质瘤之类的异常包块,有的需要超声检查鉴别,家长不确定的时候可以找医生看看。

总的来说,小孩淋巴结肿大非常常见,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尤其是如果淋巴结表面光滑,质地柔韧,可以滑动,摸起来不痛,孩子也没有别的不舒服,无需进行特殊处理,有痛感、或者伴随其他症状时,需要找到病因进行调理,同时要注重饮食忌口。

近期导读

烂嘴角一定是身体上火了吗?

你知道性早熟吗?

吃烤橘子可以应对什么类型的咳嗽?

孩子网瘾、爱生病、怕黑可能源于父母陪伴时的能量不足

孩子“怒发冲冠”不是有性格是脾虚

鼻头出汗,身上没汗是怎么回事?

文章:妙手莲华专家团

排版:@杨妞儿

编辑校对:@莲华妈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