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地蓝被要求修改说明书!这类孩子要慎用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提起蒲地蓝,我想凡是带孩子去过医院的爸妈都熟悉,孩子有个感冒、发烧、咳嗽、嗓子痛……,医生开的一堆药里基本都会有蒲地蓝;很多家里也会常备蒲地蓝,孩子有什么风吹草动,家长就会给孩子来一支。

蒲地蓝,简直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儿科常备神药。

但是最近,蒲地蓝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了!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2018年10 月 29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对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目前蒲地蓝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液,在此之前,蒲地蓝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的说明书上,关于【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全部都是四个字——尚不明确。

在修订要求中,药监局明确指出:

【不良反应】项应包括:该制剂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禁忌】项应包括: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应包括:

1、孕妇慎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症见腹痛、喜暖、泄泻等脾胃虚寒者慎用。

01

蒲地蓝本身没问题,是用药思维有问题

其实这一变动早在我们意料之中,并不是因为蒲地蓝本身有什么问题, 而是用药的思维有问题。用西医的角度来看中医、用西医的思维来开中成药,简直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们强调的不是药物信息的更新和针对监督条文的解读,而是使用中药的一个思维。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原则,任何病首先都要分辨寒热,这是所有应对、调理方法的大前提。所谓用药物、食疗就是用药物或食物自身的寒热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如果所患的病症是寒性的,那么食疗也好,用中药也好,一定要用温热性的,来纠正病症的寒性;如果表现出的是热证,就需要用寒凉性的药来平衡。这就是中医讲的治病原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蒲地蓝这个药的寒热属性。

“蒲”、“地”、“蓝”这三个字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三味药名称的缩写,所以主要成分即为这三味中药,此外再加上黄芩。

蒲公英

《本草经疏》中讲:“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

《本草新编》里说蒲公英入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苦地丁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对苦地丁的描述是:"入心、脾经。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板蓝根

《中国药典》记载板蓝根苦,,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黄芩

《本草新编》里写黄芩味苦,气平,性寒,可升可降,阴中微阳,无毒。入肺经、大肠。退热除烦,泻膀胱之火,止赤痢,消赤眼,善安胎气,解伤寒郁蒸,润燥,益肺气。

《滇南本草》里写黄芩,味苦,性寒。上行泻肺火,下降泻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安胎,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症多用之。

所以蒲地蓝性味苦寒,可清脾、胃、心、肺、肝、小肠、大肠、膀胱这么多脏腑的热,在清热解毒这一功效上可谓一骑绝尘。

所以这服药一定是用于体内有实实在在的热邪的时候,尤其是肺胃有实热,而绝对不能用于有寒证的时候。

02

发烧一定就是上火?这是一大误区!!!

但现在的问题是,只要一感冒、一发烧、一咳嗽……就被认为有热、上火了,有炎症,这个误区太普遍了、太严重了!

比如感冒发烧,最常见的是风寒型的,就是常说的风寒感冒,多是因为感受寒邪引起的,中医认为是外界的风寒侵犯人体,人体的正气与邪气在人体的体表(肺卫)进行抗争。所以说感冒其实是人体驱逐邪气的一个过程。

那么在应对上,自然要帮助人体把邪气赶出体外。既然来的是寒,如果此时再用寒的方法,寒上加寒自然是不对的。

虽然这时候也会有发热的症状,比如发低烧甚至高烧,但要注意,在中医里,发烧只是正邪交战的一个表现,并不是判断寒热的标准。

比如咳嗽也要分寒热,这个我们在之前很多咳嗽的文章里都有涉及,这里不多说了。

记住!判断寒热的标准不是感冒、咳嗽、发烧、拉肚子、便秘、鼻炎……这些病名或单独一个症状,而是要通过多个症状、体征综合辨证,才能判断出病症的真正属性、找到病根。

可以大概参考以下这些指标:

热相:发热伴有怕热喜凉,咽喉红肿、疼痛;黄痰、黄鼻涕、舌质红、舌苔黄、尿黄、大便干……

寒相:发热伴有怕冷;清鼻涕、白痰、手脚发凉、大便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舌苔白……

03

清热解毒不当很容易损伤阳气

当人体有热邪的时候,清热解毒药自然是清热邪。当人体没有热邪,或者只有轻微热邪的时候,清热解毒药清的就是脏腑的阳气,即是人体的正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阳气的一大来源,脾胃最怕寒凉,一旦被寒凉之物所伤,就容易变得虚寒。

明代儿科名家万全就在《幼代发挥》写到:“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所以这个药风靡到现在,大家发现很多人用了以后出现了种种不适,所以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脾胃本就稚嫩的孩子,动不动就吃蒲地蓝更容易使脾胃受损,各种病都容易找上门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过敏体质人群,他们的过敏体质都与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下降有密切关系。孕期尤其是要用一身之阳来养胎,所以自然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脾胃,不能伤害到自己的阳气!

因此不是这个药有问题,而是开药的思路有偏差,没有正确的中医思维滥用“蒲地蓝”。

不要认为这个是中成药,就一定就比西药安全。对于一个寒症的人来说,一杯梨汤就有很大的副作用。

04

寒凉之药为何如此风靡?

那为什么大家一感冒、一发烧就爱用蒲地蓝呢?我也问过一些妈妈,答曰:“吃了好得快啊”。

是真的好了吗?其实是清热解毒的药把正气也清了,造成正邪交争不剧烈,症状自然很快就消失了。但其实是邪在身体里已经更深一步了。

比如一些孩子咳嗽了以后,吃了大量抗生素、寒凉药,咳嗽的症状很快没了,但没过多久症状又起来了,就是因为导致咳嗽的外邪当时并没有被赶出去,而是压在了身体内部,当阳气一旦恢复,还是要将邪气往外排的。

所以中医关注的永远是透过疾病的表象,去找到疾病的根本在哪里、是什么,有的放矢。

05

蒲地蓝真的可以消炎吗?

至于蒲地蓝可以消炎云云,其实这也是西医看待疾病的角度。所谓发炎,西医认为是生物体对病源体的一种反应。炎症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也伴有发热、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改变等全身反应。中医认为,发炎看似热相,其实也和发烧一样,是正邪交战的一种表象,至于到底是寒是热,还是要从以上列举的那些方面考察.

比如同样是鼻炎,都表现为鼻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血、肿大,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但从中医来看,有因为脾、肺虚寒引起的虚寒性鼻炎,也有体内寒热夹杂引起的鼻炎。自然就不能一味地滥用清热之药了。再比如腺样体肥大,西医也将之归属于炎症,但从中医角度,也要分是寒湿引起的还是湿热引起的。

06

小儿用药尤须谨慎

中医儿科古籍里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小儿用药尤须谨慎”、“小儿气血未充,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此饮食之宜调,而药饵尤当慎也。”其实,古中医里,能推拿就不针灸,能针灸就不汤药,现代、未来的健康理念也会是自然绿色疗法,能推拿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实际上中医就是一种道,包括推拿、开汤药、针刺、艾灸所有的这些中医方法,都是从这一大道里衍生出来的技术,当我们把这一原理吃透了,无论日常保健还是疾病的应对调理,就会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了。这也是妈妈们学习中医育儿理念和儿推的重大意义。

现在咳嗽的孩子特别多,不辨寒热乱用清热药物杀伐正气之后,就会出现缠绵不愈的咳嗽,所以我们把这个清热药的名单列给大家,这是目前市场上大家用非常多,用的时候一定要辨证。谨慎使用中医开的西药、西医开的中药。

1、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2、肺力咳合剂 

3、百蕊颗粒 

4、小儿感冒颗粒

5、板蓝根

6、抗病毒颗粒

7、蓝芩口服液

8、蒲地蓝口服液

9、复方鱼腥草颗粒

10、川贝枇杷膏

11、儿童清肺口服液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