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动手打过孩子吗?这篇文章一定对你有启发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

陕西铜川8岁的小姑娘玲玲,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妈妈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做错了不少,一时生气就打了她后脑勺一下。过了一会儿玲玲说头晕想吐,家人赶快把孩子送去医院,结果还是救治无效死亡。

尸检报告显示,孩子是颅内挫裂伤致死,由外力导致。

医生解释,后脑勺是头部最薄弱的地方,因为脑干、小脑、延髓等重要组织器官都在后脑部位,又因为后脑颅骨覆盖有很多的缝与空隙。如果用力过猛,很容易造成脑震荡,还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其实不仅仅是后脑勺,孩子身上有很多重要部位看似“厚实”,实则脆弱,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一辈子的遗憾。

这些部位千万不能打

1、脸

俗话讲“打人不打脸”,脸皮其实是很薄的。面部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等重要神经分布,一旦损伤可能出现面部的麻痹、长期疼痛等问题,而且容易损伤口腔内的黏膜,形成溃疡。而且面部有眼球、耳朵,打耳光也容易损伤耳朵,尤其损伤鼓膜造成听力损害、甚至耳聋。同时,脸是一个人的门面,打了孩子的脸,也会伤到孩子的自尊。

2太阳穴

 一些家长有用指头狠狠点击孩子太阳穴的习惯。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短暂晕倒或造成脑震荡,甚至容易造成颅内血。

3、鼻子

孩子的鼻腔粘膜娇嫩,血管丰富,捏鼻子会损伤粘膜与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导致孩子患鼻炎等鼻部疾病。

4、后脑勺

大脑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器官,虽然头骨非常坚固,但是大脑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受到重击,严重点的会造成脑震荡,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5、“脖溜子”

脖溜子就孩子的后脖子,也就是颈椎,颈椎由七块椎骨连接构成,很多关乎性命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通过,绝对伤不得。

6、背、胸、腰、腹

后背:在古代,脊椎又被称为“龙骨”,他是人体的中枢支柱,影响孩子体力发展和智力的神经主要在这和后脑勺上。孩子后背被打容易致使神经系统受损,经常被打日后可能会腰疼,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胸部:这一区域联通心、肺等重要内脏器官,打孩子胸部容易造成这些脏器的损伤。

腰部:腰是肾脏所在的部位,打击腰部很可能造成肾脏的损伤。

腹部:打肚子会造成胃肠,胰腺,脾脏损伤,对于女孩子来说,强烈的外部冲击还会伤害子宫影响生育。

7、臀部

很多人认为臀部这里没有什么脏器,肉也比较厚实,打一打一般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这是一个误区,臀部的肌肉厚实,但不是为了挨打啊,而是恰恰说明了这里有很重要的东西,需要好好保护。

被臀部肌肉保护起来的首先是髋骨,髋骨是我们整个人体骨架的中心,上连脊椎,下连双腿的股骨,所以髋骨如果变形,上面下面都会受影响,比如髋骨发生倾斜,自腰椎往上至胸椎、颈椎都会产生相应的倾斜。下面也会影响到股骨、膝盖、脚踝。

髋骨里还有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排泄系统,这些系统如果损伤也都会非常影响生活,尤其是女性,生殖系统一旦损伤,会对将来的生育有很大的影响。

这里还有人体最长最粗大的一个神经——坐骨神经,这条神经支配着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如果损伤会直接影响到腿和腰,严重了甚至能使人瘫痪。

另外即便是臀大肌也不能有所损伤,我们走路都是靠着臀大肌来带动腿部肌肉,另外做其他运动时也要靠着臀大肌的力量。

所以打孩子屁股是非常危险的。

不要以爱为名发泄可怕的情绪

孩子能不能打,对这个问题的争议太大了,似乎每一方都有一大篇道理可讲,但是别忘了我们的目的不是打,也不是惩罚,更不是让孩子疼、受伤,而是让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不用在打不打这个问题上面纠结。

可是现在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才打孩子,但对此我表示严重怀疑:

看看这些悲惨事件,无一例外都是下狠手、时间长,但凡一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都不会想不到这样打法会出现什么后果,但还是控制不住,那是为什么?

在这世上,总有父母以爱为名,打着管教的旗号,挥舞着棍棒,向孩子发泄可怕的情绪!

也许是工作的挫败,也许是生活的压力,也许是感情的不顺,也许是对人生的失望,也许只是太累了、心情不好……当心里充满了很多很多的负面情绪,孩子的错误就成了最后的一个导火索。不要问我为什么明明是亲爹亲妈还会这样下狠手,其实他们当时已经处于怒急攻心、迷失心智、丧失理智的状态了。

打孩子就像家暴一样,会上瘾,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即便每次打完都会后悔得痛哭流涕!

可是你打孩子,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你需要发泄。我不相信,孩子真的有那么多必须用打骂才能教育的错误,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孩子,你确定他能明白自己到底哪错了?为什么你会打他吗?

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

让孩子受摄散乱浮躁的神气

现在很多家长提倡爱与自由,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平等沟通,但孩子的成长不光要有无限包容接纳他的大地,还要有令他肃然、尊敬、仰望、畏惧的天空,如果只给予爱与自由,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变成溺爱,孩子变得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没有追求,没有志气,就像没有骨头一样,瘫在地上。

所谓“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我们教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左右脑开发,而是养成他的一种诚敬端宁的气象。有其气,才能有其形。孩子犯错误往往是因为心的散乱、浮躁,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是震慑。

在课堂上犯了错,比如没好好背书,调皮捣蛋、迟到逃学,教书先生通常会用戒尺在孩子的手心打三下,这种做法要放到现在,估计很多家长会不乐意,但这在古代是常有的事,当时社会普遍都认同。因为手心虽然肉不厚,但没有什么重要神经、器官,戒尺打三下不会打伤。而且手掌的疼痛感比较敏锐,因此会对孩子起到一定的心理震慑作用,能让孩子受摄浮躁散乱的神气。

《我们十七岁》兄弟团重返学堂课本文化之旅,郭富城、林志颖被先生戒尺打手,疼得龇牙咧嘴。

据说清高祖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小时候也曾被打过戒尺,弘历当时的老师朱轼对他非常严格,而弘历却聪明淘气,在一次学习朱熹的文章时,弘历心不在焉,于是朱轼很生气,让弘历把手伸出来放平,然后用戒尺狠狠地往手心里打去。这一打直接把皇上惊动了,因为再怎么说弘历也是雍正最喜欢的儿子,皇帝都不忍心打他,却被帝师打了,还打了三下,于是皇上与朱轼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致意思是说:皇帝觉得老师太过严厉,下手太重,认为老师认不认真教,教的好与坏,都不会改变皇子以后会成为皇帝的命运。

但是朱轼却说,我如果好好教育他,那么他将来能成为一个百姓爱戴的贤明的皇帝;但是如果我不好好教育他,放任他随便偷懒,那么他可能就是会成为让人民起义、民不聊生的昏庸,无能且暴政的皇帝。雍正仔细想了一下,非常认同朱轼的教育方法。于是,以后再看到受罚的弘历时,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了。后来弘历继位做出了很多功绩,在一次去朱轼家里做客时,弘历谦虚的说到:“别人都夸我我聪慧过人,但是只有我心里知道,如果当时没有你打我那三下戒尺,没有与父皇争论,那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弘历。

现在的父母接受不了戒尺,但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至少要郑重起来,把孩子的心收摄回来,端心正意地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要让孩子明白到底错在哪里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孩子,家长哇啦哇啦吼一通,甚至打一通,震慑是有了,可孩子压根不知道为什么,也起不到丝毫作用。所以引导也非常重要。

我再分享一个妈妈的亲身经历,这个妈妈工作很忙,但却会找准问题所在,在关键时刻拉孩子一把。

她女儿四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来,奶奶发现她的小书包里多了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小玩具,就是女孩子都爱玩的换装贴画,就问孩子谁给的,孩子说是好朋友拿到幼儿园的,刚开始一起玩,后来好朋友不玩了就丢在了一边,她很喜欢就放到了书包里,奶奶立刻沉下脸来说,“这是偷啊!”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偷了,“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不管教管教哪行啊,但毕竟是隔辈人,并没有打她,就是当女儿晚上喝粥的时候,来了句:“偷人家东西,还好意思喝呢!”女儿顿时放下碗大哭了起来。

晚上妈妈回来以后,奶奶告诉了她这件事,妈妈第一个感觉就是,女儿根本不知道偷是什么。第二天妈妈就好好和哭了半宿的女儿聊一番,原来孩子的确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就觉得别人不爱玩了,自己拿回来也没什么,这个妈妈就换了个角度启发她,说比如你不玩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你会怎样呢?女儿立刻说“那是我的东西,就算我不玩别人也不能拿。而且我再想玩找不到怎么办呢?我的玩具丢了妈妈也会说我的……”

原来这么大的孩子看问题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有在大人的引导下,才能转化角度,这下女儿一下就明白过来自己的行为到底错在哪了。

后来这个妈妈就带着女儿到女儿朋友家当面道歉,还了玩具,虽然很郑重,但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高高兴兴的。对于孩子的错误,没有那么多指责、羞辱、暴力,只是平平常常的面对:做错了,明白了,改正了,就好了。这样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会活得很坦然很安心,潜意识里不会留下那么多恐惧、不安、羞耻、愧疚。

所以,打和不打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

让孩子有一种郑重的态度面对自己和他人;

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了,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最好引导他自己去感知、判断,而不是代替他思考、下结论。

有人说这孩子太顽劣,怎么教也教不好。孩子出生时像一张洁白的纸,他是怎么一步步变成这样的,难道家长就没有责任吗?孩子的错误只是一个信号,就像身体显现出一些病症一样,是在告诉我们养育方式上出了问题,如果我们通过打压的方式,让孩子表面改正了,但孩子往往心里并不明白,这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很多分裂和纠结。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最该做的还是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向孩子挥起拳头。

近期导读:

小雪养生|给阳气盖上一层棉被 让她歇一歇养一养
一便秘就吃水果 你恐怕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李辛:关于养生和调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育儿美食|这款低糖低油无添加的素面包竟这么松软美味!电饭煲就能轻松搞定
“酸碱理论”被推翻  还是来看看中医的“营养”观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