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楼,离婚,贫穷,创业,入狱……这位一百年前的00后妈妈告诉你如何面对人生的各种坎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你怎么看现在社会的中国女性。回答者里面有不少都是女同胞,大家都认为女性现在能承担的更多了,比旧社会有地位了,但是,也有一些很普遍的心酸,例如:原生家庭的困扰、问题百出的婚姻、不知如何教育的孩子、压力越来越重的事业……

遇到人生的坎儿该如何面对?

我回想起在去年人生最底谷的时候看的一本书《我的一个世纪》,作者是董竹君。虽然她比我们早出生快一个世纪,但是她也经历着“原生家庭”、婚姻、事业等诸多艰难,而且她遇到的艰难都是血雨腥风级别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个100年前的00后妈妈是如何面对的吧!

01

原生家庭的魔咒?

就不信这个邪!

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上海洋泾浜的一个贫民窟里。父亲是拉黄包车的,母亲给人做“粗做”姨娘(洗衣服擦地等杂活的佣人),尽管夫妇从早到晚拼命干活,家里还是一贫如洗。

14岁那年,董竹君的父亲因常年过度劳累突然病倒,家里债台高筑。万般无奈之下,父母想把她押给青楼,做三年卖唱不卖身的“小先生”。

董竹君虽然非常难过,但是心想:“既然为了孝顺,自己就投身这个黑洞,坚持三年”,没有过多的啰嗦抱怨,心一横就去了。

13岁的董竹君在上海抵押入青楼

在青楼里,因为她长得漂亮,点她唱歌的客人非常多。她从一位给她梳头打扮的阿姨那里得知,原来青楼根本不会信守让她3年后出去的合约,老鸨还打算逼她卖身。于是她暗暗决定,一定要寻机离开这个地方。

当时来青楼的也有一些革命青年,他们是以青楼为掩护商议一些国家大事。这些人里有个叫夏之时的,曾参加过辛亥革命,24岁便担任四川副都督兼蜀军总司令,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

当时董竹君眼中的夏之时,英俊大方,为人正经,从不调戏她,还教导她要好好读书。而夏之时见董竹君气质不俗、言谈高雅,两人在相互欣赏中,渐生情愫。

可是,董竹君没有被爱冲昏头脑,也没有因为非常想脱离苦海,就放下尊严。当夏之时要用1万元给她赎身,她拒绝了,说自己想办法出来。

她的理由是不能让夏之时以后说“你是我拿钱买来的”。她还和夏之时讲了三个条件:

一、不做小老婆。

二、要送她去日本留学。

三、学成后辅佐丈夫管家。

如果不同意,她就不出来。

夏之时被她的魄力打动,一口应允。

于是董竹君看准时机,在一天夜里把看守灌醉后,将身上所有首饰、华服通通丢下,只身逃跑,一身素衣来到夏之时面前。

这时董竹君第一次尝到了自由的味道。

“一直被束缚在身心上的东西全部解除了!

能向天空飞翔似的浑身轻松,

乐开了花一样,

这是我第一次对自由的体会,永难忘怀!”

董竹君的妈妈从小就告诉她,不要老问为什么这么穷这么惨,就是命!但小小的董竹君心里并不信这个说法。

在青楼时,小小年纪的她遇到糟心事,既不像母亲那样啰啰嗦嗦的哭诉抱怨,也不像父亲那样退缩,总是自己学习,思考,分析,独立做决定。

这些年网络上最流行说“原生家庭怎么怎么影响我了”,好像人人都理应把自己的问题怪罪给父母。其实原生家庭就像一个人的出厂设置,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完美的设置。

假如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更改设置,那么他一辈子都会在这个设置下运行。但是如果理性质疑,又能自己放弃积习,多习得一些新设置修正自己,他就会摆脱原生家庭的魔咒。

董竹君就是随着长大,逐渐质疑家庭原有价值观,慢慢地开始用新设置——“不信命运这个邪”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02

“全职妈妈”就不成长了?

不断提升,打开新格局

两人结婚后就马上去了日本。那一年董竹君15岁,丈夫27岁。

婚后,夏之时在东京郊区租了一幢美丽的小独院,二人过上了幸福温馨的小日子。

回顾她的一生,这段时间是她一生里难得的一段平静岁月,如果是那时的寻常女子,很可能就会安享安逸,过上打牌看戏、岁月静好的生活,有了孩子以后就专心相夫教子。

而董竹君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拼命学习,提升自己,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开始学习数学、日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动植物学,还学习中文, 不到四年时间便念完了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的全部课程。

1916年,他们的长女国琼出世了,这给他们的小家庭带来了新的欢乐。董竹君一边相夫教女,一边继续学业,苦中有乐,生活得十分充实。

1917年,就在董竹君正准备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夏之时的父亲病危,她便急急忙忙带着女儿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四川。

丈夫家是封建大家族,不论是婆婆还是三姑六姨,都因为她的出身而很轻视她。婆婆还劝丈夫把董竹君贬为姨太太。哥嫂、舅姑更是百般刁难。

董竹君忍下羞辱,暗自发奋,尽心尽力持家,缝纫,烧菜,洗衣,招待亲友,帮总管上账。

她还专门学习了家政课,每天晚上挑灯奋战,读书读到双眼红肿。过了几个月,她就将夏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家人和三亲六眷都开始夸她知书达理、贤惠能干,遇到问题了,也都要和她商量。婆婆也对她的精明强干刮目相看,专门为她和夏之时重新举办传统婚礼。

如果是妈妈独自带孩子的情况下,还要兼顾学习、工作,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尤其是孩子的头三年。不过我很佩服董竹君的好学上进的精神。

只有先自强,才能实现自立,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的。

03

委屈求全不敢离婚?

带着4个孩子净身离!

当董竹君不断进步的时候,她和夏之时却在思想上渐行渐远,各种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1919年,夏之时被解除军职。下野后意志消沉,天天赌博、喝酒、抽烟,动辄大发脾气,董竹君都忍了。

他想东山再起,董竹君劝他放下司令的架子,办点实业,免得坐吃山空,但他终究是听不进去。

为改变丈夫的情绪,董竹君在住房对面建造书房,借此希望他多购买些新书阅读,就像当初他鼓励自己那样。可是他仅仅在书房摆满书画古董,听不进妻子的苦心规劝。

1928年在四川成都的全家合影

后来,天天窝在家里的夏之时对董竹君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只要有一丁点伺候不到,就对她吼骂。

有一次他在叫董竹君去打麻将,董竹君正在做家务不肯去,就拿钟表砸她,那时候她正怀着第三胎,而且马上就要分娩了。

有一次大女儿出痧,董竹君日夜不眠照顾孩子40多天,丈夫对此很不高兴,认为她不该为了一个女孩的病对其他事情全然不顾。

四女儿出生后腰椎和腿部大量积脓,她费尽心力地找医生弄药给孩子治病。就在这个时候,祸不单行,三女儿又失足从二楼摔下来,昏迷不醒,董竹君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为女儿求医问药,而作为父亲的夏之时却忙着天天在赌桌上厮杀,还因为董竹君对他伺候少了,而大发脾气。

后来董竹君从佣人处得知,夏家连婆婆自己都重男轻女得非常厉害,她曾把自己的二女儿淹死了,后来生了老三老四两个男孩。她认为女孩死了,才能有男孩出生。所以在夏家,女孩不被赐死就不错了,如果因为女孩影响了家务和伺候老爷,那就是活该受责骂。这是多么可怕的价值观!

在这段婚姻里,董竹君深深体会到在男权社会,女人如果经济不独立,就得不到真正的平等,更谈不上权利。她就和丈夫商量办织袜厂和黄包车公司。丈夫一听能赚钱,居然答应了。

织袜厂雇的全是周围贫苦的弱势女性,她常常鼓励自己的女工要好好努力,学会本事,女孩子经济独立了,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她和丈夫最大的分歧就是女儿们的教育。一直以来丈夫都不同意花钱给女儿读书,在上海时,夫妻俩更是因为四个女儿能否留在上海读书而大动干戈。

最终,董竹君忍无可忍,要求离婚。

丈夫不同意,软硬兼施,两人最后谈判达成协议,先分居五年,她带着四个女儿净身离开夏家。这期间丈夫要付子女抚养费。

可是董竹君走了之后,从未收到这笔费用。

这一次,她又为了尊严选择了一条极其艰难的路。一如她不让夏之时用钱赎她而甘愿冒生命危险净身逃出青楼一样 。

当时的夏家虽已没有往日的权势,却依旧吃穿不愁。而净身走出夏家,则意味着她将回到儿时的窘迫生活。

但董竹君已经下定了决心,她觉得,在尊严和优越的生活里,尊严更重要。

董竹君下定决心和丈夫离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女儿的教育。

她之所以拼尽全力也要让四个女儿上大学,正是她清醒地认识到“女人无论何时,都要独立自强”。

虽然时代在前进,但现在很多人却愿意为了物质上的东西,宁愿事情尊严、独立、自由。

有多少姑娘“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还看过一篇文章里写的故事:研究生毕业,不想承担独自异乡打拼的艰难,就嫁给了导师的儿子,不想结婚以后才发现丈夫家暴成性,还出轨,但又怕离了婚什么都没了,最终选择忍气吞声地生活下去。

当人越被现实夹裹,越向现实妥协,活得就越被动,失去的就会越多。

04

遇到绝境想自杀?

为了孩子,我没有权利去死

董竹君主动离婚还净身出户的行为,一时成为当时社会热议话题,她本人更是被称为:中国版娜拉。不少人更是对这个出走的“娜拉”心生钦佩。

但是不带一分钱,又拖着父母双亲和四个女儿,身无分文,又没有马上可以赚到钱的本领,日子何其艰难!

最初几年,董竹君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典当行,生活随时都有断炊的危险。经常是到了晚上还没有饭吃,得赶快典当衣服,买米买菜,才能勉强吃到晚饭。

平日不用的首饰抵押殆尽,她不心疼;贵重点的衣服抵押一空,她也不心寒;而大女儿国琼的乐器大提琴被抵押出去,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到了心酸。囊空如洗,手头拮据,迫使她一再搬家,住进最便宜最阴暗的亭子间,她仍然为房租发愁。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为了给双亲筹钱治病,她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一一经商。

因曾开过织袜厂和黄包车公司,有些经商经验,经多方奔走筹集资金,1930年,董竹君在上海创办群益沙管厂,乱世中惨淡经营,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却不幸被炮火炸得灰飞烟灭。

此后,她又经历了受骗、入狱、破产……重新由女老板变成了小零工。

母亲经常劝她回到丈夫身边,说富人给穷人气受是应当的,受气也要回去相夫教子。董竹君听到这话,简直气坏了。

夏之时也多次给董竹君写信:“你若是想回来,随时都可以,如果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是可以改的。”

不是没动摇过,但董竹君劝自己要保持清醒,她明白,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1934年,已分居五年的夏之时如约来到上海找到了董竹君。

当夏之时看到董竹君这副落魄样时,嘲讽地说:“五年已经到了,事业有什么成就?如果不行,还是跟我回去吧!”

但董竹君却坚持办理了离婚手续。

债主催迫得一日紧似一日,父母病重却无钱医治,眼前八面悬崖,竟看不到一线生机。

这一切让董竹君倍受沉重打击。

她曾经想到过自杀,是爱与责任把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她在回忆录中写道:

“转眼回顾,孩子们挤在一床,在月光的映照下正在做着香甜的梦,多么可爱又可怜的小生命啊!若我死了,被她们的父亲追回四川,极度的男尊女卑的大家族里,她们会多么悲惨!岂不是孩子们又回到火坑!不!我没有权利去死!何况父亲还在病床上呢!没有权利!

父亲去世后,生活居然出现了转机。一位商人李嵩高先生钦佩董竹君敢净身出户,自强不息,特地找到她,给她2000元,让她做点生意度过难关。董竹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精心谋划,最终选择在上海滩开一家四川风味的小餐馆。

董竹君亲自设计了竹叶店徽,店内采用典雅的中、日、欧装修风格,优雅的格调、不俗的菜品,让小店一开张,就收到了广泛好评。

在董竹君的经营下,这家小店服务周全,口碑优良,生意越来越红火,就连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也成了这家特色小餐的常客。这就是后来锦江饭店的前身。

1935年上海锦江川菜门前

任何一个机遇,看似是偶然降临的,实则都是做好准备才能抓住的。

如果董竹君没有独立自强的精神敢于净身出户,也不会赢得贵人的尊重和帮助。

如果没有在创业中摸爬滚打的磨炼,和经验上的积累,也不会有独到的商业眼光。

如果没有在日本期间学习和回国以后的提升,不断打开格局,开阔眼界,也不会让锦江小餐在餐馆林立的上海滩独具一格,一炮而红。

05

 遇到磨难就吐槽、抱怨?

创造办法熬过去!

文革中,董竹君两次入狱,受到了非人的羞辱和折磨。

狱中条件恶劣,离地两三寸的木板就算是床,一条又薄又臭又脏的泥土色垫毯,一条臭味冲鼻的黑色薄被,墙角一个没有盖子的铝皮便桶。一天只有两顿饭,早上是粥,下午是两个窝头。连咳嗽都被骂是要放信号。

这时候她想到的是鲁迅先生说的“敌人叫你死,你偏不死!”,想各种办法来应对艰难险阻,比如悄悄地在墙根下小跑,避免自己冻僵得病。但是快70岁的老人身体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折磨,她天天多次拉稀,头发一缕缕的掉,很短的时间全都白了。

入狱五年所穿的唯一一件背心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知道长期的监狱生活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折磨,更是对精神的摧残,如果要保持精神不垮掉疯掉,要想出一些方法。

她在监狱里创造了一个方法:将自己的大脑“真空”起来,不去反复思考没用的问题,不沉湎于对家人的怀念,任凭它浪涛滚滚,冲击淹没,听之任之,静以待之。

她还给自己规定,除了两餐饭、两次洗马桶和小跑锻炼外,剩下的时间,坐在床板上,精神会餐,想吃过的那些美食……然后再盯着对面破墙上的裂纹斑渍,心驰神往地想象出几幅有趣的画面,自己凭着那些纹路构建画面。一幅是庙会,另一幅是赴舞会,每次她都看得出神。她还在枕边放着一块香皂,每天睡觉之前都要闻一闻,带着一丝香味进入梦乡。

就这样她在人间地域里消磨光阴,保持精神不败,还会随意的作几首诗来记录监狱生活。

多少人在狱中受不了自杀,但六七十岁高龄的她却坚持了下来。

七十岁生日的时候,她在监狱里默默地祝自己生日快乐,并吟诗一首:

辰逢七十古稀年,

身陷囹圄罪何见。

青松不畏寒霜雪,

巍然挺立天地间。

直到1972年才释放她回家,那时她已经七十二岁了。

晚年的董竹君在家中撰写自传

每每看到监狱这些故事,就觉得荡气回肠。这就是女神,坚韧如磐石。

有多少社会文章都在写女人职场家庭双重压力大,是的,的确是压力很大,但这些困难能比得过悲惨的牢狱生活吗?

董竹君能保持自己的意念,给自己创造排解的方法。而很多人却只会吐槽,但是有没有发现,吐槽很难帮你解决问题,最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把吐槽的时间用在真刀真枪实干应对困难上,不是更划算么?

1997年,董竹君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的时候,说了下面的话:

“我不向无理取闹低头” 

—— 她勇敢,坚定,不会因为困难大就去屈服。

“我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 

—— 她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想办法突破人生苦难上,不做无谓浪费时间的哭闹,自怨自哀。

“我没有高兴得不得了的事,只是高兴就是了。有的人高兴起来喝酒狂欢,这样那样的,我没有。至于伤心得不得了的事,要哭它一场的我也没有。

—— 宠辱不惊,不过分沉溺于逆境,而且尤其是也不过分沉醉于顺境。所以大起大落,该放手的时候,她不执着,不像有的人经历了大起,一旦大落就崩溃。

“我认为人生必然要经过许多坎坷磨难,对它一定要随遇而安。随遇而安这几个字,对我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 坚强但是不脆性,永远都为最好的希望的去奋斗,但是永远都不像犟驴一样要求命运必须怎样怎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典范!

大爱董竹君!她留给了我们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里面蕴藏着无价的精神财富。亲爱的你,学到如何面对人生种种困境的法宝了么?

撰写 | 金兔紫

编审| 妙琳 晏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