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唐江西董源绘就中国南派山水画“开山作”

 新用户98902230 2020-06-17
01
被视为“南派山水”开山之作的《潇湘图》,是五代南唐时期江西画家董源所作。这幅画以江南平缓山峦为题材,描绘了江南的湖光山色,其间又有刻画入微的人物渔舟,赋色鲜明,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董源《潇湘图》(局部)
晨报记者 宋雅倩
江西画坛,自古名家辈出、群星闪耀,“没骨花”首创者北宋徐崇嗣和清代“画圣”八大山人、“画宗”罗牧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家。此外,还有一位成就卓著、被誉为“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的画家,他就是董源。
董源是五代南唐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龙宿郊民图》等。其中,《潇湘图》被誉为南派山水画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中国水墨山水画
五代时期分南北两大派别
东晋顾恺之的时代,山水依附于人物画的配景,缺乏与人物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远近层次。到南朝宋时,宗炳的山水画开始具备独特的审美内容和美感享受,脱离人物画而自成一科。隋唐两代顺着六朝山水画的发展,盛唐至唐末,画家们不满足于已有的山水画表现语言,开拓创新出水墨。吴道子以墨笔挥写出疏体山水,王维以“水墨渲淡”表现出“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随后又涌现出泼墨山水,逐步形成了水墨山水的艺术语言。
据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佳佳介绍,自公元907年李唐政权消亡开始,封建政权的武装割据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区性特点,使其带有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性。水墨山水画逐渐按南、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
赣籍画师董源自成一派
获誉“南派山水鼻祖”
江西省美协副秘书长、江西省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李晖告诉记者,南、北两派山水是中国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北派以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为代表,南派则以董源为代表。
董源之所以能够成为南派山水的代表人物,除了有前人的艺术积累和地理等因素,也与北宋中后期文人画开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潇洒的审美趣味有关。董源的绘画融合了唐代王维的水墨技法和李思训的青绿技法,并融入实景进行发展创造,自成一派。
“董源和许多名画家一样,在南唐之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刘佳佳介绍道。北宋著名书画理论家米芾曾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比也。”元代鉴赏家汤垕在《画鉴》中提出的“北宋三大家”就包括董源,并评价“董源得山之神奇”。
江西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杜玉华认为,真正塑造董源画史形象的还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董其昌一生对董源作品十分钟爱,以书画家、收藏家、鉴定家、文人、官员等多重身份,在前人的基础上构造“山水南宗”,成功推举王维、董源“南派创始人”的身份,且他的门生故吏也延续了这一论点。经过清代的发展,终于确立了董源“南派山水鼻祖”的地位。
《潇湘图》历经颠沛流离
成就名画收藏界一段佳话
董源的画作,如今仅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龙宿郊民图》等存世,其中,《潇湘图》被誉为中国画史上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记者了解到,《潇湘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50厘米、宽141厘米。据杜玉华介绍,《潇湘图》原本没有名字,也没有款印,董其昌得到这幅画作后,将其视为珍宝,并根据宋代《宣和图谱》中的记载,为其定名《潇湘图》。
曾有古代收藏名家在《潇湘图》上题跋。
董其昌之后,南宋收藏鉴赏家袁枢收藏了这幅画,并题跋“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得于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袁枢的家乡河南睢州城先后遭受兵火和水灾,袁枢府中藏书楼内的藏书毁于一旦,仅有这幅画因被他随身珍藏而幸免于难。
清代,这幅画又被书画鉴赏家卞永誉、安岐收藏,后藏于王室,溥仪出宫时将其带到了长春,抗日战争后流于民间。1952年,一代大师张大千将其捐售给国家。1959年,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故宫博物院将其收藏至今。《潇湘图》这段颠沛流离的“身世”,被传为中国乃至世界名画收藏史的佳话。
以平远取势构图
人物渔舟点缀其间
李晖向记者分析称,《潇湘图》以平远取势构图,画中山峦平缓圆润,林间雾气弥漫,薄暮的微光在湖面上闪烁,一边是即将靠岸的渡船,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遥向呼应,另一边是拉网的渔夫,宁静中似乎能听见那隔岸相呼的声音和嘹亮的渔歌。
书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知是董源发现了江南山水的质朴之美,还是江南层峦叠翠的丘陵和水汽迷蒙的烟雨滋养了这位山水画家。”
李晖告诉记者,统观《潇湘图》,可见全卷由点线交织而成,墨点由浓化淡,以淡点代染,在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蒙之感以及一片片淡薄的烟云,南方多雨潮湿、烟雨迷蒙的自然特征一目了然。而画作点景的人物和渔舟用白粉和青、红诸色点缀其间,赋色鲜明,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尽显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
传达平淡天真的意境
南昌山水画爱好者邹霁向记者展示了他在故宫博物院拍下的《潇湘图》,并解说道:“画面右边主要描绘岸上一行人在迎候一艘即将靠岸的小船,左边则表现的是渔人网捕景象。除了人物外,水面上还有几只小艇,错落点缀于清波之间。画卷下端,沙洲苇渚历历可见;上端的坡岸后茂林重叠,屋舍隐约其间;远处还可见山势连绵、层峦叠嶂,蔚然深秀。”
李晖说,《潇湘图》中风景和人物和谐统一,将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尽显其中,与北方气势宏大的崇山峻岭景观形成鲜明的视觉差异,因此在画史上,这幅画被认为是区分山水画南、北派系的关键性作品,也被认为是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据刘佳佳介绍,由于湘水神话、黄帝游于洞庭之野、舜死于苍梧之野的典故以及历代官吏流放南方,使得“潇湘”隐含的正统观念、隐逸思想获得了广泛共鸣,成为历代文人歌咏图画的主题。五代时期,南唐在江南立国,正朔、正统观念在金陵(南京的别称)确立,董源在那一时期创作的《潇湘图》,画面中江南秀美圆润的神韵传达了一种清幽朦胧、平淡天真的意境,也体现了作者高洁清远的精神境界。
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
独特皴法营造视错觉
李晖告诉记者,董源作为南派山水创始人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对皴法的革命,他擅于运用点子皴,又独创了以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来表现山石结构和纹理的披麻皴技法,对后世南派山水画影响深远。
对此,杜玉华解释称,皴法是中国画技法,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也是人们面对自然时基于观察而形成的一种崭新创意的视错觉笔墨。《潇湘图》被誉为南派山水“开山之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对皴法的巧妙运用。画作中点子皴展现出烟雨弥漫之态,披麻皴则将江南土山丘陵之中的平缓且细密的特色展现得生动而自然。
细看会发现,《潇湘图》中山峦连绵、树木丰盛、江河开阔、洲渚交横,画作几乎不见线条,远山植被以墨点展示,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为了表现透视深度,山峦上的小土丘由近及远,由大渐小,由疏渐密,墨点也有疏密浓淡的变化,斑斑驳驳,显出密密匝匝的远树形态。
执行主编:康 婧
责任编辑:涂晓珺
编 辑 :陈 磊
晨 读 江 西│一个有文化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