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磨牙、个矮要补钙?担心缺钙更要这样补!

  平凡的人 2020-06-17
作为一名医生,我在临床经常会遇到各种孩子的问题,比如鼻炎、腺样体肥大、身高体重不达标、入睡难、说梦话、遗尿等等,林林总总。

大部分的妈妈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有个同样的困扰: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

我平时已经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了,但是孩子免疫力还这么差,是不是缺钙?缺铁?缺锌?缺……?

于是我就花好多钱给孩子代购进口的补充剂,用心的按时按量服用,为什么孩子体质还这么差呢?


这一句句听起来都特别心酸,我特别能理解妈妈们这个时候的焦虑、无助。因为我除了是一名医生以外,还是一个妈妈。

如果老公还不给力的话,那更是雪上加霜。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个情况。孩子晚上睡着的时候,爸爸还没回来,孩子早上起来,爸爸已经走了。孩子1岁了,都不认识他爸爸,这个父亲对孩子的付出可想而知。

但孩子出了任何问题,这位“好爸爸”却会蹦出来说,你是怎么养的孩子?孩子怎么总是生病?

七大姑八大姨外加婆婆,各种责问之后各种支招,简直是群魔乱舞。作为妈妈,是不是要疯了?

我朋友说,不,已经疯了……


疯完了,孩子还是要继续养的,而且要好好养。

毕竟其他的都不重要,爱咋咋地,孩子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怎么养,就是一个大问题。

尤其在各种补的问题上,妈妈们都会很困扰,我也会经常收到很多的求助。

比如前几天A妈妈说,茯苓妈妈,我前几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叫《要想活得好,补钙补到老》,昨天又看到一篇文章《你补钙就是在浪费钱,压根不用补!》

我到底该不该给孩子补钙呢?

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问题,现代人讲究科学喂养,也有很多专业做母婴指导的机构或者专家,会提出各种观点,经常会出现意见完全不一致的情况。

对于非专业的妈妈来说,这个时候该如何选择?


就像上面A妈妈遇到的问题,今天看到说一定要给孩子补钙,然后去买了一堆补钙的东西;可是刚补没几天,又看到了说补钙没用,甚至有危害。

那心里都吓死了啊,虎毒不食子,我在亲手谋杀我的孩子啊……

以上,我总结了妈妈们育儿的四个字:战战兢兢

换一句流行语:内心在崩溃的边缘来回试探……

咱们今天就专门说说补钙那些事。
 


其实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补钙那么流行。

我查了相关的资料。1992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卫生》中提到了中国人钙摄取不足。

第五次中国第五次总膳食研究(2009~2015)表明,中国人均钙营养为492mg/d,仅为成人推荐日供给量的61.5%。

难不成就是因为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瞎猜。。。)



往往家长或者某些医生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钙,是因为以下症状:

睡不踏实,睡睡醒醒,磨牙,说梦话
指甲脆弱易折断
身高发育不理想
……

通常用的补钙方法有以下几种:钙剂(比如“碳酸钙”、“柠檬酸钙、还有添加了维生素A和D的液体钙等”)、维生素D、高钙食品。

我们来分别说一下上面这些方法。



首先是钙剂。


正常宝宝对钙的需求量有多大呢?
 
数据来源:《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那么,正常宝宝从母乳、奶粉和辅食中获得的钙又是多少呢?
 

也就是说,正常饮食情况下,0-3岁这个阶段,综合母乳、奶粉、辅食中摄入的钙已经足够宝宝每日所需。
 
国药监局也在2016年发的《补钙过量,反而影响儿童发育》的文章中指出补钙过量对宝宝健康也是有很大威胁。

我们守正学堂微信公众号,在去年6月30号发过一篇文章《9个月宝宝双肾结石:被“ 补钙”害惨的中国儿童》,大家可以点击查看。

除了导致尿路结石,过度补钙还可能会导致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还有可能会限制大脑发育。

近些年,国内外有很多的这方面的研究,比如《9个月宝宝双肾结石:被“ 补钙”害惨的中国儿童》文章中提到的: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六年来对营养素的研究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最终都证明,额外补钙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风险,比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会提高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几率。

相反,高钙食物却没有这种风险。


所以,钙剂这个方法不在建议名单之列。
 

其次是维生素D。


近些年来,很多人意识到补钙的问题,即补充的钙不吸收,反而成了危害身体的东西。所以也在考虑如何可以加强吸收的问题。

这样就有了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如果说钙是一个要过河的小人,那么维生素D可以看做是载人的小船,船载着人到达彼岸。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船是自动航行的吗?需不需要划桨?需不需要马达?汽油?柴油?

也就是如何解决船的动力问题。

如果说动力不解决,补充维生素D的目的也就没法实现。


同样的,前两年,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无论在是在更年期前的人群还是在老年人群,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额外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折。

所以,维生素D的补充,稍稍考虑即可。 


第三,高钙饮食。


高钙饮食跟营养素补充剂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完整的食物,而另一个是提取的成分。

比如石膏,是伤寒论中一味常用药材,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剂中都有用到,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


从成分上来看,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含水硫酸钙有以上的作用。

们往往觉得将成分提取出来,能够补充更多,身体能吸收的也更多。这是一个谬论,成分并不等于食物本身。

所以高钙饮食才是补钙的正确姿势。

具体哪些是高钙食品呢?

这个在网络上很容易查到。比如虾皮、奶制品、西兰花等。


提到高钙食品,不得不提的一个东西就是牛奶,关于牛奶的争议从来就没有断过。有的人说牛奶是阴寒之物,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我认为牛奶争议大可能是这方面原因。

确实有婴幼儿牛奶过敏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过敏,往往容易导致起红疹、呕吐、腹泻等问题。

从成分上讲,奶制品中的 αs-酪蛋白和 β-乳球蛋白是引起过敏的罪魁祸首。


按照中医的理论,蛋白质是高热量的食物,身体消化吸收这些食物就需要更大的能力。

如果能力不足,不能消化吸收,就会想办法排出来,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脾胃的运化之力。

临床也有很多牛奶过敏案例在经过相应治疗之后,过敏的问题逐渐得到了改善。

实际上,古代有很多典籍也有记载牛奶的功效:

1.牛乳,微寒。主补虚羸,止渴,下气。——南朝·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2、牛乳,微寒。补虚羸,止渴。——《千金翼方·人兽部》

3、牛乳,甘,微寒,无毒。润肠胃,解热毒,补虚劳。治反胃噎膈。补人各脏腑。——《本草易读·卷八·牛肉三百十》

4、牛乳,性平,生饮令人痢,熟饮令人口干,微似温也。——《唐本草(新修本草)·兽上》

5、孙思邈说:“止小儿吐乳,补劳。” “牛乳,老人煮食有益。”

6、《本草纲目》:“牛乳,老人煮粥甚宜。”


可见牛奶是微寒,性平之物,并没有阴寒那么严重。

所以牛奶也是可以喝的,不过尽量喝温热的,因为除了性质,温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尽量不要空腹喝。

如果有牛奶过敏的情况,那就尽量不要喝了。

而牛奶过敏大多发生在2岁之前,孩子越小脾胃的发育越不健全,这个时候消化吸收能力越差,所以2岁之前的宝宝尽量少添加牛奶

有人可能会说,你们是中医,补钙啥的是营养学,为什么要说营养学呢?

从小道经方到守正学堂这几年来,每当我们写一些现在社会上比较热的问题,时常会有人发出反对的声音:

为什么你们是中医,却在用一些西医的理论、方法?

因为中医最大的特色,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包容性。

中医作为一门学问,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纳、充实自己,并且能解释新的事物。

说完了营养学角度,我呢,作为一名中医,最终还是要说说中医那点事。

现在人,大部分的关注点,是在补什么上。

补了那么多,可是为什么孩子的体质还是这么差,免疫力还是这么差?

问题原因就是我们只考虑了补,却很少人关注你补的东西能否消化吸收。

如果不消化吸收,那补的意义就没有了。

就像上面提到的补钙导致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就是没有消化吸收,并且加重了胃肠系统的负担,所导致的情况。

所以我们还要花很的力气在如何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上,让我们给孩子补充的营养丰富的物质,能够被真正的用于身体。


说到消化吸收,就一定要说脾胃,脾胃负责干这个事儿。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要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

有很多方法可以做,比如日常养护远离寒凉,多喝大米汤

可以服用小建中颗粒、附子理中丸等;

另外还有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阙穴,推拿等方法,这些方法我们也在反复提。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脾胃的强健,是一个长期的或者说一直要关注的问题,无论是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好好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