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的方法

 厚朴百合中医 2020-06-17

   中医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瑰宝。也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抗病防病方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但学中医的人往往是望洋兴叹:中医典籍淼如烟海,不知道从何下手?虽说好些人学了些基础理论,但临床应用却了无疗效,弄的灰心丧气。而且门派林立,各有说法,甚至同样一个问题有完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真不知道听谁的好。不由慨叹:中医太难,易懂难精。真正深入研究,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读经典,勤临证,拜明师。是很多人达成的共识。

可有些老师侧重经验,告诉你:不管这个里面的道理如何,就按我说的这样做,就有效果。有些老师侧重说理,说理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看似无懈可击。有些老师用的是传统的理论体系,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有的老师用的是现代西医的思维模式,动辄会将中医理论用西医生理病理解释的头头是道。

其实,中医一直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并一直受到当时科技进步,和哲学体系的直接影响。

阴阳的概念,五行的理论,脏腑经络的概念,无一不受当时阴阳哲学概念的影响。古人用阴阳的概念属性概况总结人体不同生理病理特性的方法,是源于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观察。无疑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也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反复验证,行之有效的一套理论体系。

但有些理论不够具体形象,比较抽象模糊。这就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拜明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将一些不够清晰形象的内容,了解的比较直观和清晰。现在很多微信群中的中医讨论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无偏不成派,面对林林总总的各种学派,虽然各有说法,但需要甄别对待。既要有兼容并蓄的胸怀,也要有火眼金睛的眼力。不能盲从。看到别人用大剂量制附子,自己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模仿,弄出问题来,可是要自己负责任的。

很多药物的应用,必须有精准的临床辩证功力,才能轻松驾驭。所以,不断的体悟,增强自身的辩证功力,是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医是实践的科学,所以,从临床中学习,勤于临床观察,勤于总结。不要脱离临床说理。面对各种看似很合理的说理,应当验之临床,才能证明。只有有疗效的方法理论是值得学习的。很多人的感悟,虽然有很积极的方面,但需要不断的验证。

很多人说是很有效的方案,但他本人对方案的认知是否合理,也不一定就是真理。只能说大家都在尽力的探索。面对说理,我们需要临床验证不断甄别。面对经验,只有经得起反复考验的经验是珍贵的。

现代医学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认识中医,有助于弥补当时中医解刨学,生理病理学方面的不足。对于提高中医认知大有裨益。比如,此前中医治疗肿瘤以杀灭肿瘤为方向,蝎子蜈蚣等有毒的药物一起上,似乎这样能毒死肿瘤。但最新的西医理论认为,是肿瘤细胞的过快死亡,才引发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生存才过度的增生,以确保繁衍后代。如果有这样的认知,对于原有杀灭治疗肿瘤的思路,是不是一种很重要的颠覆呢?

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能够经历反复验证的理论方法,才是好方法。面对各种经验、理论、学派,不盲从,独立思考,不断甄别。择其优者而从之。与时俱进,学习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认知、丰富,提高中医内容。但不用西医思维取代中医思维。

随笔一写,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