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医生写的字普通人看不懂, 医生之间却互相能看明白写的不同病历?

 知筑 2020-06-17

医生一天得写多少字你造吗?我听朋友说,住院部的收病人要写住院大病历,病历首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体格检查摘要初步诊断就满满当当2页纸了,还开不开医嘱了,首次病程记录不能超过8小时,要是动了刀,下了刀还得补手术记录,不能超过24小时,一天收10个住院,那是多少文字量?

医生的字体为什么难以辨认。大部分人是被逼出来的,是高节奏、繁重的工作逼出来的。小部分人是天生字写的难看。首先说明一下,医生在手写处方及病历时字迹潦草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只是用来被吐槽的对象,还是医疗差错甚至是医疗事故存在的温床。说实话,医疗的文书的真正阅读者多数并不是患者本人,而是需要通过医疗文书来了解就诊信息及处置情况的其它医疗人员,或者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的介入的司法人员,这句话大家仔细琢磨下应该能明白。好好写字,对患者好,对医生也好,但实际情况经常是...

所以临床医生只要大概写出个轮廓来我们就知道大概写什么了,如果一个四个字的药名我们只要看出其中一个字即使其他三个字都没看懂也会大概猜到是什么药,再结合一下其他症状体征就一般可以确定了。

医生字体了草,说是因为工作量大而故意为之。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怕患者拿着药方去别的药房取药,因为别的药房药物价格便宜且不要处方费。有的医生不直接写药物名称,而写厂家给的别名,比如:盐酸二钾双胍缓释片,有的叫做倍顺,有的叫做麦特美,同一种药,每个厂家的叫法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自己取名,特别是中药。好象密码一样,本单位认识,其他概不认识,主要是技术保密。

我呢学医八年,在临床也干过几年,每每回想在医院的日子,还觉得是一种不错的经历,只是现在医疗环境不是多好,编制也不在医院,所以有了孩子以后就不去医院了,今天看到这个问题还忍不住有话说,

医院经常会有会诊,有时候会诊医生走了,就开始几个人抱着病例研究到底写的啥,对于一般主诉查体不用看,差不多,医嘱一条条写,一般都有套路,看用药就行,药名能勉强辨认出一个字就可以在医嘱系统查到,实在不行打电话问,你下那药到底是啥^_^

有句话是隔行如隔山,所以觉得很神秘,其实真没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