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论文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亮叔经济学 2020-06-17

林同学读到研三,每天生活中的重点就是写论文和改论文。她读的是语言学,写的是一篇关于“啊”字的用法的论文。这篇论文在我的印象中已经写了很久很久,因为几乎每次打电话她都会说起。林同学为之焦灼,为之崩溃,有一次甚至写哭了。

写论文是一件痛苦的事吗?

我开始关心起这个问题来。看书的时候遇到关于论文的故事就会分享给林同学。

研究“快乐”的权威——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在读大学的时候,很好奇人“该如何获取快乐?”他决定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大学的研究课题,但是教授不同意,并告诉埃德“研究快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永远也无法衡量快乐。”准备研究快乐的埃德得到的却是沮丧。(-1)

埃德沮丧是因为不能追随自己的第一兴趣去研究。被迫做自己不那么感兴趣的事情,人就容易陷入沮丧和痛苦,尤其是这件事要消耗漫长时间的时候。

也有人比较幸运,比如经济学家张五常。他的博士论文是《佃农理论》,初稿中的六个结论被一帮教授认为全错。他心情很沉重,问老师赫舒拉发是否应该将题目放弃,老师的回答却是:“为什么要放弃呀?我没有见过那样精彩的论文!”

张五常的论文《佃农理论》后来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师的鼓励是多么重要?也不是,张五常的老师阿尔钦要求也挺严格的,他和研讨班的同学讨论了好几次,没有找到张五常观点的错误,才同意他写这个题目。(-2)

另一位经济学家罗斯巴德就比较悲催。“罗斯巴德的毕业毕业论文写1819年的经济衰退,属于经济史的范畴,但这篇论文被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的重量级人物阿瑟·伯思斯强烈反对,致使罗斯巴德无法毕业,直至伯思斯去华盛顿当官后罗斯巴德才正式博士毕业。”(-3)

关于写论文,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以前有个朋友得罪了老师,论文答辩时就被找茬了,他最终没有能够拿到毕业证。我当时正好读到毕业生以跳楼要挟学校,顺利拿到毕业证的新闻,问他有没有看到这类新闻,他说这种行为,令人不齿和不屑。

单从兴趣出发的论文写作本身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如果牵扯太多,涉及毕业啊,外在的标准和评价啊,也就难免要给许多人造成痛苦了。所以对太多人来说,写论文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变成了一个被不断吐槽的槽点。——就像小学生写作业一样。这无疑挺悲哀的。

关于写论文,你有过怎样的经历?欢迎留言分享。

注:

1-埃德·迪纳、罗伯特·迪纳《改变人生的快乐实验》.

2-《张五常谈老师阿尔钦》.

3-香港的谭叔:《纪念罗斯巴德:自由至上主义的教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