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zcygx 2020-06-17

本文字数4977,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选择的悖论》。

作者巴里·施瓦茨,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沃斯莫尔学院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曾经四次登上TED的演讲台,有将近1000万人再网上观看了他的演讲视频。施瓦茨教授是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之后,又一位将心理学与经济学、决策学结合的心理学家。

本书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是一本涉及心理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跨学科著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称赞这本书,用引人入胜的笔触介绍了选择和幸福感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01、选择过多,满足感反而下降

作者认为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在做出选择时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你的行为不完全由你决定,而是受到了很多看不见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心理因素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1、峰终定律

有一个实验,实验者给被试的人听两段大声且让人难受的噪声。第一段噪声持续8秒,第二段持续16秒。第二段噪声前8秒的内容跟第一段一模一样,后面的8秒虽然也很刺耳,但是稍微温和一点儿。然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从这两段噪声中选择其中一段重听。那么,你觉得他应该选择哪一段呢?

一般人肯定会选择第一段,因为第二段噪声它让人痛苦的时间是第一段的两倍。然而,大部分人选择重听第二段噪声。为什么呢?这就是峰终定律产生的影响。因为尽管两段声音都让人难受,但是第二段的结尾没那么刺耳,所以人们在记忆中觉得它没那么糟糕。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2、锚定效应

一家出售高档厨具和美食的商店有一款价值279美元的自动烘面包机。一段时间后,商店又摆出另一款更大容量的豪华型烘面包机,售价429美元。结果这款高价面包机没卖出几台,但是那款相对便宜的面包机销量却翻了一番!为什么?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就是锚定效应。

有了这款高价面包机做锚,279美元的面包机就显得很实惠。为什么总是有商品在促销呢?其实就是商家在玩锚定的小把戏,让消费者有一种捡到便宜的感觉。和促销商品相比,原价货品就是一个锚。

3、框架效应

假设你是一名医生,在亚洲的一个小乡村工作,村子里有600人都感染上了一种致命疾病。目前有两种可行的疗法,如果选疗法A,那么你只能救活200人,如果选择疗法B,那么有三分之一的机会你能够救活所有人,但另外三分之二的机会是一个人也救不了。你会选择哪种疗法呢,A还是B?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疗法A。他们更愿意救活确定数量的一群人,而不会冒所有人都死去的风险。

现在稍微改变一下,依然是村子中600人感染了致命疾病,你还是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方案会造成400人死亡,第二个方案是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所有人都活下来,但还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是每个人都要死。你会怎么选?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个方案。

医生在面对以上两种选择时,需要冒的风险是一样大的。第一种情形中是救活200人。大多数人都选择这个,宁愿救活确定数量的一群人,也不愿意冒着每个人都死去的风险。可是第二种情形中,大多数人却宁愿冒着没人生存的巨大风险,也不愿意选择让400人死去。

这就是“框架效应”,也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当说法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人们会格外敏感,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损失厌恶”的心理。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4、心理账户

假设你要去听音乐会,并且已经买了价值20美元的门票。到达音乐厅时你发现票丢了,而你也无法证明自己买过票,这时你愿意再花20美元买一张吗?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不会愿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觉得享受休闲的20美元已经消费了,如果在花20美元,就意味着消费了两次,可能就超支了,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不去。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因素,我就不都一一说明了。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选择场景其实是被精心设计和布置过的,我们的选择行为会受到很多看不见的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做出明智的选择格外的困难。在选择增多的时候,人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选择前的准备工作。

比如,买一件衣服,我们会在淘宝搜索,琳琅满目的款式以及介绍会让我们无从下手,当好不容易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大数据会再次给出相关的推荐,于是又陷入到了选择的困难中。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02、为什么后悔做出选择

当选择过多时,人们经常会为自己做出的选择后悔。我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也因为我们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1、机会成本

比如说,你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工作A,起薪很不错,但晋升机会一般,不过有相当好的社保福利,还有一个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B,起薪一般,社保福利一般,却有非常好的晋升机会,并且工作环境非常正式且等级森严,如果公司发展得好,也会有更好的回报。

这样的选择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犹豫。不论最终选择什么,你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放弃了一些东西,内心感到不舍甚至是痛苦,而自己选择的那个机会看上去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这就是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做出一个选择,而丧失的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强迫人们在选择时权衡得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优柔寡断,甚至会不高兴。而且如果选项增加,被拒选项的优点就会强化,导致最终选定的选项带来的满意度降低。

2、适应性

比如,刚开始有有线电视的时候,我为能够接收到电视信号感到欣喜若狂,各种电视频道的选择让我兴奋不已。然而现在,每当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我就怨声载道,抱怨好看的节目太少。当我已经习惯,或者说“适应了”各种资源带来的愉悦,它们就再也不能带来快乐了。

这就是知觉适应和享乐适应。知觉适应指的是当人们持续体验某种感官刺激后,对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减弱。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有有线电视的时候很高兴,而现在却觉得好节目太少。享乐适应指的是人们会逐渐习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恢复到平常的快乐水平。

人也会有满足适应,对于千辛万苦做出的选择,很快产生适应。不管在做选择时觉得这个选项有多么好,时间长了,也会认为不过如此。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人们会越发觉得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选择,是不值当的,从而产生后悔。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03、如何做出明智选择

我们已经知道了,由于选择过多,人们往往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11种方法,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有过量的选择,才产生了更好的客观结果和更糟糕的主观感受。要应对过量选择带来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究竟哪些选择对生活来说是最重要的,然后把时间精力都集中到重要决策上,其他的则可以放到一边。通过限制选择的数量,我们就可以少做一点选择,多一点舒心。

比如,先回顾最近所做的选择,无论大小。买衣服、买厨具、决定旅游目的地、分配退休金、选择医疗方案、换工作或是换男女朋友等等。逐项列出做以上选择时采用的步骤、花费的时间、所做的研究以及做选择时的焦虑程度; 回忆自己做选择时的感受;问问自己,花这些工夫去做选择,到底得到了什么。

这个方法就是帮你用理性的过程区分选择的重要程度,减少不知不觉地被操控。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2、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选择者知道何谓重要的决定,知道何种情况下该选择,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寻找新的选项,也知道该如何选择。而捡拾者在海量选择的冲击下,只能被动地从已有的选项中选择。我们要努力做一个选择者,去作出主动的选择。

比如,你要少花时间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思考一些真正重要的问题,比如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如果现有选项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可以去思考怎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选项。

3、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要成为一个满足者,需要你谨慎地反思自己的目标和雄心,使你做选择时能够设定“够好”的标准。要知道什么是“够好”,需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乎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你只能接受最好的,那么你就是最大化者。最大化者会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选择,同时,他们也更容易感到后悔。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个满足者,知足常乐。

比如,你可以回忆生命中那些曾经因“够好”而满足的时刻; 仔细想想那些时候你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其他选择上。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4、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我们对机会成本考虑得越多,就会越不满意最终的选择,所以反倒是不要多想那些已经被否决的选项为好。全盘考虑所有选项没错,但机会成本也会给我们带来干扰。为了对抗这种干扰,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减少看那么多的选项。

比如,买东西。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的那款;不要轻易被所谓的“新款或改进版”所迷惑;只聚焦在自己的需求上即可, 不用担心选了这个,就没有办法拥有其他新东西。

5、做不可逆选择

很多的商家都提供免费退换货服务,鼓励顾客先把东西买回家,不满意还可以反悔。然而施瓦茨教授建议我们尽量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因为当一个选择是不可逆时,我们就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提升满足感,以维护自己的决策正确性。而当选择是可逆的,这种心理机制就不存在了,人们对所做选择的满足感会降低。

6、培养感恩之心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很容易受到比较的影响,比较的对象甚至可以是虚构的。如果我们总是跟更好的对比,就会对选择感到不满意,而当我们去跟更差的选项比较时,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相当不错。有意识地使用感恩之心,能帮助我们看到积极之处,让自己心情更好,积极情绪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比如,每天临睡前,在本子上记下这一天里发生的值得感恩的5件事。有时可能是大事,例如升职,或者第一次约会,但大多数时候会是小事,比如看到明媚的阳光穿透寝室窗户洒落房间、听朋友说了一句舒心的话。

持之以恒,我们会意识到哪怕看上去再普通的日子也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从而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满意,不必要再挖空心思寻找更好的选择来改善生活。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7、告诉自己不后悔

无论是感到自己可能后悔还是真的追悔莫及,后悔带来的刺骨之痛都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有时候甚至会让我们不愿意做选择。虽然后悔在很多时候都有其合理性和启发性,但当它强烈地影响了我们的选择时,就该想方设法减少它。

比如,为了减少后悔,我们可以采用“足够好”的标准,不要执着于找到最好的选择。在做决定前,减少选项的数量。多想想所作决定的优点,不要纠结于不好的方面。

8、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满足适应,让我们感觉到一段时间后,被选择的选项没有那么好了,再回想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加感觉不值。虽然我们不能减少满足适应带来的满意度下降,但可以为此做出更加充分的心理准备。

比如,提醒自己关注现有的事物有多么美好,而不是关注他们没有以前感觉的那样好了。也可以少花些时间去寻找最好的选项,减少了选择的时间成本,也会减少懊悔和失望之情。

9、控制过高的期望

我们对体验的评价大多受到期望的影响,若想增加选择的满足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们期望太高。然而说比做容易得多,尤其是在这个鼓励高期望的世界,到处都是选择,以至于让人以为总能找到完美选项。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10、避免社会比较

我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的体验。虽然社会比较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也常常减少我们的满足感。所以少一点比较,我们的满足就会多一点。

比如,在过去,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跟自己的同学比较;而现在跟全校、全区、全市乃至全国比。即便你在全校第一,但是跟全国比的时候,可能就是几百名。这个时候喜悦感就会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更少地关注他人,更多地关注让自己感到快乐以及让自己生活有意义的事物。

11、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

要减少选择带来的负担,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决定,什么时候不需要做决定,这就是“次级决定”。

比如,社会为选择提供规则、标准和规范,而个人经验则形成习惯。遵循规则比如系安全带,一晚上喝酒不超过两杯使我们得以避免一次又一次地作出费劲的决定,帮我们省时省力,把时间花在那些尚无规矩可循的选择上。

选择的悖论:11个方法帮你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