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小麦和浮小麦。今天介绍的植物也叫“麦”,--雀麦。在万荣县分布很广,都是野生的,估计全国很少有人种植。雀麦芒很长,种子非常瘦小。雀麦不是燕麦。 雀麦药用最早见于《新修本草》(唐本草),使用全草,主要用于“主女人产不出”。目前药用主要是全草和雀麦的种子也就是雀麦米。 雀麦也有很多别名:蘥(《尔雅》),爵麦(《说文》),蒸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一、《中华本草》:雀麦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止汗;催产。主汗出不止;难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二、《中华本草》雀麦米: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主益肝和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本经逢原》认为有益肝和脾作用。《本草纲目》:记载为“甘,平,无毒;充饥滑肠”。 雀麦无论是全草还是雀麦米都使用很少,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声明:中医药的单验方虽然有很好的临床的疗效,但是也需要“辨证施治”,需要“望闻问切”(需要见面)。如需要使用中药,请咨询中医医师,谨遵医嘱。本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 |
|
来自: liying0785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