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好这份中医药祛湿攻略,总会用得上!】

 咕噜胖 2020-06-17

1.中药泡脚:泡脚有助于加速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也可以把湿气排出体外。能达到调和经络气血,通达平衡阴阳,促进睡眠的保健效果。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艾叶、花椒、红花、生姜等药材同煮,既可祛寒湿,又可达到升阳的疗效。湿热重的人可以用黄柏、土茯苓、苦参、牛膝等药材同煮泡脚,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通常泡脚的水温控制在40-45℃较好,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最好控制在37℃左右;泡脚时间不宜过久,最好在20-25分钟为宜。如足部有溃破或有急性感染者则禁止泡脚。

2. 穴位艾灸:艾灸有祛湿、温阳的作用,如丰隆穴可有效健脾利湿,足三里和中脘穴可以强健脾胃功能,用艾条在高于穴位皮肤2~3厘米处灸10-15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另艾灸的烟味对潮湿的室内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3. 对于脾虚湿困,主要以健脾化湿为治法,常用的中药有:

① 健脾又益气:白术、黄芪、人参;

② 健脾又燥湿:苍术、厚朴、草果、陈皮;

③ 健脾又化湿:藿香、佩兰、砂仁;

④ 健脾又利水: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等。

推荐食疗方:

(1)扁豆薏苡仁粥:炒白扁豆、炒薏苡仁、粳米,煮粥服用。

(2)益气健脾祛湿汤:黄芪、党参、炒薏苡仁、炒白扁豆、茯苓、芡实各、陈皮、猪瘦肉,煲汤服用。

4. 对于湿热蕴脾,主要以清热利湿为治法,常用的中药有茵陈、栀子、白茅根、黄柏、黄连、连翘、金银花、生薏苡仁、土茯苓等。对应的经典药方有黄连温胆汤,由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燥湿、和胃利胆、理气化痰的功效。

推荐食疗方:

(1)绵茵陈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赤小豆、炒白扁豆、蜜枣、小鲫鱼一条、生姜,煲汤服用.

(2)五花茶:木棉花、金银花、杭白菊、槐花、鸡蛋花,冰糖适量,煮水隔渣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