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学校有哪些生命气象?好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

 沐沐阅览室 2020-06-18

有人说,“好学校,学生不是惴惴不安而来,满腹惆怅而去,而是每天带着向往和期待走进校园,怀着微笑和愉快离开学校;好学校,教师不再一味跟风,徘徊于事物表象,而是追根溯源,思考着把教育作为品质追求。” 

在我看来,好学校应该是书香弥漫的地方,是历史、文化和梦想汇聚的生命场,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求道者的圣殿,是追梦者的垫脚石,是磨难者的港湾……好学校就是高大而宽广的肩膀,让人可以企望一个叫作“未来”的远方。在这里,师生可以获得优质学习和健康成长。好学校,有如下的生命气象……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

好学校的生命气象

原创|李文送  

编辑插图|守望新教育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好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好学校有哪些生命气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追问,都非常必要和重要。

有人说,“好学校,学生不是惴惴不安而来,满腹惆怅而去,而是每天带着向往和期待走进校园,怀着微笑和愉快离开学校;好学校,教师不再一味跟风,徘徊于事物表象,而是追根溯源,思考着把教育作为品质追求。”

在我看来,好学校应该是书香弥漫的地方,是历史、文化和梦想汇聚的生命场,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求道者的圣殿,是追梦者的垫脚石,是磨难者的港湾……好学校就是高大而宽广的肩膀,让人可以企望一个叫作“未来”的远方。在这里,师生可以获得优质学习和健康成长。好学校,有如下的生命气象。

一、生命得到尊重

生命得到尊重是好学校最基本的生命气象。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普通学生,不论是先进教师还是一般教师,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后勤人员,甚至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是好学校最基本的生命气象。尊重,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师生活得有尊严的基本保障。可以说,哪里有尊重,那里就有好教育;哪里没有尊重,那里就有坏教训。(《生命的三个重要特点》)


在好学校里,尊重应无处不在:不仅“高个子”得到赞美,而且“矮个子”也得到赞赏;不仅“白天鹅”的“美”得到认可,而且“丑小鸭”之“丑”也得到认同。在好学校里,尊重应无时不有:做对时,有肯定,有赞许;犯错时,有纠正,有包容;成功时,有嘉奖,有表扬;失败时,有安慰,有鼓励。对待学生的学习,好学校的教师能遵循学习的本然规律,做到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个性,既扬“尺之所长”,又融“寸之所短”;既鼓励“出类拔萃”和“精益求精”,又包容“马马虎虎”和“似懂非懂”。

二、课程丰富多元

课程丰富多元是好学校最亮丽的生命气象。课程就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食粮”,若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那么课程就必须足够丰富,足够多元。只有这样,学校才可以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所需要的课程。

好学校的课程不是设定好的“套餐”,也不是为了赶时间和贪方便的“快餐”,而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自助餐”。显然,学生人数越多的学校,需要提供饭菜的样式、品种、味道等就要越多。这就需要学校把课程打开,让更多的资源进来。比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等等,都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养分”,成为他们学习的“教材”。即好学校应以开明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姿态,整合各种资源,融合各方力量,打造独具特色的“菜谱”,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菜系”,以契合和满足他们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需求。(《课程的丰富决定着生命的丰富,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


三、师生教学相长

师生教学相长是好学校最动人的生命气象。好学校不仅能成长学生,而且也能成就教师。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学校最直接、最有影响的代言人。好学校之好,关键在于拥有好教师和培育出好学生。当然,好教师、好学生都是成长起来的,所以好学校是师生在教学中相互学习、相互辉映、相互成就的“乐园”。好学校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殿堂”,也是名师、名校长和教育家成长的“摇篮”。


在好学校里,师生不仅能学习知识,而且能更新知识;不仅能传承文化,而且能创造文化;不仅能学会竞争,而且懂得合作;不仅能学会与人相处,而且懂得如何独处;不仅能学会选择与追求,而且懂得放弃与妥协;不仅懂得热爱生命,而且学会关爱自己。故,好学校的师生,教学相长。最好的相长,在我看来,不是“教师成长为教师,学生成长为学生”,而是“教师变成学生,学生变成教师”,即教师培养出超越自己、让自己都佩服的学生。(《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

四、生活幸福有味


生活幸福有味是好学校最暖心的生命气象。向往幸福的生活,是教育追求的旨趣,是人生奋发的动力。好学校的生活,幸福且有味。这是好学校最暖心的生命气象。试问,有滋有味的生活,谁不向往?好教育无非就是让学生今后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如果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过这样的生活,那么他们怎么不喜欢学校?而且,他们也可以从中找到当下甚至将来生活中属于自己的味道。所以,好学校的校园生活是有味的,尤其是高雅的学习生活和高品质的交流活动所塑造的“品味”。


也许,对个人而言,幸福是一种能力,但是,对学校来说,幸福是一种魅力。这种魅力,不管是上课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能引起师生的眷恋,他们甚至有的还自觉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和探索,而且在他们脸上还常常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也就是说,好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总是能让师生感到幸福且乐在其中。即使学生毕业了,好学校都能如温暖的家或温情的故乡,每一年都能吸引一批批校友回来叙旧谈心。(《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五、校园彰显文化

校园彰显文化是好学校最诗意的生命气象。文化是教育的根,是学校的魂。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校就是要营造“文化场”来以文化人的地方。当你走进一所好学校,最震撼你的,最让你敬佩的,最使你难以忘却的,往往是其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当你漫步其中,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好学校的校园处处彰显文化,这就是好学校最诗意的生命气象。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对人的行为、情感、生活和价值观等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之于学校,就如“一方水土”,其育人功能就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样,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效。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用心比较不同的好学校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气质和精神面貌都不一样,甚至看到某学生你就知道是哪所学校的。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力量。 (《新教育|文化,如何为校园立魂?》)

(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