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专业群结构(30%) | 目标定位 | 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链 |
有效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有效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 |
结构组成 | 专业群由三到五个专业组成,专业群组建科学、内部结构平稳,能够顺应专业岗位的迁移 |
核心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产业衔接密切,在专业群当中起到着核心引导的作用 |
专业群内的其他专业与核心专业在优势上能够互补,带动专业间之间的资源共享,集合有效合力,提升专业群的创建水准 |
建设机制 | 创建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群,设定专业群第一负责人以及各个专业负责人,比较明各自的职责,顺利运行 |
具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督查考核机制 |
共享平台建设(30%) | 人才培养方案 | 校企共同制订科学、规范的群内各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产业岗位细化新特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 |
创新以工学结合目标为切入点的专业人才培育方法,有效带动校企合作招生和培养的现代化专业技术型人才培育模式的建立 |
课程建设模块 | 围着职位群工作区域,创建“群平台专业课程”,建立各个专业之间联系、互助、共享的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育体系 |
关注学校特色教材的研发,建立专业群中各个专业之间可共享的专业教材体系 |
教学团队建设 | 围绕专业群建设单独制定群专任教师数量 |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数量 |
围绕专业群建设单独制定群专任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 |
高级职称教师数量 |
教师参加培训和实践锻炼情况 |
核心专业负责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业绩 |
专业群内一般教师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业绩 |
共享实训基 | 本专业群校内共享实训基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本专业群校外共享实训基地数量 |
本专业群校内共享实训室数量 |
本专业群校内共享实训基地占地面积 |
本专业群共享相关实训基地实训工位数 |
建设成效(40%) | 毕业生状况 | 本年度毕业生人数、核心专业在校生人数 |
毕业生直接就业率 |
留在当地就业生人数比例 |
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实习、就业人次 |
“1+X”双证书获得率 |
课程教学资源 | 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数量 |
省级在线开放放课程数量 |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数量 |
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数量 |
技能大赛 | 承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次数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数量 |
承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次数 |
师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过奖人次 |
师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过奖人次 |
协同创新与社会服务 |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
省部级以上协同创新平台 |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 |
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人次 |
技术交易到款金额 |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金额 |
成果转化 |
其他建设成果 | 省级以上其他标志性建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