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继承了谁的“祖宗家法”

 北京老伍 2021-01-05
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世称赵吴兴,累官一品,名满四海,卒追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有一段著名论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数百年以来,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用笔千古不易”中“不易”究竟是什么?这可能包涵有多层意思,但有一点,可能是被大家所忽视的。


“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论源自哪里?

任何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有其先声或先导。在学习研究赵孟頫书学理论的过程中,笔者对宋高宗赵构(一一〇七 一一八七)的《翰墨志》格外关注。

首先,宋高宗的书法先学黄庭坚,后学米芾,然后复归二王正宗,最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方爱龙先生认为:“高宗堪称传统技法全面的代表人物,并有着开启南宋书坛之功,在书法创作理论两方面对南宋一代以及后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 响。”他的书学理论和创作紧密结合,而《翰墨志》是其书学理论的集中阐释。

其次,宋高宗《翰墨志》收入《宋史·艺文志》,和其他托名、玄虚的书学理论比较,更为真实可靠,是我们研究南宋书坛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再次,作为皇室后裔,赵孟頫的书法启蒙是通过学习宋高宗的书迹完成的

宋高宗赵构

“就宋高宗书法在南宋的影响而言,其风格基本笼罩了整个南宋皇室书法的审美取向。孝宗之后,帝王乃至皇室成员基本上遵循高宗的书法,亦步亦趋,形成了南宋皇室成员必须遵守的祖宗范式。”

宋高宗赵构《赐岳飞书》

我们将赵孟頫二十八岁书迹《秋兴八首》(现藏上海博物馆)和宋高宗手札《付岳飞》(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细细比较,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宋高宗在《翰墨志》中指出:“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往往篆、隶各成一家,真、行、草自成一家。以笔意本不同,每拘于点画,无放意自得之迹,故别为户牖。若通其变,则五者皆在笔端,了无阂塞,惟在得其道而已。非风神颖悟,力 学不倦,至有笔冢、研山者,似未易语此。”(编者按:此论,或可参阅前文《傅山“神技”:篆隶真行草,融合一书》

在这段材料里,宋高宗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南宋 赵构 佛顶光明塔碑(拓本) 日本宫内厅藏

在深刻批评了南宋书坛“以笔意本不同,每拘于点画,无放意自得之迹”的弊病后,宋高宗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若通其变,则五者皆在笔端,了无阂塞”。

如何“通其变”,如何“了无阂塞”打通真行草隶篆五体?宋高宗结合自己书法创作的切身体会进一步指出:

士于书法必先学其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至侧字亦可正读,不渝本体,盖隶之余风。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

在这段材料里,宋高宗着重强调了正书的重要性,点出了楷书与行书、草书三体之间的关系,“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这是他书学理论的核心,也是他“颛意羲、献父子,手追心摹,曾不数年,直与之齐驱并辔”的独门秘诀。

南宋 赵构 徽宗文集序 日本文化厅藏

无论在书法理论,还是学书路径和书法创作上,宋高宗都对赵孟頫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两段材料里提到的“通变”“焕手妙体,了无阙轶”等观点,笔者认为就是赵孟頫“书法复古”“用笔千古不易”书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也是赵孟頫一直秉承的祖宗家法。

更重要的是,宋高宗和赵孟頫虽然相距一百五十年,恰恰这是被“尚意”书风笼罩书坛的一百五十年,这也是宋高宗和赵孟頫书学理论提出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和时代背景。

赵构跋《孝女曹娥碑》卷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元末明初的大文学家宋濂曾在跋赵孟頫《浮山远公传》中表示:赵氏早年学“妙悟八法”的宋高宗赵构书法,中年始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显然,倡导“五体通变”谨守“笔法核心”的宋高宗,是赵孟頫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的师法之所在,这其实也是赵宋家族“守家法”的祖训传统。虽然江山不在了,唯有笔法可以继承——这也是后来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一层深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