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出国留学,在国内就应该过语言关 | 爸妈内参

 富书 2020-06-19


作者:敏儿故事,来源:这才是留学(ID:zhecaishiliuxue),经授权发布

爸妈内参的新栏目「兰妈问答」颇受好评,宝爸宝妈依旧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写下你们的困惑和不解,会由兰妈给大家答疑解惑。北北会为你们整理出来,你们的问题会出现在第二条哦!

我的朋友黄小敏的女儿菁菁,今年被八所美国名校录取,其中一所学校还提供了每年三万美金的奖学金。


一家人经过商量,当然以女儿的意见为主,最后决定去那所提供奖学金的学校。当然不完全冲着奖学金去,菁菁所学的专业是那所学校的强项,在国际上的排名非常靠前。


黄小敏决定八月中旬送女儿去美国上学,准备工作从五月初就开始了。


其实主要是女儿在准备。


女儿决定去那所学校后就加了那所学校的一个群,里面主要是那所学校的学长学姐,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咨询,在群里问一下,就能得到帮助。


菁菁高一暑假才决定参加托福考试和美国的SAT等标化考试,为去美国留学做准备,从高一暑假到高三上半年拿到八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虽只是一年多的时间,黄小敏觉得,女儿的进步,尤其是独立能力,那真不是一点点。


菁菁通过Google订票,起初有人推荐了卡塔尔航空公司,但要在中东的一个飞机场中转,菁菁在群里问了一下,有学长说:“别订那一趟吧,带着家人,别去那些地方奔波了。订美联航的,直达或在美国国内转机的,安全点。”


菁菁转述学长的话时,觉得学长的话很有道理,而黄小敏却忍不住笑了,“带着家人”,好像个大人的口气。


黄小敏又转述给老公听,她老公说:“你觉得好笑啊?你出去就知道了,可不就是她带着你。”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晚上,在机场,左等右等,不见自家的行李,后来终于看见了,可是,四个箱子只找到了三个。跑遍了机场(所幸美国的机场不像国内机场那么巨大)托管行李的地方都不见。


怎么回事呢?黄小敏一筹莫展。


菁菁说,我去那边的办公室问问,拿着机票和行李托运单去办公室。


一会儿回来说,那只箱子在另一架飞机上,让等几个小时后或明天来取,或者留个地址明天机场工作人员送去。


黄小敏不可置信地看着女儿,她知道她的英语好,但不知道好成这样。


后面几天,黄晓敏才真正见识到了女儿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一次在的士上,遇到了一位健谈的司机,噼里啪啦,一点不理会黄小敏母女是外国人,丝毫没放慢语速。

黄小敏,多年的中国中学英语教师,明显感觉自己的英语听力不够用,可女儿菁菁却与那位司机谈笑风生,那位司机大佬呢?有人陪他聊天,开心不已,语速越来越快,基本是在抢话说,完全当菁菁是native speaker。


后来菁菁告诉黄小敏,那位司机跟她说,这是一座国际化大城市,在这里,什么样肤色的人都有,相对美国别的城市,这座城市应该更平等一些。甚至,司机大佬还同她聊到了世界各国的腐败问题。看来,心怀天下的司机大佬并不是中国才有啊。


开学准备工作很繁忙,要去银行办理银行卡、要去学校办理各种手续、还要打预防针,而这一切,菁菁都是独立操作,不用求助任何人。


黄小敏不远不近的跟在女儿身后,觉得女儿的背影是多么的帅气,因为沟通交流无障碍,所以充满自信。


新生报名注册那几天,菁菁主要时间用于帮助其他来自中国的新生,许多新生亲热地叫她:“学姐”。可是,她哪是学姐啊?她也是新人一枚呢!


一些中国孩子的爸爸妈妈也以为她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知道实情后,纷纷赞扬,为她的热心助人的品质,也为她优异的英语口语与听力能力。甚至有家长断言这孩子将来前途无量。


黄小敏耳闻目睹这一切,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她觉得菁菁还年少,一切下结论的话还为时尚早。但她也深切地感受到,出国留学,孩子一定要尽量在国内过语言关,这样,孩子走出国门,到了陌生的国度,才能迅速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被誉为“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帮助过无数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徐小平,也曾在许多公开讲座中呼吁:“出国留学的孩子,一定要尽量在国内完成语言准备。许多所谓的留学垃圾,都是出国读语言,读了好多年读不出来,无法完成学业造成的。

那种认为“出国更便于学语言”的家长,往往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如何在国内过语言关?

我们看了许多了专家的著作,听了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的讲座,今天,我们来看看黄小敏作为一个家长所说的、接地气的方法。

希望能帮助你和你的孩子。


   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

菁菁五岁多的时候,黄小敏让她开始接触英语。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放英语儿歌、韵律诗给孩子听,并教她唱和背诵这些简单好听、朗朗上口的英语儿歌和韵律诗。


背诵韵律诗的时候,不解释意思,也不用要求孩子知道意思。英语韵律诗与中国的古诗词一样,有一定的韵律,非常利于孩子背诵。


有很多家长纠结这一点,总觉得孩子不知道中文意思,背下来有什么用?那么请问,你的孩子两三岁、三四岁时,你就教他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你一句一句解释过意思吗,面对一个两三岁的、牙牙学语的孩子?


没有。


为什么要教他背诵呢?是为了让他知道这些诗歌的意思吗?


当然不是,只是为了让他学说话,口齿伶俐而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苛求孩子必须懂得英语韵律诗的中文意思呢?我们让孩子读、背诵韵律诗,也只是为了增强他的英语兴趣,以及让他变得口齿伶俐而已啊。在早期,中文意思真的不重要。


哦,你说孩子五岁多了,应该知道中文意思了?


你确定你的五岁的孩子,那个从没学过英语、也从没走出过国门的孩子,尽管他五岁了,在学习英语这件事情上,他不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


所以,你如何给你的牙牙学语的婴儿启蒙学习中文,你就可以如何给你的四五岁的孩子启蒙学习英语。


当然,如果你觉得四五岁才启蒙学习英语太晚了,你也可以更早一点。


广泛地设置英语语言环境

黄小敏说她女儿开始接触英语时,还没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那时,她主要用复读机。她用复读机,还主要不是为了让孩子跟读,而仅仅是利用复读机的复读功能。


她几乎在每个房间都放了一个复读机,女儿去哪间房玩耍,她就将哪间房的复读机打开,不用强调孩子认真听,就当个背景音乐播放。


孩子入睡时,她也放。生生将她女儿训练成不听英语磁带就睡不着觉,常常主动要求:“妈妈,你放那个英语磁带呀,我要睡觉了。”


不要以为这种方法没有用你想一想,有多少流行歌曲是老师或歌唱家专门一字一句教会你的?对啦,没人教,是你自己听会的。


黄小敏给她女儿主要播放的是《新概念英语》的磁 带,基本规律是:一周有五天重复播放同一课的内容,剩下的两天,不重复这一课的内容,而是随意往后播放。


为什么这样做呢?重复播放的那一课,基本是那一周要让孩子背诵下来的。


是的,流行歌曲,听得多、基本会唱了,但要把一首歌唱得好听、唱得专业,能够在唱K的时候在朋友们面前显摆,还是需要你悄悄下功夫的,那就是找时间,认真练唱这首歌。


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这一课的语音语调听得很熟了,你再找个时间教读,他会很快就能记住并背诵。


谁教读?黄小敏自己,她是个英语老师啊。


哦,你没这个条件?你就请个老师吧,不用水平多高,在校大学生完全能胜任。


不用讲语法,不用解释中文意思,就是将这一课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教他读、教他背诵。最后,能跟老师分角色表演,就最完美。


这里有一点要强调,不要去纠结老师的发音准不准,你真的能判断老师的发音准不准的话,你自己就能教了。既然你自己不能教,你就相信老师。


就算他的发音不是完美,那又怎样?你会因为你的普通话不标准,就不教孩子说话了吗?


Do it now!比什么都重要,你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你想太多。

不要因为某些“专家’的半吊子理论或者你自己的自以为是,耽误你孩子的学习时机。


再插一个小故事。


黄小敏说过,她坚持一周五天播放同一课,剩下的两天随意往后播放。


有一天,她女儿坐在一张能滑动的电脑椅上,一边滑动着椅子,一边开心的喊:“Don’t  drive  so  quickly!”(别开得这么快!)


黄小敏说,她当时无比惊喜,因为这是六十多课中的一句话,当时女儿背《新概念英语》大概背到四十多课。

也就是说,这句话完全是在黄小敏随意播放磁带的过程中,女儿听见了,而且懂了,而且能在正确的语境中运用了!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就坚持去做!成功和惊喜,都在前方等待你。



力所能及地提供展示英语、品尝成功的舞台

黄小敏的女儿六岁多读一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告诉妈妈:“今天有个高年级的姐姐在全校同学面前说英语,我能听懂她说的。”


黄小敏仔细询问,又去学校打听,弄清楚了,是学校的一个例行活动,每周一升国旗活动结束后,让一位同学在国旗下、全校同学面前,展示英语,讲个英语故事之类的。但这个活动只是面向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那时,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所以校方认为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才具备这个能力吧。


黄小敏问女儿:“你愿意上台去讲英语故事吗?”


女儿说:“好啊!”


黄小敏于是去找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学校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


那位女校长非常棒!她支持黄小敏的想法,并让一位教四年级英语的老师辅导菁菁。


辅导几次以后,那位老师发现了问题:“你孩子学的是什么英语啊?不认识单词,也不懂什么意思,就会噼里啪啦背一大串。这样学英语有什么用?”


黄小敏是个不怎么容易受打击的人,也不怎么理会别人怎么说,态度倒是谦恭的很,她很谦虚地对老师说:“不好意思,老师,给您添麻烦了,要不这样,我回去给她找个英语故事,让她背熟,好吗?以后让她改进学习方法。”


于是黄小敏督促孩子在家背熟那个英语故事,还背熟几首韵律诗。这些,对于菁菁而言,小菜一碟呀!


孩子上台展示英语的这一天到了,黄小敏请假不上班,躲在学校门口,偷偷观看孩子的表现。


看见孩子走上了讲台,黄小敏说她的心砰砰跳的厉害,毕竟在全校师生面前呢!


菁菁表现得很镇定,流利的英语故事,好听的韵律事,赢来了如雷般的掌声。她跑下大大的升旗台时,那位可爱的女校长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拥抱。


黄小敏说她永远感谢那位校长,那位姓“傅”的校长自己可能不知道,她的并不经意的举动极大的鼓励了那个叫菁菁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英语学习兴趣。


“听说读写”一定要全面发展

黄小敏说她之所以在孩子学习英语的早期,以大量听和背为主,是因为,她认为英语学习与我们的母语学习,道理是一样的。


中国孩子,普遍三岁左右去读幼儿园,而他在读幼儿园以前,已经听、学说中文至少三年的时间了。进了幼儿园,也是以听故事、唱儿歌、背诵小短文为主,奠定了大量的基础之后,才能进入小学真正读书、写字。


母语尚且他如此,凭什么要求孩子学英语时跳过听、学说、背诵的过程,直接要求会读、会写,甚至会考试呢?


她说,她让孩子大量听、大量背诵,就是在输入,我们没有那个语言环境,只能人为输入。没有输入,何谈输出?


现在有的专家否定背诵,认为学习英语不用背诵,黄晓敏表示不知他们是想干什么。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质也是在背诵啊!


有了一定的背诵量之后、积累了大量的句子、课文之后,在继续背诵的同时,黄小敏开始让孩子阅读课文,慢慢学习书写,甚至开始讲解简单的语法知识。


由于有大量的背诵做基础,给菁菁讲语法时,她并不觉得枯燥难懂,因为那些例句都是她曾经背诵过的。


慢慢的,菁菁开始学写简单的英语小作文,其实也就是将她会说的句子写下来。


菁菁读小学二年级时,黄小敏让她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那时还有这种活动,现在似乎不允许举办了),获得了三年级组的一等奖。要写英语作文哦,当时很多三年级学生在考场上还在问:“老师,作文是用中文写吗?”


到了高年级以后,黄小敏增加了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复述”:播放一篇课文或作文,让菁菁听几遍,然后将课文复述出来,有些课文和作文还要求写下来。


就用这种看似简单却踏实的方法,一直坚持。



菁菁读小学时,在学校的英语考试成绩并看不出比别人的要好多少,因为学校的英语不难,甚至可以说简单,单从考试成绩上很难看出差距。顶多你考100分,人家考99分。但黄小敏说,她认为菁菁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句子量、单词量、阅读量而言,远远超过了初中毕业生的。


到了中学,菁菁的英语成绩在班上一直遥遥领先。而且,菁菁一直坚持用这种方法学习,没去过任何一家课外补习班补习过英语。


高一暑假,菁菁决定在兼顾国内学习,高三参加国内高考的情况下,参加托福考试,为留学美国做准备。菁菁参加了一期针对托福考试的校外补习,第一次托福考试就考到了100分以上。


黄小敏说,她并不觉得菁菁真的取得了多了不起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没有上美高、没有上国际高中,甚至都没怎么上过课外补习班,也没长期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尤其是第一次到美国,就能迅速融入到那个语言环境里。

黄小敏觉得还很为女儿感到骄傲,也觉得女儿的学习方法应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敏儿故事,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这才是留学主笔,家有两枚小牛妞,深知任重而道远,但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出版了一本书,在《写作》《恋爱婚姻与家庭》《湖北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过一些文章,为你讲述情感,婚姻,育儿,还有留学生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