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好养,何不给点颜色瞧瞧

 富书 2020-06-19

回复“写作”,报名亲子文写作营

精读妈说:别再急着抱怨娃儿不好养了!也许是你的“颜色”没有调对。

作者:辰龙(爸妈精读主创)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沉寂许久的同学群,因育儿话题,再度沸腾!

许多宝妈、奶爸好似一下找到组织,大吐育儿路上的辛酸苦辣:

小家伙路还没走稳,便开始在小区里“耀武扬威”,抢夺同伴玩具;

老师反映我儿子在幼儿园不太合群,性格有些孤僻;

我女儿太过要强,每次考试不进班级前三,便掩门哭泣……

尽管同学之娃年龄差距甚大,但“老父”、“老母”发自肺腑的心声却出奇一致:
娃儿不好养啊!


为扬长补短,借鉴经验,有同学提议互道养娃心得、方式。

于是乎,精细化喂养、散养、圈养等等各式各样养育之道,呼之欲出!

这些眼花缭乱的养娃模式,孰优孰劣,难下定论!

但我近来发明的“颜色理论”,用起来却很是顺手,豁然开朗!

众所周知,颜色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那么,该如何给原本简单纯洁如白纸的娃儿们“上色”,让他们拥有五彩斑斓的童年,丰富多彩的人生呢?

橙而不赤,过犹不及

刚参加完家长会的同学晓蕾,哭笑不得!

开心的是,班主任老师给予女儿萌萌很高的评价:聪明活泼,勤奋上进,成绩优异。

但同时老师也委婉指出女儿的不足:课堂表现太过“热情”,老师、同学多对其敬而远之……

原来,萌萌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尤其热衷于回答老师提问。

一次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难度不高的应用题,旨在激励潜能生。

萌萌小手举得高高,却依旧未能如愿“中选”!

气急败坏的她,小嘴一撅,课本一合,赌气不再听课……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而言,幼儿关注自我,积极表现,是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志,说明孩子自信满满,开朗大方!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诚如延参法师所言:“世间一切,凡事有度!”

否则,今后的人生之路,注定要历经曲折、坎坷!

电影《芳华》中,刘峰始终秉持乐于助人之念,结果换来的,却是他人陷害,命途多舛;

让鸡蛋的经典故事里,善良的女孩只有一次没将鸡蛋让给同学,便招来无端指责,肆意抹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古代的“升米恩斗米仇”到如今的“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这类箴言、金句的诞生,未能把握好度,功不可没!

为了更为直观地让孩子了解如何把握好度,我们不妨借鉴PH试纸的颜色梯度模式。

以酸性区域为例,左侧的赤色(pH=1或2),酸度最高,腐蚀性极强;右侧的黄色(pH=5或6),酸度最低,除垢、抵御微生物等能力有限!

日常应用,选择“酸度”适中的橙色(pH=3或4),足矣!

教育、引导孩子同样如是!

就热情度而言,赤色太过浓烈,何不降一个梯度,选择明示度高,同属“暖色系”的橙色呢?

“橙而不赤”,才不会陷入出头反变出风头,帮人反倒受其害的窘境尴尬,也才会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淡定从容!

黄而不色,巧妙引导

好友大磊曾提到过一件尴尬事:

5岁的儿子在家翻抽屉时,无意中发现了躺在角落的避孕套,追问用途,夫妻俩甚是尴尬!

近年来,国人虽然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但客观来说,依旧相对滞后,不少家长仍谈性色变,误解多多!

甚至,相当数量的家长,不愿在孩子面前提起黄色!

因为在他们心里,早已将黄色与色情、低俗,简单粗暴地画上了等号!

其实,大可不必!

在我看来,黄色更应该如提醒行人、车辆的标志一样,成为一种警醒!

警醒家长,从自身做起,端正态度,正视对孩子的性教育!

性爱并非可怕恶魔,相反,它们作为生命的起源,是和谐美好的。

只要家长用对方式方法,性教育同样可以生动有趣,事半功倍!

印度迷你剧《父与子的性教尬聊》中,7岁的儿子帕普,看着产房内即将临产的妈妈,向父亲阿南德,抛出了一经典问题:“我从哪儿来?”

阿南德并未像自己老爸那样,以一句简单万能的“孩子是神灵赐予的礼物”敷衍了事,而是从墙上的挂画中得到灵感:

就像小鸟是蛋里孵出来的,小宝宝当然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好奇的儿子,很快有了新问题:“这么大的孩子,一开始如何钻进妈妈肚子里的呢?”

阿南德不急不忙,再以盆栽为喻,巧妙应对:

人类也有小种子,我们称之为精子。精子种在女人的肚子里,就像种子种在土地里一样,9个月之后就会慢慢长大成一个宝宝……

黄而不色的总基调,辅以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无往而不胜!

只绿不紫,情绪管理

去年7月份,一则新闻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一平时成绩优异的高三女生,被家长和老师寄予厚望。

结果由于压力过大,发挥失常,只考取了一所普通二本。

结果,这名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甚感失望痛苦,选择了从十五楼一跃而下……

妈妈搂着她那面目全非的冰冷尸体,哭得死去活来,爸爸看着早早为她准备好的“大学必备套装”偷偷抹泪,弟弟更是拿着她的三好学生证书默默发呆……

每年高考季,类似的悲剧都时有发生,令人扼腕叹息!

究其原因,和学生心理脆弱,情绪崩溃有直接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

研究表明,学习压力、与同学老师的冲突、受到批评指责、父母婚姻出现问题等不愉快的生活事件都是引发青少年抑郁、情绪崩溃的重要原因。

因此,关注孩子生活日常,帮其及时疏散不良情绪,刻不容缓!

我们同样可以从色彩入手,着手尝试!

众所周知,绿色代表青春、朝气,而紫色则似乎总和忧郁“亲密无间”!

所以,我们家长朋友可以尽可能地为孩子带来“绿意”,减少“雾霾”!

如,家中多养绿植,陶冶情操,舒缓心情;夫妻恩爱,团结互助,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因考试成绩不佳等原因情绪低落时,多多开导、鼓励,助其早日赶掉心中阴霾!


总而言之,家长的不二目标只有一个:

立争让孩子成长为青春阳光,朝气蓬勃的“希望绿”,而非死气沉沉,郁郁寡欢的“忧郁紫”。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北魏文人李谧,乃孔璠门下的一名学生。

由于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没几年,李谧的学问竟超过了老师,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

为表扬孔璠不耻下问的精神,人们做歌称颂:“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此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出处,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其实,在我看来,李谧身上除了勤奋、博学这些优点外,还有一处闪光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效仿:敢于冒尖!

要知道,在那个极讲究师道尊严的年代,师生关系随便颠倒,犹如杨过要娶师傅小龙女为妻般,为世俗眼光所不容!

而李谧却坦坦荡荡,敢于冒尖,大方、详尽解答昔日老师之疑问,令人肃然起敬!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的孩子,向来不缺“蓝”子,但是不是也要保持常“青”,才会备受社会这个大市场的青睐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邹东涛提出了十字型人才概念。

他认为,人才分为四种:

一是“一”字型人才,知识面较宽,但缺乏深入的研究、创新;

二是“1”字型人才,较为深入掌握某一项专业知识,但知识面太窄;

三是“T”字型人才,知识面较宽,也有一定专业知识,但不敢冒尖,缺乏创新;

四是“十”字型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意识。


所以,别再急着抱怨娃儿不好养了!

或许,是你的“颜色”没有调对哦!

孩子晚1年上幼儿园,可能改变一生轨迹(父母必看)

二胎家庭实录:老大啥都要最好,老二潦草又环保

“为了40万,我杀死守寡拾荒的妈妈”:两起震惊全国的弑母案,背后真相让人心寒

作者简介:辰龙,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喜欢文字的工科奶爸,用心养娃,匠心写文,愿我的文字,让你不枉此行。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赞赏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爸妈精读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授权

注: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爸妈精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