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数字“囧”局2020年06月19日 星期五B07 三城记

 杏林前浪4868 2020-06-19
汉堡
破解数字“囧”局

  南海芬 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赴德在亚琛工业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深造,现从事中德媒体交流。

  采用了最严格隐私数据保护方案的新冠预警APP,在发布的第一天,就有了七百万下载量。

  十年前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 开启了全球工业数字化革命的新时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德国却有许多老生常谈的数字化“囧”局。在疫情面前,更是“囧”境凸显。

  德国稀疏不稳的数字信号网络可以说是群“囧”之首。用手机打电话之前先找信号,在德国是常态。之所以常年存在信号黑洞,是因为德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市场化操作,没有商业利益,公司自是不愿投资改善。德国的经济部长去年在一档著名的脱口秀节目里坦言,他现在已经不敢在高速路上或者火车里给其他国家的同僚打电话,因为,他不停地要因为信号不好没听清楚而向对方道歉,实在有失德国作为举世公认科技强国的颜面。

  为了抗疫,大部分德国人被迫居家工作和学习,网络连接崩溃,严重影响了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本周二,德国联邦政府通过特殊决议,批准联邦政府投入11亿欧元,将全国5000多个信号黑洞尽快填补起来。德国媒体调侃道,虽然政府对新冠病毒还束手无策,但至少可以消除信号黑洞这个顽疾。

  另外一个大“囧”,就是教育的数字化。虽然媒体和政府整天在谈论要促进教育数字化,但是德国的绝大部分中小学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德国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崇尚非电子类的学习经验;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神经学和认知学研究表明,对于脑部尚处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过多的屏幕式学习,会影响脑部结构,所以,政府50亿欧元的教学数字化专款,只有不到5%被学校申请投入使用。儿子所在的学校,明确规定,进入教学楼内部,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看电脑或者手机。好老师的标准之一是,学生们在教室里吃早饭的时候,老师不用录音机或手机播放有声书,而是亲自为学生们读书听。所以,大部分的学校是没有做好远程教育的任何准备。所谓的居家学习,就是家长把老师用电子邮件发的作业和辅导说明吃透了,教给孩子。政府虽然推出每月最高2016欧元的停职居家辅导补助金,但是,在学校没有推出有效的远程数字课程之前,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部分家长还是盼着学校尽快恢复正常上课,哪怕有健康风险。

  德国数字路上的另外一个“囧”梗在于德国人对数据隐私的超常敏感,导致很多数字应用在德国无法开展。电子支付的普及,在德国人看来是科幻小说的现实版。我身边很多德国朋友坚持现金支付,拒绝各类银行卡和其他电子支付手段,为的就是减少留下私人数据痕迹。但是,疫情期间,为了保护坚持在岗位的超市及面包房工作人员,政府和医学专家都鼓励民众不要现金支付,德国非现金支付的比例三个月提高了近20%。从疫情初期,就有专家提出学习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经验,使用数字技术跟踪病毒传播链,协助疫情控制。然而,德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国家层面的数据跟踪先例,虽然软件的各项技术都不是问题,德国各界就是否需要这个追踪软件,以及如何交换和存储数据两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数月的讨论,导致卫生部一再推迟发布时间。德国知名的政经幽默脱口秀节目《今日秀》将其称为典型的“德式难产”。不过,采用了最严格隐私数据保护方案的新冠预警APP终于被官方发布。在发布的第一天,就有了七百万下载量,跃居欧洲各国同类应用之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