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土保持(二十六):泥石流与土壤侵蚀程度​

 gymrlwu78v8b0h 2020-06-20

秉着“为水保,做贡献”的想法,和大家说说水土保持的故事,欢迎交流,欢迎讨论!

今天说一说:泥石流土壤侵蚀程度

01

泥石流

泥石流mudflowdebris flow)  饱含固体物质(泥沙、石块和巨砾)的高黏性流体。泥石流是多发生在山区、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性强的特殊洪流,是中国西部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两岸谷坡陡峻,沟床坡降较大,并具有利于水流汇集的小流域地形。沟谷和沿程斜坡地带分布有足够数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沟谷上中游有充沛的突发性洪水水源,如瞬时极强暴雨、气湿骤高冰雪消融、湖堰溃决等产生强大的水动力等。在中国,泥石流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在西部山区,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性强、岩体风化破碎、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常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典型流域组成  形成区(含清水区、固体物质补给区),大多为高山环抱的扇状山间洼地,植被不良,岩(土)体破碎疏松,滑坡、崩塌发育。流通区,位于沟谷中游段,往往呈峡谷地形,谷底纵坡陡峻,是泥石流冲出的通道。堆积区,位于沟谷出口处,地形开阔,纵坡平缓,流速骤减,形成大小不等的扇形、锥形及垄岗地形。

分类  常用的、有实际意义的分类有:按流体性质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过渡性泥石流按物质补给方式坡面泥石流崩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沟床泥石流溃决泥石流按流体中固体物质的组成泥石流泥流碎石流水石流按发育阶段发展期泥石流活跃期泥石流衰退期泥石流间歇(中止期泥石流按暴发规模(一次泥石流量大可冲出的松散固体物质总量)分特大型泥石流50大型泥石流10~50中型泥石流1~10小型泥石流<1等。

危害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云南巧家县白泥沟泥石流摧毁县城,死亡1000多人,迫使县城搬迁。云南小江(金沙江支流)蒋家沟泥石流,曾8次堵断小江,形成大片泥石流堆积,造成严重危害1953929日西蔵波密古乡冰川泥石流,以40m左右的龙头穿越峡谷形成面积约24k㎡的扇形石海和长约5km的湖泊,造成大量人畜死亡和原始森林被毁四川泸沽铁矿盐井沟泥石流,造成104人死亡。甘肃天水罗玉沟、武都北峪河等都是泥石流的重灾区。

勘测与防治  进行泥石流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的区域性调查,弄清泥石流可能带来的危害。制定泥石流治理规划,进行专门性工程勘察,对泥石流的规模、物质组成、运动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调查和实验分析,对重要保护地段进行模型试验。泥石流防治包括工程措施,如拦截及固坡工程排导(泄)工程停淤工程生物措施,如农田治理植树造林及种草等。行政管理措施,如宣传教育法制管理建立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等。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在工程的规划阶段进行区域泥石流调查,并根据其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在以后的勘测阶段,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勘察,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

参考书目

李德基.泥石流减灾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版社,1997

02

土壤侵蚀程度

土壤侵蚀程度degree of soil erosion)  土壤原生剖面已被侵蚀的厚度。土壤侵蚀程度反映土壤侵蚀总的结果和目前的发展阶段以及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侵蚀程度是土地分级的主要依据,并决定土壤的利用方向。与土壤侵蚀强度相比,土壤侵蚀程度有更广泛的涵义含有景观概念,如侵蚀土壤发生层出露情况、基岩裸露情况、土壤肥力大小等。而土壤侵蚀强度只反映目前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例如,长期遭受严重土壤侵蚀而引起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地区,目前侵蚀强度虽然不大,但从土壤侵蚀程度来衡量,则属于严重的程度。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反映土壤侵蚀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严重程度,面蚀较轻,沟蚀较严重,泥石流侵蚀则是一种严重的土壤侵蚀形式。

不同的侵蚀类型,其侵蚀程度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面蚀  以土壤发生层段被蚀去的厚度或残留厚度,作为划分面蚀程度的标准具体作法以无明显侵蚀(土壤剖面保持完整)的土壤剖面作为标准剖面,利用剖面比较法确定土壤侵蚀程度。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5级。如以A层及过渡层全部被侵蚀、B裸露为极强度剖面面蚀;C出露并遭受侵蚀为剧烈剖面面蚀。不同的土类,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层的厚度不同,有些专家对不同的土类拟定了不同的土壤侵蚀程度划分标准。

沟蚀  以单位面积上的沟道长度或沟道面积占坡面面积的百分数作为划分沟蚀程度的标准

风蚀  与土壤面蚀程度的划分方法相同

为了说明某一较大面积或某一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程度,可用加权平均法,求得整个地区或小流域的平均侵蚀程度。平均侵蚀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Se=1p1+2p2+…+npn/(p1+p2+…+npn

式中,Se为整个区域的平均侵蚀程度p1为土壤侵蚀程度为1级的面积,k㎡p2为土壤侵蚀程度为2级的面积,kpn为土壤侵蚀程度为n级的面积,k

土壤侵蚀程度的划分是土壤侵蚀调查和制图的基础,同时可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壤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来源:《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