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副刊·粮史】新中国稻谷生产

 mingxiaozi 2020-06-20
新中国70年的稻谷产量,从1949年的4864.8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20961万吨,增长3.3倍,堪称人类稻作史上的奇迹。
稻谷单产的增加,弥补了耕地的不足。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呈减少态势,2019年为29690千公顷,在70年中排第50位,只比1949年增加3981千公顷,增加15.5%,比最多的1976年的36217千公顷减少6527千公顷,减少18.0%,而2019年的稻谷产量比1949增加2.7倍。稻谷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单产的提高。2017年每公顷产量为6916.9公斤,比1949年增加2.7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单产的增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广矮秆品种、大面积种植双季稻,七八十年代的杂交水稻和新一代常规矮秆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功不可没。
粮食总产中稻谷占比减少,但稻谷产量持续增加。70年统算,我国累计生产稻谷102亿吨,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平均为39.3%。高于这一平均值的年份有45个,低于平均值的年份有25个,其中包括2001~2019年的19个年份。与粮食总产量比较,1972年稻谷产量为11335.5万吨,占比最大,为47.1%,几近一半;2019年稻谷产量为20961万吨,占比最小,为31.6%,不及1/3。稻谷产量占比减少,并非稻谷生产萎缩,而是玉米生产提速。
稻谷2015~2019年的每年产量,均高出前65年的任何一年,而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2006年首次提高到30%,2015~2019年都在39.1%~40.1%之间。70年来,稻谷平均增长速度为2.1%,总体向好。
人均稻谷占有量稳定在较高水平。目前,我国人均稻谷占有量达到150公斤左右,比1949年时的90公斤增长了2/3,将近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人均稻谷占有量最高时为1984年的171公斤。1984年稻谷产量达到17825.5万吨,比1978年增加4132.5万吨,增加30.2%。21世纪10年代的后几年,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到2020年时已能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少量进口主要是为了品种调剂,如2019年大米进口量仅占当年产量的1.8%。不过不要忘记,我国人均稻谷占有量有过低谷时期,包括“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跌至81.5公斤的最低点,以及2003年稻谷产量滑坡时124公斤的较低点。
稻谷、小麦和玉米成为养活中国的三大主粮。从1949年到1989年的整整40年,每年的稻谷产量,大于小麦和玉米产量之和。1989年全国稻谷产量为1801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4.2%,而小麦产量为9081万吨,玉米产量为7983万吨,小麦和玉米产量合计占粮食总产量的41.9%。从1990年起,二者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分别变成42.4%、43.7%,这种稻谷小于小麦、玉米产量之和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且,从2011年起,玉米产量上升到21131.6万吨,占粮食产量的35.9%,首次超过稻谷。该年稻谷产量为20288.3万吨,占粮食产量的34.5%。这种稻谷产量少于玉米产量的状况,也延续至今。
目前,我国稻谷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而人均稻米等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
(作者单位: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文刊登于2020年6月18日粮油市场报四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