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点 | 为什么说练武要先修德?

 武宗 2020-06-20

百科释义: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

所谓“武德”,通俗地讲就是练武者的品德、道德、人品、德行。自古以来,武林中人都很讲求“尊师重道,德艺双修”。这是每一个武林人士都必须恪守的准则。

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或者戒约。都是为了约束练武者或者说是规范,让大家去遵守和实践。在古代,一个武者如果违反了门规、戒律或者戒约,那是要被逐出师门的。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武术造诣再高也会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武德要先于武术的原因。一个有道义的师傅,在传授徒弟武术的时候也是会重视品德的培养和教导的。

如同我们今天的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的规章制度一样,都是为了维持一个公平公正的原则。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制度,我们又会是怎样的呢?烧杀抢掠,胡作非为是家常便饭。这些“门规”“戒律”“法律”“制度”都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生活在一个大的集体中,为了我们的人类更好的繁衍生息。

在武侠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学习武术是为了给自己的家人、兄弟报仇雪恨。类似这样的武者他们的内心是充满仇恨和怨恨的。就充这一点,他就没有武德。这样的人急于求成,很难静下心来将武术融会贯通,甚至有可能因为急于求成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求而不得。

古时候的武德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武术新规也油然而生:

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术,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以上的新规,其实也可用一个字来代替,那就是“正”。一个“正”的武者,他会以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并在生活中去践行。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