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那么多书,怎么才能记住

 富书 2020-06-20

读书时,按照自己的喜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一步一步,按恰当的顺序,多看多思,才能够精通。

作者:雪之夏(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都说读书可以改变生活;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读书甚至可以改变人生,可如果读完一本书什么都记不住,那该怎么办呢?

毕竟,要做到改变,一定得在读完后,先跳出作者的思维框架,再自己思考。

但如果连作者讲的什么都忘了,又哪里来的思考呢?

没有思考,能改变什么呢?

为了记住更多的知识点,我整理了几个读书的方法。

1、灵活使用记忆抽屉

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对一件事的记忆程度,和大脑的存储强度以及提取频率有关。

简单来说,记忆力好比一个个抽屉。

当你把一件事存储在抽屉里以后,要用时,就得把它从抽屉里拿出来。

存储时,强度越大,记忆越深。

要提升记忆力,首先得在存储强度上下功夫。

以读书为例,先选两到三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它们可以同领域,也可以毫无关联。

然后,将A本看十几页或一章后,放在一边,再看B本。

同样,B本看了一些后,再看C本。

具体的页数,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章节安排调整,但不能把A本看完后再看B本。

之所以看一章,冷却,隔一两天再看第二章,就是为了加强提取频率。

因为你看第二章时,就得回想一下,第一章到底讲了什么。

提取的频率越高,存储的强度就越大。

这样,等三本书看完,书中的重点知识就不知不觉地被你记住了。

2、挂钩联想

有了第一条,记忆存储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要做到看完很久后,还能快速提取,得借助挂钩联想。

因为长期不进行提取的记忆抽屉,就像上了锁一样,被闲置在大脑,再想提取就变得很困难。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的抽屉使用得越多,想找到相应的抽屉所需要的时间就越久。

尤其对于工作稳定,生活变动十分少的人来说,平时需要提取的东西很有限,这个时候,要想把过去的知识提取出来,就变得异常困难。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几本书看完后,搁置几天,等大脑稍稍冷却了,再一一回想书中的知识点,并且进行挂钩联想。

所谓挂钩联想,就是将一个存储强度非常高的记忆抽屉,和其它抽屉关联起来。

这样,那个使用频率低的抽屉,就能在你需要时,快速被找到。

举个例子,如果我说“烟”,你会联想到什么?

硝烟滚滚的战场?肺癌?消防员?

如果你恰好在读经济学读物,你很可能联想到囚犯。

因为在监狱里,烟是作为货币使用的。

如果你学的是语言,那你可能联想到不同语种的发音,或者与此相关的小故事。

你还可能像别人背诵圆周率,把3.14159……换成“山巅一寺一壶酒……”那样,通过谐音,完成联想。

你的联想越有趣,越具体,画面感越强,你的记忆就越深。

最重要的是,尽量让联想到的东西和已知的事物差异化,这样才不会混淆相似的知识点。

3、速读与精读

读书慢的人,在看到“速读”的时候容易产生恐慌,因为自己看一本书所需要的时间,别人能看三本。

久而久之,总觉得自己的效率比别人低。

其实,读得慢是有好处的。

因为,慢慢读和反复读一样,都能提高存储强度。

阅读时,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来,就像选书,都选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了。

遇到喜欢的反复多读几遍,遇到不喜欢的,扫一眼就过去了。

像这样顺应自己的喜好读到的内容,往往要比强迫自己“速读”的效果好得多。

有的人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会强迫自己看些不感兴趣的书,最后不仅自己看得累,还看不懂,甚至对读书产生了抵触情绪。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为难自己,因为知识之间,本来就是互通的。

你把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读多了,读深了,会自然而然地往外探索,一步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最重要的是,越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越是能加强存储强度。

而且因为喜欢,会自动产生挂钩联想,那么提取能力,也就相应地变强了。

所以,读书没必要追求阅读速度。

比阅读速度更重要的是,要由浅入深地读,等初期的框架搭好了,再一步步扩宽,深挖。

当然,如果能把方法1和方法2融合进来,那么,读得越慢,越会形成更稳定、更牢固的记忆。

4、批注式阅读

要想更多地获取书中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改变自己的目的,离不开批注式阅读。

读过《春秋》的人都知道,《春秋》是一部编年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某国访问某国;某年某月某日,某国攻打某国等等。

用最简洁的语言,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记录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对于爱看小说的人来说,十分乏味。

和《春秋》不同的是,负责解读《春秋》的春秋三传,就有趣多了。读它们不仅能熟知历史,还趣味连连。

毕竟,像《春秋》这样的书,一般人都读不进去,也读不懂。所以,春秋三传的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批注式阅读也一样,如果批注的内容多,甚至比原作还丰富,都可以独立成书了。

批注式阅读有两个步骤:

  • 一是在阅读时用笔划下重点,同时,批注以自己对书中观点的理解为主。

  • 二是在读完后,再次阅读时,将一些与书中内容相关的其它作者的观点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看法与思考,还可以提出问题。

通过对原作的反复研读,再跳出作者的思维,用自己的方式阐述核心论点,并适当融入自己观点的解读方式,是活用知识点,达到学为己用的好方法。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时,按照自己的喜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一步一步,按恰当的顺序,多看多思,才能够精通。

而加深记忆,力求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不外如是。

作者简介:雪之夏,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一个人走走停停,所幸身边始终有很多朋友陪伴,让我还能向上愤怒地生长。热衷写字、摄影、绘画……成长的过程十分缓慢,但从未停止。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