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

 杏坛归客 2020-06-20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全家团聚,挂菖蒲,吃粽子,饮艾酒,划龙舟,其乐融融。

临近仲夏,时日渐长,我翻开案头的书籍,于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感受端午节,品味其节日的曼妙意境,亦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节是一定要吃粽子的。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说:“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中有:“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据记载,唐时用米已“白莹如玉”;宋时可见“蜜饯粽”,苏东坡诗中尝记“时于粽里见杨梅”。碧绿的粽叶里包裹着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缠起来,放在金色的盘子里,这样香甜可口、美丽诱人的粽子,谁不想尝尝啊!

端午节怎能不饮美酒?唐代的殷尧藩《端午日》中有写:“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一词中也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可见端午日饮菖蒲酒、雄黄酒是由来已久的风俗。《荆楚岁时记》中说道:“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更能辟邪解毒。仲夏映日,榴花照眼,饮一盏菖蒲酒,暑气全消,清凉宜人。

端午节决不能错过赛龙舟。龙舟竞渡是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最古老的祭祀仪式之一,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声势浩大,精彩纷呈。其中描绘得最为壮观的,当属宋代黄裳的《喜迁莺·端午泛湖》一词:“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浩大的江面上,急鼓声中水花飞溅,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人声鼎沸似地动山摇,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依依不舍地闻着袅袅荷香踏月而归,兴致盎然。

端午节情思悠悠。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浪漫诗篇深入人心,感人至深;激情又浪漫的诗人们,常常与屈原心意相通。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中写道:“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既感叹屈原以身殉国的壮烈事迹,又暗喻自己的爱国之心像屈原一样坚贞不屈。明代边贡也在《午日观竞渡》一诗里写道:“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既为屈原怀才不遇、颠沛流离的一生鸣不平,又赞美了他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热血男儿传承着屈原的诗风、弘扬着屈原的精神,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在这历史悠久,风俗淳厚的节日里,我们读古人之诗,寻端午之风物,品味着那一份古今共享的快乐与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