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他死。”

 为什么73 2020-06-20
原创 包包 法医秦明 昨天
来自专辑
《良医》| 我们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她选择让丈夫去死,是爱他,还是恨他?

本文约5580字,阅读时间约11分钟

丈夫被送进急救室已经有一会儿了。

泰莎忧心忡忡地望着那道关着的门。年幼的儿子佩顿靠在她的身边,像是一只懵懂无知的小兽。但也多亏这个小家伙,发现爸爸出事后,是他第一个拨打了急救电话。

“他看起来好像死了……”

“不,他会没事的。”

泰莎轻声安抚着儿子,但她知道,这只是一句苍白的安慰。

丈夫在家中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他现在的样子,并不像是“会没事”那么简单。

佩顿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小声嘀咕着

欢迎收看「我们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专栏的第4期。如果医生无意中发现了病人的难言之隐,他该怎么办?让我们继续关注美剧《良医(The Good Doctor)》,看看泰莎家里隐藏着的黑暗秘密吧。

 *本篇故事来自美剧《良医》第1季第13集*

圣文德医院。

负责主治泰莎丈夫的,是奥黛丽·林医生。林医生做事非常干练爽利,这次和她搭档的克莱尔,则是一个性情温和、心思细腻的新手医生。在之前的更新里,克莱尔和自闭症医生肖恩,曾经为了一颗肝脏一起度过了惊魂8小时。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克莱尔和肖恩之间的友谊也在不断加深。

左为克莱尔医生,右为林医生

林医生很快对这个昏迷的男人做出了诊断——他中风了。

中风这个词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到,它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泰莎丈夫的脑部CT扫描结果表明,他的脑内动脉瘤破裂,需要立即做手术止血,释放颅内压。

听到“中风”两个字,泰莎的脸色瞬间变了。

手术室里,林医生和克莱尔小心地打开了泰莎丈夫的颅腔,她们抽吸了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发现在视神经附近的前交通动脉上,有一个肿块——这就是她们要找的动脉瘤,因为这个动脉瘤的破裂,中断了大脑额叶的供血,才让他不省人事。

脑部手术总是伴随着高风险

幸运的是,这个动脉瘤长在了一条小的交通动脉上。林医生和克莱尔成功修复了受阻大脑区域的供血。手术后再留院观察几天,做些后续检查,找到发病的原因,调整一下用药,泰莎的丈夫应该就会没事了。

两位医生松了一口气。

走出手术室,她们在等候室里看到了泰莎母子俩。

在医院里,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一间空空荡荡的手术等候室了。想想没有任何人关心你的生死,这难免会让人有些感伤。幸好这次并非如此。等候室里还有静候着好消息的人,虽然佩顿因为长时间的等候已经困到睡着了。

克莱尔为可怜的小佩顿感到有些心疼。她想这个孩子是爱他的父亲的,如果他父亲没挺过来,佩顿的脑海中会永远记得那个画面,留下心理创伤。幸好,她们带来的是好消息。

但听到丈夫转危为安的消息时,泰莎的表情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六年前,泰莎的丈夫就发作过一次中风。

这六年来,他一直在服用药物,避免疾病再次发作。

所以,当丈夫又被诊断为中风的时候,泰莎简直感到五雷轰顶。毕竟,有过中风病史的人,再次发病,往往凶多吉少。每一次昏倒,都意味着死亡的临近。她不敢想象,这样的凶险还要经历多少次。看着面前的两位医生,泰莎忍不住忧心忡忡地追问道:“那他之后会一直都这样吗?他会时不时病发吗?”

一语成谶。

第二个动脉瘤出现了。

这个动脉瘤看起来就非常凶险

林医生和克莱尔观察着术后的影像。

过去的12小时里,泰莎丈夫的脑袋里连续出现了两个动脉瘤。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从目前的线索来看,她们无法确认发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或许是遗传倾向性,又或许是结缔组织病,这一切,都需要在修复脑血管之后才能进一步研究。

当下的问题是,第二个动脉瘤直径有26毫米,还长在基底动脉上——这是脑内主要的血管,危险系数可想而知。从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看,破裂的风险性非常之高。要解决这个动脉瘤,就需要做血管内栓塞术。

这个手术需要夹闭动脉瘤所在的动脉血管,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脑损伤,从轻微的视觉障碍或语言障碍到严重的瘫痪,一切都有可能。但如果不做手术,一旦动脉瘤破裂,死亡率极高,到时候再抢救就很难了。

上次更新里,我们聊到过,一般情况下,病人失去自主意识后,可以替他做出决策的第一顺位是他的配偶。所以,林医生和克莱尔找到了泰莎,告知了手术的必要性,希望她能够尽早签字。

出人意料的是,泰莎断然拒绝了。

泰莎的选择让人惊愕

克莱尔有些惊愕,提醒道:“你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如果不做手术……”

但泰莎非常坚定。她告诉两位医生,六年前丈夫第一次中风后,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对他来说,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沮丧。他很明确地表达过,他不想生活在妥协中。

所以,她的决定是,为了丈夫未来不再承受痛苦,不做手术。

这意味着,她要眼睁睁看着丈夫死去。

克莱尔百感交集。

在和肖恩一起吃午饭的过程中,她忍不住跟他分享了这个病例的情况。

“太令人惊讶了。他的妻子知道他想要什么,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去成全他的心愿,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她那样……”

“她在撒谎。”肖恩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克莱尔的感慨。

“不,她没有在撒谎,肖恩,她爱他。”

“她不爱他。”

克莱尔有些生气了,毕竟肖恩压根都没见过泰莎,也不擅长洞悉他人的情感,得出这样的判断,实在太武断了。但肖恩直率地告诉她,从情绪的细节去推测别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带上自己的偏见,但如果只看行为本身的话,事情反而就简单了。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会不遗余力阻止他死去。”

肖恩说,“所以,她在撒谎。”

不谙人情世故的肖恩有时候看得也很透彻

克莱尔将信将疑,再次来到了泰莎丈夫的病房。

泰莎正陪护在沉睡的丈夫床边,他们的儿子佩顿待在病房外的休息区。这是一个独处的机会。克莱尔试探着向泰莎说道:“尊重他的愿望,甘愿让他离开,这是很大的牺牲……你肯定很爱你的丈夫。”

泰莎没有说话,表情里却有一些不太自然。

克莱尔意识到肖恩说的是对的。泰莎表现出的哀伤情绪,原因不一定是她之前所猜测的那样。她继续试探道:“但是,做出这个决定,也可能会有其他的解释。或许你是爱他爱到愿意让他死去,又或许……是恨他恨到想让他去死?

泰莎的脸上顿时浮现了防备的神色。

克莱尔没有继续正面进攻,而是把话题一转,聊起了自己不久前遭受的职场性骚扰事件。她说,那个医生的言语,让她觉得自己很脆弱,并且毫无价值。好在这些伤害都是心理的,至少他还没在身体上对自己造成伤害。克莱尔无法想象,如果那个医生的行为更进一步,她会想对他做些什么。

她看着泰莎的表情逐渐变得痛苦,便单刀直入地问道:“那么,你的丈夫对你做了什么?”

泰莎不愿意回答。半晌,她叹口气:“他是个好父亲。”

但一个好父亲并不会去伤害母亲。

从泰莎的叙述中,克莱尔明白了事情的症结所在。

经历家暴痛苦的泰莎,仍然想为儿子守护住一些美好的东西。

她看出儿子很爱自己的父亲,所以,拥有慈父的记忆对佩顿来说,或许比知道真相更好。既然儿子什么也不知道,那泰莎就希望他永远都不会知道。

“让他死吧。”

泰莎看着床上沉睡的男人,表情变得无比冷酷。

听完克莱尔纠结的转述,林医生倒是显得非常冷静。

接下去应该怎么办?毫无疑问,从挽救生命的角度,必须做手术。

林医生告诉克莱尔,虽然没有得到妻子的同意,但手术签字之所以要找家属,是因为默认了家属会为患者的利益最大化考虑,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妻子坚持不签字的话,就要让法庭来做出最终决定了(上一集里,婆媳对手术方案无法达成一致,最终也是由法官做出决定)

克莱尔担心,如果把泰莎的丈夫治好了,回家之后,他还会继续家暴他的妻子。但林医生提醒她,不要只听一面之词,泰莎也可能不是在说实话。

毕竟,泰莎不是她们的病人,她的丈夫才是。

于是,克莱尔再次找到了泰莎。

她看出泰莎的犹豫和恐惧,轻声而坚定地鼓励着她,比起用死亡来结束这段关系,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离开他,开始新的生活。事实上,泰莎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如果她不签字,等医院上报给法官,丈夫的手术最终依然会进行。到了那时候,无论泰莎愿不愿意,她儿子总会知道一切真相的。

“泰莎,你比你想的要更坚强。”

在克莱尔的鼓励下,泰莎最终颤抖着签下了手术同意书。

泰莎不得不签字

泰莎的丈夫进了手术室。

无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污点,上了手术台,对医生来说,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病人。手术很成功,但林医生和克莱尔却从病人身上发现了另一个隐情。

导致泰莎丈夫动脉瘤破裂的“元凶”找到了。

数据显示,他之所以会时隔六年又中风发作、甚至在手术后再度复发、几乎丧命,根本原因是:他突然停止服用药物了。这对一个曾遭受过中风打击的病人来说,是件难以想象的事。

林医生和克莱尔再次站在了泰莎面前。

泰莎一开始并没有明白这两位医生的来意,她觉得丈夫一直有在吃药,私自停用药物,不像是他的作风。

林医生接上她的话:“我们也觉得不是他的原因。”

这下泰莎才感到被冒犯:“所以你们认为是我做了手脚?是我扔了他的药?”

林医生觉得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妻子故意丢掉了丈夫的药,丈夫完全可以重新再买,这一招几乎无法奏效。但如果……妻子把胶囊里的药物倒掉,换成了别的东西,类似糖或者盐,那就很难被发现了。

“这会结束你的噩梦。”

克莱尔看着眼前的女人。

所以,这一切都是泰莎精心安排的谋杀吗?

泰莎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明白自己现在百口莫辩。

“我很愿意让他去死,但我怎么可能……如果我足够勇敢去杀他……”

有这样的勇气,她或许早就已经离开那个人了。

但如果丈夫的药物真的被换掉了,除了她,还能有谁呢?只有朝夕相处的人,才能在他的眼皮底下,对他的胶囊动手脚。在这个家里,泰莎怎么都想不出第二个比自己更有机会的人选。

克莱尔也被她的反应所迷惑。她本来也确信是泰莎下的手,但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有没有可能,你儿子知道的比你以为的多?”

泰莎惊愕地看向病房外的儿子。

他正坐在那里玩着手机。

她这才意识到,从丈夫进医院以来,儿子脸上一直都有一种忐忑的神情,她以为他是在担心自己的父亲。但仔细想想,他甚至很少主动待在病房里。在送丈夫进医院的那一刹,儿子说出的那句“他好像死了”,除了紧张,隐约还有一些期待。

那个比她还希望丈夫死去的人,竟然是儿子。

母子俩终于第一次在父亲的事情上,敞开了心扉。

泰莎原以为儿子并不知道家暴的事情,但在这样的家庭里,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变得无比敏感。父亲在得病后变得更加暴躁,母亲小心翼翼地照顾了父亲六年,忍受着变本加厉的暴力。漫无尽头的折磨,佩顿都看在眼里。为了保护母亲,佩顿才偷偷换掉了父亲的药。如果一切没有曝光,泰莎的丈夫死后,母子俩即使找回了生活的宁静,这个年幼的孩子也会为自己杀死父亲的事实而背负终生的阴影。

如果克莱尔医生没有觉察到这场手术背后的难言之隐,母子俩或许就要为近在咫尺的自由,付出无比昂贵的代价。

家暴有可能“瞒得住”孩子吗?

很多遭遇家暴的女性,在聊到为什么不选择离婚的理由时,往往都会提到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父母双全的环境中长大,这些母亲都做出了和泰莎一样的决定:忍。尤其是在一些家暴的案例中,丈夫的施暴对象只有妻子,在孩子面前还能保持慈父的形象。这就让母亲更加难以下定决心离婚。

但家暴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伤害。

就像是剧中说的那样,一个会伤害妈妈的爸爸,并不是真正的好爸爸

孩子们是非常敏感的,就算不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家暴,他们也能够感知到家庭里令人不安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家庭和婚姻的恐惧,也会渗透到他们的心灵当中。为了孩子而选择勉强保持家庭的完整,最终只会对孩子造成更深远的伤害。

所以,遭遇家暴,最好的对策,就是离开施暴者。

离婚,无疑是伤害最少的解决方案。

最近,我们迎来了第一部民法典。因为民法典里提到了30天的离婚冷静期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焦虑。大家担心,如果离婚的原因是家暴,那这30天的冷静期是不是会让遭受家暴的一方处境更加不利?这个婚还能不能离得掉?

最开始小编也有过这样的担忧,但仔细看了民法典,发现影响并不大。

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协议离婚指的是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决定离婚的情况,基本上可以算是和平分手,30天的离婚冷静期就是针对协议离婚的。

如果遇到家暴无法协议离婚,或者施暴方在同意离婚后又反悔的情况,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只要法院判决离婚,婚姻关系就解除了。离婚诉讼,并没有30天离婚冷静期的规定。

所以,遇到家暴,保留证据,起诉离婚,这套操作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如何保留证据,如何进行伤情鉴定,都可以向专业的机构和律师求助。

家暴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个下一次,越早脱离苦海,才能越早上岸,开始新的生活。

既然遇到家暴要及时止损,那有没有可能预防家暴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婚前判断另一半是否有家暴倾向呢?欢迎在评论区支招交流。

说到这里,今天的专栏又要结束了,在过去的4期关于美剧《良医》的更新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有医生的成长之路,还有医院里的人间百态。本期的内容,来自读者栩宁在上期评论区的点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