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高铁第一站传递家的温暖——张润秋

 铁道之旅 2020-06-20
5月13日晚上
2019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
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向全国全程直播
来自铁路运输、铁路建设、
铁路装备制造、铁路公安各领域
10位铁路榜样
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其中,有一位榜样来自北京南站
她是润秋服务组创始人和带头人
她叫张润秋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无论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平时
还是疫情防控的战时
她始终在高铁第一站传递家的温暖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它的起点北京南站被誉为“中国高铁第一站”,张润秋有幸成为第一批高铁客运服务人员。11年来,无论是建站之初从无到有,还是面对日益增长的高铁服务新需求;无论是紧张繁忙的春暑运,还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她和润秋服务组的姐妹们始终以现代化客运服务为目标,倾情打造“润秋服务”品牌,努力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张润秋服务旅客


记得车站刚开通,一位聋哑旅客急匆匆地跑到服务台,不停地打着手势。原来他是来北京看奥运会的,不知道怎么坐公交车去比赛场馆。张润秋通过手语和他沟通,在一张纸上详细写下乘车路线,并提醒他注意安全。这位旅客特别感动,向她竖起大拇指,还用手势比了一个“感恩的心”。由此张润秋想到,虽然北京南站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但因为面积大、客流多,更需要润秋服务组做好引导,帮助旅客轻松换乘。于是,她把北京南站列车换乘车次和时刻背得滚瓜烂熟,利用休息时间把地铁和附近的公交车都坐了个遍,每天还关注了解首都的重要活动和文体赛事,不少旅客称她是北京南站的“活地图”“时刻表”“义务导游”。为了让旅客在北京南站出行更顺畅,服务组主动出主意、想点子,车站集思广益,增设客运综合信息显示屏、优化引导标识、引入网约车、建立路地协调联动机制,让旅客快速接驳换乘。慢慢地,找她咨询的人少了,为车站点赞的人多了。

△润秋微博和名片

随着高铁网越织越密,北京南站的旅客越来越多,每天始发终到400多趟,高峰日发送旅客超过20万。正常情况下,润秋服务组的每个人都满负荷运转,一旦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保障旅客顺畅出行的考验特别大。有一次,暴雪导致多趟列车晚点停运,滞留的旅客将服务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为什么停运?”“到底晚到什么时候?”“你们怎么解决?”面对众多的问询,乃至斥责和诘难,张润秋和姐妹们始终面带微笑一一解答。她知道,润秋服务组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高铁第一站”的服务品质。她们一边与晚点列车长确认情况,一边帮助旅客换乘、改签、退票。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候车大厅才安静下来。经过10多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每个人都喉咙嘶哑、双腿打颤,不想再说一句话,但从彼此的眼神中都感到了团队的温暖信念的力量

△张润秋帮助葛阿姨

这个信念,就是让每一位旅客在北京南站都能有家的温暖。2019年中秋节,张润秋正在候车大厅忙碌,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原来是葛阿姨拿着亲手做的月饼来看张润秋了。张润秋与葛阿姨相识于2010年8月,一次当班巡视中,发现葛阿姨在候车大厅的角落抹眼泪,老人说,想去上海看望病危的妹妹,怎么也买不到票。当时恰逢世博会出行高峰,车票确实很紧张。张润秋往售票窗口跑了十几趟,终于帮葛阿姨买到了一张别人的退票。晚上下班后张润秋又把葛阿姨送上车,并联系上海站将她作为重点旅客予以关照。打那以后,葛阿姨就把张润秋当成了亲闺女,张润秋也多次送老人家进站上车,她们娘俩常常互相看望、彼此牵挂,心里特别温暖。如今张润秋和很多旅客都成了朋友,许许多多的节日问候朋友圈点赞,还有大街上一声暖心的“秋姐”……让张润秋感觉被人惦记着真好。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经常有旅客给她发信息、打电话,叮嘱她做好防护、注意休息。一天,她穿着防护服背着消毒桶在检票口进行消毒时,与一位经常往返天津的重点旅客在候车大厅内相遇,一声问候他便认出了张润秋。口罩遮住了她嘴角的微笑,但彼此心里却徜徉着爱的暖流

△张润秋与旅客成为好朋友

只要心里把旅客当亲人,眼里总能看到他们的难处。重点旅客需要照看、遗失物品需要找回、各种问询需要解答……张润秋一天到晚总有忙不完的事,尤其是在春暑运、节假日等大客流的时候,常常不能回家。女儿经常一个人抱着心爱的小熊问:“小熊小熊,你说妈妈今天几点回来?”“小熊小熊,你说妈妈今天能早点儿回来吗?”“小熊小熊,你说妈妈今天怎么还不回来啊?”问着问着就自个儿睡着了。一天晚上,女儿不小心磕破了额头,张润秋特别着急,在去医院缝针的路上,女儿抱着小熊哭着说:“小熊小熊,我是不是又给妈妈添乱了?”那一刻,张润秋泪如雨下,张润秋把懂事的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重复着一句话:“对不起,宝贝!……对不起,宝贝!

△张润秋和女儿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交通工具,这背后有无数铁路人在坚守奉献,为中国高铁高品质服务给力加油。近年来,张润秋见证了网络购票、刷脸进站、电子客票等服务的智能化,给铁路客运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润秋服务”也始终紧跟客运发展步伐,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开设润秋热线润秋博客润秋微博,为旅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有一次,张润秋的微博收到一条求助信息,一位重病旅客想从曲阜转到北京治疗,需要站车全程重点照顾。张润秋立即联系列车和曲阜东站,提前推着轮椅在站台等待,直到送上救护车。后来旅客在微博中写道:“病友给的'润秋’名片真给力,坐高铁有困难就找润秋服务组,太靠谱儿了!”随后,润秋服务组逐渐在车站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增设重点预约服务功能,建立高铁站与站站与车联网联动服务机制,与十余所高校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率先实现高铁客运服务从“一个站”到“一张网”的延伸与辐射。

△润秋服务组和高校共建服务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