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角偶遇一座老宅!连古井都是传奇!宁波这古村处处皆景致,至今生活着历史名人的后裔…

 阿二图书 2020-06-20

一溪迦绕抱村流,栖止多年景象幽。

无数落花随水逝,何如溪里乐悠悠。

在大雷山山脚下,

有一座建村历史超过600年的悠远古村。

老宅、小溪、古井、古道...

走在村中,

时间似乎都缓下了“脚步”,

这里还被评为第二批宁波历史文化名村。

它就是——

溪里方村 坐落于象山墙头镇南部,背靠大雷山,坐望西沪港。因为村东西两侧有溪,自源头蜿蜒流过村庄,村民以方姓为主,故而村名为“溪里方”。村子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溪里方村,连片的古建筑曲折幽深,农家房前屋后绿树环绕, 庭院深处也绿意盎然。一草一木、一屋一瓦,无不镌刻着厚重的历史。据方氏宗谱记载,这里的方氏先祖是“方孝孺之从弟”,即方孝孺的堂弟方伯礼。方伯礼进士出身,官至御史,从宁海迁入。如今,这一支方孝孺后裔已传到第28代。

溪里方村距离宁波城区直线距离约80公里,

自驾车程约一个半小时。

一入村中,

青石板旁点缀着鹅卵石,

老宅连着老屋,

仿佛给人一种穿越的错觉。

溪里方村最大的特色,

便是保存完好的民居群,

有“九房三堂”之称。

文史专家说,

所谓“九房”,

方恭房方德房方贤房、

方安房方信怀

方仁方义,以及老大房

方恭房

走到方义房的门外,

只见门额上写着4个大字:

瑞霭门闌。

关于最后一个“闌”字,

翻阅了辞海,

原来此字为“阑”的繁体写法。

关于该字的意思有不同的解释,

其中以“家门“门庭“意思为多。

村里的仁二房

与“仁三房”相隔一条弄堂

八字式的大门,

进门后是一个三合院民居,

五间两弄两层。

仁二房

正值初夏,

许多老宅墙上的爬山虎

攀援缠绕,蹿得很高。

老宅中处处都是景致,

一堵郁郁葱葱的老墙,

墙角一口老旧的大缸。

一盆绿植放在门旁。

让人感慨:

处处都有”味道“。

村里的一口古井也有故事。

 据传,

方家先祖方伯礼

从宁海迁居到溪里方,

就是在这里选择水源,

凿挖水井,扎根繁衍。

村子名为溪里方村,

村里自然少不了溪水,

与其他古村相比,

村东西两侧都有溪。

溪水穿村而过,

在村民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走在村里,

一个转角就能偶遇一座老屋,

一位文人曾感叹,

踏着石板路,

穿梭在灰墙黑瓦

房头爬满青藤的老宅间,

仿佛让人感觉到每一步都踩在时光的脚印上,

回声悠长......

近些年村子的发展很快,

村里已有了优质的民宿。

据村民介绍,

民宿也是就地取材,

取用老宅为根据,

在不破坏老房子的前提下,

进行旅游开发。

生在村里村民,

依旧延续了祖先的习俗,

总能在院子里,

看到整齐的晒鱼鲞。

村里还有三堂,

分别是积善堂承志堂福寿堂

从名称就明白,

寄托着先族的厚望与心愿。

除了这些有名的老宅,

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古建筑,

一眼看去,

雕梁画栋,精致大气。

一张窗花,

贴在玻璃窗上,

有典雅,也有古韵。

近年来,

溪里方村坚持守护绿水青山,

全面开展环境整治,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以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治理,

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

等待着更多游客

走入村中,发现它的美好。

攻略

位置:象山墙头镇南部

门票:无

出行推荐

🚙 自驾: 自驾到“象山溪里方村”即可。

      🚌 公交:从宁波到象山汽车南站,然后换乘公交,约需2至3个小时。

丨记   者  朱立奇  
丨 摄  影  胡龙召   
编   辑  村   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