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石古村系列采风

 心明斋 2023-10-26 发布于山东

1、古村东泉随笔

彩石古村系列采风

近日,彩石镇东泉村荣幸的被评为济南最美10大古村落之一,真是货真价实更是实至名归的定位了。

东泉村,地处彩石镇宅科办事处,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村子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走进东泉,青石巷、灰砖墙、拴马桩、雕花门楼、名泉古树与动人传说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在有机融合,清泉、溪流、绿柳、石街,都是这古村美好的见证。这个古老的小山村处处有着明清时期的印记,散发着令人品读的厚重与岁月的气息。

村名东泉,来自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相传,唐王李世民当年带兵东征时,行至此地,天气炎热,人马干渴难耐,随军携带用水已尽,情况危急。唐王战马腾空飞踏,竟然神奇地刨出一泓清泉,让将士们惊喜不已。大家纷纷取泉而饮,顿解口渴之急,且个个神清气爽,军心大振。后人称此泉为“饮马东泉”,人们依泉而居,日渐聚集成村,就根据泉名,将村子起名东泉村。时至今天,该泉还是常年有水,终岁不涸,在村内小河旁边,静静流淌。我有幸见到此泉,泉眼不大,但水质清澈,泉口形如马蹄,果真是当年马蹄刨开的吧!泉的旁边,有一块页岩,颜色金黄,褶皱弯曲,状似马鞍,据说是当年李世民在此让战马在此饮水时,为让战马好好休息,将马鞍遗放于此,化为石头了。村里的大叔告诉我,这里还有一块拴马石,石头不大,四向通透,是李世民拴马时用的,现在还完好地保留着。

在饮马泉的附近的河岸上,还有一棵大槐树,枝繁叶茂,树形高大开张,形如巨伞,三四个成年人都搂不合围,是济南市园林局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据村里人讲,这棵大槐树是唐代的,比这个村子的历史还要久远。村里人最早是在明朝洪武年间始来定居,盛于万历年间。村里人都叫这棵大槐树做“唐槐”,看来是很有根据的。据说此树在当年生产队的时候,曾做为固定资产分到户下。由于当年经济困难,农户想将此树砍掉卖钱,砍了三次,病了三次。大家觉得此树已有灵气,不能卖掉,农户觉得有理,于是决定不再卖树了,因此这棵大槐树才得以保存到现在。村里老人讲,这棵树即使在大旱时节,也是依然繁茂,从来没有干枯过。现在老树新枝,叶绿如翠,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东泉村古老元素里重要的一员,好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庇护着东泉村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在这里平安幸福的生活。

东泉村内保留着众多的石板街巷,青石铺成,错落有致,如古老的音符,串成动人的曲调,含蓄而又悠扬,让这个古村发出隽永的旋律。有三条大的石街,是从河底古井通向家家户户的,村里人称之为“打水道”。村内古井众多,仅河底小桥畔,现仍有三处古井,井水清凉见底。遥想当年,古井旁边、人声熙攘,辘轳轻摇,汲起甘甜的泉水,盛在木桶里,肩挑着担子,沿着青石街巷,一阶又一阶的,倒入每一家的水缸里,滋养着这里祖祖辈辈的东泉人,这真是一幅动人的民俗长卷。这悠长的街巷,现在也经常进入摄影家的镜头,画家的画卷,文人的诗章。济南电视台《天下泉城》栏目里,还有她惊艳的妙影。这古老的石板街巷,是东泉古老影像里,最动人的印象。

村内还有一座九峰桥,巨石堆砌而成,桥头雕有镇水神兽,石刻精美,神态古拙威猛。桥畔有石碑记载此桥的修建过程,文辞优美,字刻清秀,是一篇不错的骈文。“大清同治九年”的字迹清晰可见。村内还有关帝庙,龙头碑额,云纹石刻,都很古拙大气。听说村外山上还有一处双奉庵,那里有石雕的女神像,也应该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吧?

村东南山岭上,有一处大石圩,面积足有几千平方。翻过一座低矮些的山丘就能看到。翠柏成林,清深幽邃。山上长长的一圈古城墙似的建筑,会让不少初次探访者大吃一惊。年代久远,已经倒塌。走进北门,一圈石墙映入眼帘,样式类似城墙,保存完好,没有坍塌。虽然从里面看城墙不高,从外面看,有的地方却高达五米,陡峭险峻。至于这石圩的用处,猜测极有可能是过去村民躲避战乱之用吧。

在村南有一处奇山,当地老百姓称之“九顶透明山”。山峰高低起伏,共有九顶,山上柏树葱郁,绿草如织。其中一顶,山树稀少,顶上有洞,光可从中透过。传说是二郎神担山路过时,因不小心,透明山从担子上脱落掉下,便形成此山。这透明的山洞,就是二郎神用担子穿的。

对于东泉村最早的印象,当是小时候在春节时,见过东泉村到我们那去的高跷队。东泉村的高跷特别高,足有一米好几,比周围村的高跷要高一大块,让我敬佩不已。还有垛牌坊,高跷演员们肩扛木担,担子上再层层踩上演员,有三四层,形成人塔,在锣鼓声中缓缓前进,格外震撼。现在东泉村每年春节还在进行这样的表演,成为远近闻名的人文景观。听村里老人讲,早先高跷表演不光有八仙,还分文武两种形式,根据不同场合,还有精彩的唱段。现在除了几位长者会唱,年轻人已没人会表演。

现在村内积极响应创建卫生城市号召,加大环境卫生力度,人人都做保洁员,条条大街,干净整洁,户户门前,有花有菜,村貌一新,古风犹存。整个山村,青石红房,蓝天绿树,美如花园。东泉,正在以崭新的风貌,弹奏着更加美好的乐章,欢迎着四方宾客,来亲近这古老而又文明的小山庄。

2、春光里的万粮峪

彩石古村系列采风

山高林密,花团锦簇,谷深壑幽,风景如画。此时的万粮峪,完全被春光笼罩,焕发出无限美好的春光。

万粮峪,是一个很值得去看一看的小山村,深藏在历城区彩石镇最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山村依山而建,红房掩映在绿树红花里。在这如画的风景里,山村隐隐约约,是这春天描绘得最为生动的主题。整个村子的人约80户,不到300人。这里的人很好,都如大山一般的勤劳朴实。男人像山石一样坚强,像大树一样纯朴;女人如山花一样俊俏,如清泉般的明澈。村里不少年轻人已飞出大山,在外闯荡。村里留下的人,依然在这里开垦着祖祖辈辈的梦想,耕耘着自己执着的希望。

蜿蜒绵长的盘山公路,点缀着黄白相间的警示墙,如一条斑斓曲折的丝带,从村子的头上绕过,穿过山顶丛林,一直通往济南的海拔最高处。山路上来往的车辆,如各色的瓢虫,慢慢地穿梭攀爬,让这条弯弯曲曲的丝带充满了生机。还有几条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几座山腰,这是村里人为了方便生产耕作而修建的生产路,当然也成了游人们极好的观光道。漫步在这山间的小路上,曲径引领,通往更幽。在清新爽朗的山风里,弥散着青草与各种花的芳香。徜徉在万粮峪的春光里,可以满足你春游踏青的所有向往,一点也不亚于任何森林公园的气象。

茂密的植被覆盖,给这里的高山深谷穿着上动人的春装。山下果树相连,桃花灼灼,梨花如雪,麦苗似韭,绿柳如丝。山上松柏苍翠,连翘金黄,群鸟啼鸣,百花怒放。站在山下往上看,山峦起伏,山崖陡峭。从山上往下看,山谷幽深,山风呼啸。山岚雾色,云气苍茫,渲染得四下里晃如仙境。纵是随手拍照,即成绝美影像。

在周围的大山上,过去的村民累出许多整齐的石堰,开辟了层层梯田。这些梯田此起彼伏,不知有几万亩。可以想象,当年的梯田,一定是座座粮仓。田里到处是庄稼,谷子、高粱、地瓜、豆子等,顽强地生长。到了秋天,到处一定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山上山下,瓜果飘香,家家户户,粮食满仓。这也许就是这个村之所以叫万粮峪的原因吧!有一个传说,可以证明这一点。相传隋朝末年,唐王李世民行军至此,见此处地势易守难攻,且粮田众多,便命令士兵在此屯田种粮,休养生息,为以后夺取大唐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梯田里,各种果树成了主角,核桃、杏树、柿子、山楂等枝繁叶茂,杂有板兰根、桔梗等中药材点缀其间,一直与山顶的柏树林相接。这些果树、中草药,比粮食更适合在山上生长。绿色无污染的杂粮,与各种干鲜果品、中草药,给村民们带来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连续几年来,彩石镇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当地农民退耕还药、还果,不断拓宽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走进村子,新农村,新气象。新式的砖瓦房,安装着太阳能,有线电视、电话的网线接入农家。彼此相连,干净明亮。也有一些过去用石头建成的草房保留,显得小村更加古朴,别有风味。但也能从中看出,还有不少人家,生活还不是十分的富足。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面带笑容,透着朴实与善良。这里的人们的脚步都是淡定从容,不像城里人那样行色匆忙。即使你是初来乍到,村里人也会热情地与你交谈,邀请你到他们家去喝水,或是做客。村里时有晃着脑袋的小狗,窜出青石街巷,向着陌生人汪汪地叫。如果你走到近前,它们多会摇着尾巴调皮地跑开。也有飞在墙上打鸣的公鸡,卧在地上晒太阳的黄牛,关在栏里吱吱叫的小猪,站在枝头唱歌的喜鹊……它们都很有趣。在这个安静祥和的小村落里,看着袅袅的炊烟,听着天籁之音,你的身心会慢慢与之交融。在这里,经过自然的洗礼,你不会再有一切烦心妄想。在这里,沐浴过朴实的民风,你会卸掉所有的角色伪装。

因万粮峪距离市区不远,平时到这里来游玩的人已日渐增多。开车到这里大约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乘坐济南公交303路车也是不错的选择。到万粮峪来,不收门票,没有拥堵,却有南部山区所有的风光。

万粮峪及周围几个村庄,今后都将是虎门市级森林公园的范畴。日前,彩石镇政府正招商引资,积极地在保护中开发,进行生态旅游,发展都市农业。相信不久的将来,万粮峪将会成为更加可观的景区,这个小山村的发展将会更加富裕文明,幸福安康。

3、玉河寻泉

彩石古村系列采风

玉河泉出如玉涌,一泉成河声势宏。

群峰叠翠风轻起,桃源深处是仙境。

随着雨季来临,彩石南山泉水次第登场。一个雨后的夏日,放下手中杂事,到玉河寻泉,一睹名泉风姿。

一到夏天,玉河泉村便换了动人的新装,整个小村便被浓浓的绿色包裹起来了。小村几十户人家,三面群山环抱,四处泉水潺潺,整个村洁净空灵如洗,世外桃源般静谧祥和。过不了多久,村内的泉水将会是处处可见了。有名字的如牛头泉、响呼噜泉、晴天泉、门口泉、院内泉、西老泉、东老泉。更多的泉水是没有名字的,但这并不影响那些无泉水快乐的汩汩流出。大大小小的泉,组成了济南新五大泉群之玉河泉群,汇集成河,从山脚下流出,穿过小村,水花跳跃着奔向远方,成为巨野河重要的源头,一直汇入小清河,流向东海。

村里最大牌的泉,要数响呼噜泉。泉眼如井,深有几米,常年有水。若在雨季,泉水喷涌,水声响如呼噜,不绝于耳,故名响呼噜泉。此泉水量之大,竟可一泉成河。泉水清凉甘冽,纯净如玉,村民汲泉而饮,祖祖辈辈尽情享用这大自然馈赠。经常有外地人专程开车来泉边取水,他们讲,用这泉水泡茶煮饭,味道格外清香。

听住在泉水边上的韩照平老先生讲,玉河泉原来叫榆柯泉。据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曾有这样记载:“巨合水源于鸡山之西南50里,榆科泉”,“泉水来自百米岩层下,甘甜醇厚,酷似圣水也”。文中所录的巨合水应该就是现在的巨野河,榆科泉即榆柯泉。榆柯泉在明朝时还曾改名叫“鱼河泉”。大约在元朝末年,有三户人家因躲避战乱,带领妻儿来到这里。他们就依泉住下,并将榆科泉清理淤泥。在挖除泉底时竟然发现有几条小鱼。他们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因为鱼儿象征着年年有余,他们便将这村改名为鱼河泉了。时间久了,现在村子名字变成了玉河泉。该村书记王立新讲得更为生动确切,因为穿村而过的河水,自西南蜿蜒曲折流向东北,水流清透澄澈,宛如玉带绕村,村名玉河泉最生动形象了。

山坡高处有个牛头泉,现在村里所用自来水,就是自此泉引流而下,流到家家户户,简洁方便,没有丝毫的污染。有的泉在门口,叫门口泉;有的泉在院内,叫院内泉。现有一处龙泉,清澈的泉水从虎头石雕的口中涌出,喷银吐玉,清澈无暇,与泉畔的几个顽皮的石娃雕塑相映成趣。这泉经年有水,自古不断,因此也叫东老泉。村里还有一处泉最具传奇色彩,叫晴天泉。阴雨时节,此泉沉寂不开。若泉水突然涌出,则必定预示着晴天。多少年来,一直如此,从来没有失约。

玉河泉水不但哺育着这里的人们,更是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山泉欢声处,绿意扑面来。整个村子里山上山下一片绿。抬头望去,徐了蔚蓝的天空,就是碧绿的枝叶。清爽的风,夹带着阵阵芬芳,和着潺潺水声,四面吹来,一切都变得格外干净,纤尘不染,似与外界喧嚣相隔绝了。

来村里看泉赏景,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瓜果格外香甜,蔬菜无比新鲜,面食独具风味,它们都会给你留下极好的印象,正如在这里生活着的朴实而又热情的村民。

据韩照平先生讲,他曾祖父是半个秀才,工书法,善诗文,会医术,乐善好施,广济四邻,为乡里所称道。后来时任八路军抗战游击队政委的武中奇就住在韩照平老家,他的曾祖父与武中奇志趣相投,帮助八路军做文职宣传、医疗救护等工作,为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韩照平翻修新房前的老宅子里,还保留着武中奇书写的楹联。韩照平老先生门前泉水涌动,河水流淌,坐在石栏上静静吸烟,或是在家里挥毫笔墨,或是为外来的客人讲述村里的历史,都成了他津津乐道的事。

村里还有好多东西值得去欣赏,去品味,正如这悠长而曲折的玉河泉水……

4、山村古风

彩石古村系列采风

现在虽然已是初冬,但捎近村却仍然是一派晚秋景色。

红叶,翠柏,白苇,黄草,起伏的远山,苍茫的原野,幽长的小路,青砖老巷,绿树红房……都是这晚秋构图里美妙的要素。

沿着幽长的天然石板路,走进彩石镇捎近村,这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俱佳的小山村。这里有高家古庄园、百年千头柏,有神奇降龙木、不枯长寿井,更有纯朴热情的山里人家。

远远的就望见四棵苍翠的柏树傲然耸立村口。每棵树都有十几米高,两搂多粗。据村里老人说,这些树已有四百多岁,在他爷爷的小时候就有这么大。树冠繁茂,枝头众多,村里人都叫它“千头柏”。“千头柏”,真是个挺形象的名字,四棵大树并肩而立,联袂而生,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保护神一样,守护在村头。历史的痕迹干裂在树皮的纹理,如古老的文字,记录着这个小山村岁月的沧桑。油绿的枝叶,散发着远古的气息。千百年来,它召唤着每一天太阳的升起,又目送着每一个日落。

自捎近村口,一直往里,满眼苍翠,鸟鸣阵阵,花香淡淡,沁入心脾。眼前的高家庄园断壁残垣,杂草丛生,已然看不出它昔日的辉煌。

据了解,自清末到解放初期,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章丘高姓人家的避暑山庄,主人便是章丘西关高家第十七代孙高即霞。有部电视剧《东方商人》主人翁孟洛川的母亲高凤英,就是高即霞的亲姐姐,也就是说高即霞是孟洛川的亲舅舅。 据现在残留的遗迹判断,这里曾是相当大气繁华,原来里面前后各有花园,东西两个院落,房屋多是二层楼结构。听村里的人讲,当初每到夏季,高家老小便乘马坐轿,携带财物,前呼后拥,赶来山庄避暑。这里还是战乱的避难场所,每当外面有战事,高家人就会躲进来。这听起来像是又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

庄园前面垒有炮台,可见往日防备战乱的影子。原来的高堂大屋,现在已是残败不堪。一块块古朴的大青石,一条条的水磨青方砖,腐蚀了的雕花窗棂,栉此鳞比的断瓦,元宝似的栓马石,横七竖八的石磨、宽大的水槽,讲究气派的院落,无不在诉说着当年主人的大家风范。院中荒芜的杂草乱树,孤独守侯的装粮食的黑瓮,方石砌成的大地窖,尘封在记忆中的往日荣华富贵恍如云烟。

高家庄园南面的大山,郁郁葱葱,绿叶婆娑。山脚的斜坡上,一棵棕色的大树,如一个沉睡的长者,还没有被盎然的春意唤醒。树高达17米,树冠似松非松,像槐非槐。纹如龙鳞,干像虬龙,梢似龙爪,苍劲的向高空伸展,身披远古的风尘,挽留着流逝的日月。

这古树虬枝,苍翠繁茂,木质成丝,韧性极强,村民称它牛筋子树。几位专家慕名考证,得出的结果令人惊奇,它是我国仅存的一棵降龙木。相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为毒气所困,伤亡惨重。最后穆桂英折来降龙木驱散毒气,大获全胜。神奇的降龙木以它神奇的解毒辟邪的功效美名流芳。原来这棵神奇的降龙木就是它。据说每年“五一”前后,遍开小花,形如茉莉,十里飘香,清幽淡雅沁人心脾,经久不败。夏天蚊虫肆虐的时候,在降龙木的周围却见不到蚊子的踪迹。

村里人曾尝试用各种方法栽种降龙木,均未成活。这神奇的大树,它的年轮、来历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我听有专家讲,这树应该是流苏树。但我从网络图片上仔细比较过,总觉得一点也不像。斑驳苍老,遒劲旺盛,不知是回忆恒古久远的年代,还是遥望未知的将来……数百年来,这树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长势,散发着幽香,使捎近村民世代不受毒邪的侵扰。

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有七口古井,青石砌成,雕着古拙,两石中间凿出井口。井水是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枯,远近闻名,从不长水垢。山外大旱的时候,这里的水依然充沛。雨季,井水四溢,沿着石泉山谷悠悠流到山外。捎近村的人极少得病,且个个长寿。村里的老人耳聪目明,身体康健,他们说,这都是井水好的缘故。有口井边有巨大的古松如盖,枝叶繁茂,传有千年,当地人称“不死树”。这树在清朝时也曾死过一次,但后来有位得道高僧将树抱了一下,树又神奇复活,生机愈发喷薄。

即便是你初次到捎近,这里人家都会主动和你说话,给你做导游,邀请你到家中做客。憨厚的村书记,热情的养蜂人,淳朴的村民,和着那幽幽古风,会长长的留存在你的记忆里。

现在捎近村,由大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走村企合一的新路子,将全村土地承包,实现了土地流转,正进行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新开的苗圃、菜地、果园,新建的栈道、亭台、楼榭,居住在风景里,生活在安康中,开拓着富裕路,实现着幸福梦,勤劳智慧的捎近人正在精心绘制着一幅新农村的崭新图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