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为何泉水不甜牛羊不再?

 xcaq 2013-02-21

2013-02-20   陈海之

翻新文。

老家在西部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四季分明,人杰地灵,分外美丽。关于我儿时的记忆总是和这里相关,少年时的欢乐时常在脑海浮现,让人魂牵梦萦。

自然的馈赠

这里,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树,还是树;除了草,还是草;除了农人,就是各种常见的小动物以及飞鸟。

春天,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山逐渐开始绿了,野兔、松鼠、麻雀、黄鹂等各种动物们漫山遍野的欢腾;夏天,到处是翠绿的庄稼,黄绿相间的田园风景让人流连忘返,漫山遍野零星散布的牛羊悠然吃着草,放羊娃的欢声笑语在山谷回荡,风吹过的柳树林和杨树林哗哗作响,分外惬意;秋天,散落山间的农家炊烟飘着一股丰收的味道,农民自家院前的麦场对着一大垛一大垛碾完小麦时的麦垛,农民用这些烧水做饭,甚至把它当做牲畜的饲料,早上起来的晨雾在山谷飘荡,让人置身人间仙境;冬天,山上以及路上的小树林银装素裹,走在其间,嚓嚓的声音会让你将烦闷的心情彻底荡涤,呼啸的北风更会让人神清气爽,在外面呆久了,跑进屋子钻进炕头更有一番滋味。

对于村里的小孩子而言,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放暑假到处放牛放羊了。胆子大的,可以把牛羊赶得远一点,只要天黑之前能赶回来,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太阳出来后尽早出门。在故乡的山里,总会有比较平坦起伏不大的河谷乃至滩地,这里水草茂盛,甚至有天然形成的自流井,是放牧牛羊的天然谷地。沿着小溪谷往下,在夏天你甚至能尝到野草莓等野果,别有一番滋味。如果在太阳底下,躺在草地上睡个大觉,伙伴们一起打个扑克,那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一切,在原始中呈现出自然的美好。

因为学习成长的原因,我已经离开老家多年,但十二三岁之前的记忆总是跟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有关,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记忆中的故乡是民风淳朴、自给自足,邻里互助、一派祥和,物质虽然匮乏,但还不至于缺吃少穿。

生态与生活

村民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村民们平时吃的粮食、蔬菜基本上都是从自己家地里种出来,喝的水也是从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自流井里挑来的。对于村里人而言,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利用几天一次的赶集机会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买些日用品以及盐巴调味品之类的东西,顺便与外人交流;一种是乘坐村口公路上顺路驶过的班车,或者搭乘道班的工程车到城里看病或者送孩子读书,顺便见见世面。

印象最深的,村里人干农活时要吃“晌午”,一大早一家人起来后,就赶往地里,做农活到十点多就要休息一下,大家围坐的田边的树荫底下,吃着东西喝着茶,聊聊天之类的。如果临边的地里有人,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加入。差不多快到中午,一家人就回去做饭,这个时候你走进村里会闻见炊烟的淡香和饭菜的香味,让人不得不往下咽口水。吃完午饭,睡个午觉,太阳照的不那么激烈了,便再次到地里干活,有时候早上干活的地方跟下午不一样。对于我们这些小屁孩来讲,最喜欢的就是靠近河沟或者溪谷边上的地,因为那里有水,我们可以好好疯玩一番。

现在回想起这些细节,我有时真的很佩服中国农民的生产管理能力。哪天在哪个地里播种,哪天在哪个地里锄草,哪天给哪个地施肥撒农药,哪天给家里的牛羊马骡子铡草,准备饲料,哪天打扫猪圈、鸡圈,这些事情都杂而不乱,井井有条,把平时整个生产生活弄得巴巴适适。即使到了年关,各家各户杀猪宰羊基本都有固定的日子,甚至细化到哪天去赶集,哪天请人帮忙杀猪等等。自给自足的生活有时确是好事,至少我们远离了污染,远离了三聚氰胺,远离了瘦肉精,一切都是有机的

这种原始的生活的状态恰好诠释了了什么事循环经济和环保,不夹杂一点污染。丰收过的麦秆拿来养牲畜和烧水做饭、取暖,少剩下的麦灰又可以拿来种植庄稼,如此反复。条件好的,可以弄个化肥池,用沼气做饭发电。然而农药化肥的介入,使得人们放弃了传统的耕种方法,带来的却是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农作物对化肥农药的药理性依赖,传统的农家肥却没了市场。而现在,城里人却对所谓的有机蔬菜青睐百倍,不得不说这是对工业化的莫大讽刺。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跟着大人到村子里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了,虽然是黑白的,频道顶多能收到两三个台,一个是省台,一个是县台,还有一个就是中央一台,偶尔还能收到中央二台,印象中县台和中央二台的效果是最好的。八九十年代对于西部的一个贫穷小山村来讲,一户人家能有一台电视,那简直就是财富的象征。其实让人快乐的并不是电视本事,而是你屁颠屁颠的跟在比你大的孩子后面,走在寂静的被月光照亮的山路上,然后跑到老乡家里看电视的那股稀奇和热闹劲,甚至看完电视剧后,剧中主人翁的下步命运也会成为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争论的焦点。

对于村里人而言,平时最热闹的莫过于过年耍秧歌,谁家有红白喜事等等了。在村里,总有一种很约定俗称的东西规范这个村落的一切。比如:农忙时,几个家庭就会商议如何使劳力最大化,尽快完成各自的播种收割任务,那么相互帮忙就会成为不二的选择。当然,麦收时雇一两个麦客帮着收麦也是不错的抉择,但是必须管吃管住。此外,在村里的黑白喜事之中,总是会有几个权威的长者出现,主持一切大小事务,邻里互帮互助就把一切事情搞定了。

村里的长者总是最受尊敬的一批人,他们在村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自然获得村里男女老少的认同和尊崇。比如说哪家兄弟姊妹因为分家的问题闹纠纷啦,邻里产生矛盾了等等,他们就会出面予以解决,一般都会获得双方的认同。记忆中,传统凝聚了整个村落的力量,让一切很安详,很平静,甚至让村里人与世无争。

工业化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我记忆中的小山村也在发生悄然声息的变化。

大概是我读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每到暑假我便从城里赶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那时便觉得村里的几口自流泉泉水不再那么清澈、水量不再那么大,前来挑水的人也不再那么多,因为家家户户门前竖起了井口。以前放牛放羊的滩地自然形成的水潭也渐渐收缩,甚至不见水的踪影。发展到后来,各家各户的水井也挖的越来越深。以前那种蹲在泉边用双手舀口甘甜泉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那才是真正的矿泉水。而现在,所谓的矿泉水竟成了城市人水商销售产品的卖点。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都不敢喝——一股漂白粉的味道!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村口的树林变成了天然的垃圾场,塑料垃圾袋点缀其中,发出阵阵恶臭。而这些,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是极其少见的。慢慢地,村里三轮车、拖拉机开始多了起来,人力逐渐被机器所替代,而传统的农家饲养的耕牛、马、骡子之类的东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的经济畜种——山羊,自然而然,在美丽的夏天,山被啃得光秃秃,漫山遍野是羊粪和被羊踩得稀巴烂的草地。山里放羊的小孩已不多,取而代之的专职牧羊人——一般都是各个家庭的老人。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以前村子里各种牲畜很多,可以用品种繁多来形容。随着畜力被机器取代,很多家庭饲养的牲畜要么被自家杀了吃了,要么就是买到肉类加工厂。最典型的就是驴子和骡子数量急剧减少。这几年回家每每想买些驴肉时,就会有人善意的提醒我:这年头哪还有驴肉啊,驴早就被贩子收光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顶多上街打几条狗杀了当驴肉卖给你,骗钱而已。我想,这可能与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欧洲马肉风波差不多。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出去务工,一些新鲜的玩意被带进来。到我读高中时,再回村里,听得最多的一句是:村里的风气每况愈下,很多年轻人“不务正业”。现代的气息吹进传统的氛围,两者必然会有一种博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孰轻孰重。那时,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村里人因为打工什么的开始变得富裕起来,这是好事。有的人甚至做起了生意,比如收购土特产品之类的。然而,人们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之外给小山村带来的却是对传统价值观坚守的缺失,好的没留下,坏的全进来。村里的老人常讲:以前搭个村民的顺风车,或者托人从外面带点什么东西来,很简单,只是帮忙而已,而现在什么都跟钱挂上钩了。传统的那种邻里互助、淳朴民风逐渐被金钱、被赤裸裸的利益所解构。这些,只是定格在特定时段的记忆。

青壮年劳力的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每次放假回家,总会听家里人讲,谁家的老婆因为偷汉子被发现了,谁家的孩子父母那么辛苦又考上大学了,甚至会听到留守儿童出什么什么事了,村干部贪污退耕还林款以及种粮补助款,哪家的孩子外出打工死了等等的有关这个山村的“新闻”。

到现在,因为学习工作在外地的缘故,我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回去看看了。常听父母讲,现在村里的居住户数正在减少,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习惯于外出打工,甚至在外地生根发芽、繁衍子孙,在外面混的好点的家庭已经不再种植粮食,对于村里人而言,普遍的看法是“在外打工比种粮食划算”。父母有时也会告诉我,那些残存在我记忆中的老人已经一个个离世,他们有时回到村里都认不齐村里的人们。而那种牛羊遍野,泉水叮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场景将永远定格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残存在历史里,无法复制。

家为何牛羊不再现,泉水不再甜,问天、问地,我们只能问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