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和[ 温壶月光 ]的第44次say hi 我们看见各行各业的大牛,做事雷厉风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成就。反观自己,好像一事无成。 前段时间听了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大牛果然是大牛,讲的道理让人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所以我想分享给你一些,如果你想对人生作出一些改变,或许这是第一步。 李笑来,原新东方名师,自称“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一年赚的比罗振宇一个公司都多”。 这次想谈谈“注意力”这个概念。 这不是上课时不走神的那个注意力,而是渗透在你每一分钟、每个小时,甚至整个人生的注意力。 你可能不太明白,不过我可以解释解释。 本文共2k字,认真读完大约耗时5分钟。 内容不多,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耐心读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注意力很宝贵 虽然人们总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如果可以把金钱与一些抽象的概念作比较的话,那么一定是: 钱<时间<注意力 钱<时间 钱是可以买来时间的。 我付了外卖的配送费,就省去了亲自跑一趟的时间,我就可以用等外卖的这段时间做点更有意思的事,比如给这篇文章再码几百个字。 而实际上,我也在贩卖我的时间。 比如我用了读好几本书、听许多场live的时间,来写出这篇文章。 而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只用花几分钟,就get了这些道理。 然后我从中获取一点可怜的广告费。 时间<注意力 在我们地球人类的世界里,所有人的一个小时都是等长的,绝不会出现谁比谁的一个小时还要更长的情况。 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只能说,在等长的一个小时内,一个人的时间比另一个人的时间利用得更好。 怎么才算时间利用得更好呢?关于时间利用也是有比较学问的。 但如果你觉得我接下来会说工作学习的一小时比娱乐的一小时更优的话,那你就错了。 我来讲这么一个故事吧: 每天早上9点钟,都是我一天里第一节课最是聚精会神的时候。 但几乎总是这个时候,我妈会推开我房门,致以我清晨亲切的问候。 问候流程大概是:问我是否吃早饭,问我爱不爱她,然后要求我配合她唱《小星星》。 一位多么温柔而充满情调的女性! 但当我视线重新回到课堂时,发现已经跟不上节奏了,我带着焦急和烦躁的心情,挠着头皮硬撑十多分钟,然后沮丧地关掉直播。 更令人沮丧的是,第二节课开始时,我依然会回想起“上节课没跟上”这件事情。 于是又开始捶胸顿足,还担心坏情绪会伤害妈妈。 那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呢?把没听好的课再重新听一遍吗? 我认为不是的。 更好的做法是去找到我妈,告诉她不要在上课时间打断我的注意力。 也许她还会跟我理论说“不就是两分钟吗”。 这时我还要耐心跟她解释为什么这两分钟对我很重要,这两分钟又是如何影响到我。 或许这个过程会花掉许多时间,但它是值得的。 因为它能换来我无数个不被打扰的早晨,也就是“注意力”。 这就是“时间<注意力” 如果这个例子不够生动,那么我想你应该体会过长时间工作后的疲惫感——假如你在熬夜学习,可你实在是困得不行了,不知道该不该睡会儿。 那么你可以在心中权衡一下,接下来是“学习半小时”对你来说更有用,还是“睡半小时”更好。 参照上面的故事,我想你应该能找到答案。 注意力如此重要, 但许多人却在浪费自己的注意力。 有什么热搜,要点进去“刨根问底”;什么新的综艺新的电视剧,也一定要看一看。 有的人或许会说了,大家都在看,我不看的话岂不是成了无话可聊的“落伍者”? 但是,这些“谈资”具有时效性。 就像网络上早就不报道上个月的娱乐新闻——你现在所关注的那些,在一个月后也不再时髦。 而,如果把这些注意力用在读书、自我增值,十年二十年之后,它们依然能供你拿出来发挥效用。 注意力很宝贵,所以,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注意力是如何分配的。 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我们说“不忘初心”这个词,实际上,许多人并搞不清楚这“初心”是指的什么,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初心”常常被打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在路上看到有人受伤了,出于同情和善意把人送到医院,但是这个人却根本没有表示感谢,这时候我们会抱怨他没良心。 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既然帮助别人是自己的想要的,也做到了,那就没有必要指责别人没有回报了。 而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的初心是“行善”,而不是“求报”。 再比如说,我前几天临近考试,为了放松心情,约朋友出门散步——我原本的计划是散完步各自回家,充满力量继续工作。 但事情最后发展成了我俩聊天聊到凌晨三点半,第二天白天在更疲倦和更焦虑的心情中度过,生活节奏失控。 最后经过几个小时的反思,我更深地理解到这个道理: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我的初心是为了放松心情,但我却把这个期待寄托到我朋友身上。 如果是我一个人出门散散步,或许就能达到充满力量回来继续工作的目的。 但当另一个人参与进来,“我想要放松”这件事,就多了许多不可控因素——比如,朋友也有想倾诉的事,朋友还想多玩一会儿,朋友晚上并不困。 当我们把希望和重点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可控制。 说得更偏激一点,就是哲学家萨特所总结出来的“他人即地狱”。 总结本文的两点: 1、警惕你的注意力分配 2、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本来还想跟你谈谈有关人生的注意力,但为了避免篇幅太过冗长,我把它放在了自动回复里。 后台发送“注意力”,那里有我为你准备的一个故事。 最近微信好像又更新了... 可能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如果不点亮我们的⭐,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推送啦) 第一步 你的“在看” 是我最大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