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我第二天就能下地了

 洪学习hjq 2020-06-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跨度大,从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到七、八十岁老人均可发病,一旦起病非常痛苦。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黄山首康医院脊柱内镜微创技术也不断进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

吴某(化名)在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放射痛,在家休养并口服了消炎止痛药物,但不见好转。5天前,吴某的左下肢疼痛明显加重,左足底麻木,行走活动受限明显。黄山首康医院门诊行腰椎MR示:腰5/骶1椎间盘左后突出约8mm,同层面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重,被诊断为: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

吴某的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医生们完善了各项检查,排除了手术禁忌,并获得家属同意后,计划择日行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但从X线片可见,吴某的双侧髂嵴高,若采用以往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的手术方式,从脊柱侧后方入路,术中需要进行椎间孔成形,髂嵴高会给穿刺和手术过程带来困难。就像打钻机在打墙时遇到了坚硬的障碍物,需要把障碍物清除,这造成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透视次数多,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大。

既要保证手术质量,又不增加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解决难题的办法就是改变手术入路。黄山首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主任黄顺水与团队商量讨论后,决定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的手术方式,利用病人脊柱上固有的孔道进入,以避开椎间孔入路带来的困难。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术中,医生用导针穿刺在吴某腰5骶1椎板间隙,再用“C”臂机确定病变节段。

随后沿导针皮肤处做了一个仅7毫米的手术切口,置入孔镜,穿破黄韧带到达椎管,显露了被突出椎间盘压迫的神经结构和突出的椎间盘。

在确保工作套管保护好神经结构后,黄顺水主任安全切除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

此时再检查神经根,已经完全不再受压。

1小时不到,手术成功!出血少到可忽略不计,伤口仅缝了1针。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术后第二天,吴某便能缓慢地下床进行适度的活动了,这让她和家人感到非常诧异和高兴。

近两年来,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兴起,利用了腰椎生理骨性间隙入路,不破坏骨质,无需分离椎旁肌肉,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腰椎的稳定性。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只需透视2-3次,损伤更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好。适用于各年龄段,以及各种全身条件较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但该技术由于操作空间小,难度大,学习曲线长,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对腰椎生理及病理解剖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在黄山首康医院脊柱外科,椎板间入路手术已日渐成熟。

供稿:骨科

责编:何畅

审核:刘瑜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