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作家是家喻户晓的,而在这众多的作家中,也有许多作家是有争议的,余秋雨就是其中之一。 1992年,余秋雨以《文化苦旅》在文坛家喻户晓,受到大家的喜爱。
由此可见,他是一位为大众所公认的文学天才。他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他用23封辞职信“裸辞”。46岁时,他与妻子离婚,并娶了另一位比自己小16岁的年轻妻子。“不道德”一词成为了别人关注的焦点。 杰出的成就和“负心汉”的污名成为他一生的对比。 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写23封辞职信请辞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的一个小镇上。他从小到大,他表现出极强的写作天赋。在他7岁那年,他就能给村民写信和记账了。 后来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入学后,他主要参加了农村的农业劳动。然而,在那段艰辛的时期,余秋雨独立撰写了《世界戏剧学》,成为当时国内这门学科的权威教材。 1985年,在上海高校资深教授的共同推荐下,余秋雨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他被提升为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在教育界任职期间,余秋雨可谓硕果累累,屡次荣获“全国杰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但在他的心里,总是有一种执着的执念。 前后两年,余秋雨用了23封辞职信“裸辞”,终于在1991年7月如愿以偿。 辞职后,他独自踏上了西北高原之旅,系统地考察了所有重要的中华文化遗址。 余秋雨说:“有人说我是最远的文人,我承认,我喜欢四处走走”。 第二次婚姻娶了小16岁的小娇妻,妻子:来世还会嫁给他。马兰出生在安徽太湖县的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从事黄梅戏和舞蹈的设计工作。他的母亲是黄梅戏演员。1989年,凭借电视剧《严凤英》,马兰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功,成为中国最富盛名的黄梅戏演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兰看到了余秋雨的作品,立刻被这位作家的作品所吸引。有一次在上海演出《遥之杏花村》,马兰冒昧的打电话让余秋雨去看,但他没有戏票,但余秋雨说:“我有,你要的话我可以给你几张。”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这件事最终被余秋雨的妻子李红发现,于是两人离婚。 虽然两人相差16岁,但他们在精神和生活上越来越接近。他们婚后的关系也一直很好,平时就像一对相爱的小情侣,在空闲时间牵着手去杂货市场买菜,看话剧表演。 直到70多岁,在采访中拍照时,余秋雨还亲自删除了自己认为“拍得不好”的照片,并告诉工作人员把剩下的照片拿给妻子马兰看:“让她看看我都做了些什么。”由此看来,余秋雨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对于这段关系,马兰说:“如果有来生,我还是会嫁给他。” 余秋雨用一本书养起了一家出版社。余秋雨裸辞结束后,就背起包,踏上了一段文化探索之旅。他收集了这次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见所感,都写在了那本《文化苦旅》当中。 余秋雨甚至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一出版就大火起来。 著名出版人、同济大学教授王国伟说:
书名中的“苦”并不意味着路上的艰辛。余秋雨想表达的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辛酸”。中华文化体现的是一种“苦”的承载,一种传承。 很多人说如果一生中只读一本书,那么《文化苦旅》是我的首选。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你会在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 它不仅是我们的枕边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良药。读完后,你会发现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你会对生活有新的感悟。 余秋雨在文章中善于运用排比,善于造势。他华丽的语言吸引了无数人。因此,它也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的中学课外读物,也是中国家长寄给出国留学的孩子最多的一本书。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化苦旅》绝对是应对高考作文的利器。很多中学生甚至在高考语文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对余秋雨这本书抱着捧读。余秋雨的散文风格时尚而不轻浮,随时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这本《文化苦旅》只需47元,就两顿午餐,却能体会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真谛。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如果您想阅读本书,或者想给孩子的作文写作有一个参考的话,我还是很推荐您购买这本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