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两手间合理的运行路线

 觅书时代 2020-06-21

两手间合理的运行路线包含三种基本运动形 式:双开、双合和一开一合。

双开:两手同时螺旋缠丝弧线远离身体。如“前趟拗步'为平行双开,'白鹤亮翅”是斜向双开。

双合:两手同时螺旋缠丝弧线接近身体。 

一开一合:拳架中的一开一合更为普遍。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两手向左右方向的平行弧线运动。一只手 远离身体,另一只手接近身体。如“劈身锤”等,两只手的运行路线永不交叉。

2、两手前后的交叉运动。如'倒卷肱”等。这种劲别比较多且实用,既能打又能化(拿)。

3、两手的上下运动。如'金鸡独立'等。

太极拳中对两手运动的基本要求是:螺旋缠丝、弧线运动和产生六个方向。

螺旋缠丝

螺旋缠丝不仅表现在双手上,双脚也有缠丝,全身处处都有缠丝。但是双手缠丝表现得最为明显。小指领劲为顺缠;大指领劲为逆缠。动即有缠丝,非逆则顺,否则就不叫太极拳。

弧线运动'弧线运动”指的是手的运行路线不能直来查去,这也是太极拳区别于长拳的一个主要特点。太极拳在走化要时时贯彻这个弧线运动,只在打击或发劲的一刹那,手走的是直线,这叫'出方',出了方即产生了断劲,但我们可以用一个折疊把断劲接起来,使之重新回到弧线运动上来。这个弧线运动使得太极拳的攻防技巧变化莫测,奇妙无穷;使太极拳产生了“化打合一”,“四两拨千斤”的独特韵味。

产生六个方向是对手的运动的比较高级的要求。手的运动方式可以直来直去,这叫两个方向,这不是太极拳的劲。也可以走四个方向,这就可以构成平面的圆弧运动。这个平面的圆弧运动具有一定的威力,但是对手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如有“沾连粘随”的上等功夫你就没办法。但是手的运动如果有六个方向,也就是说手的运行路线是一个立体的圆的话,他要跟上你就非常困难。因为对方的大脑不容易进行判断,加上点速度对方就会不知所措。

这六个方向是:前、后、左、右、上、下。而且,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

两手在开合运动中,仅有手上的螺旋缠丝、 弧线运动和产生六个方向还不够,还要遵循 以下原则:

1、以手领劲。是指手的运动与全身运动的关系,手的运动在全身的运动中必须是主动的,是龙头作用。这与以腰为主宰的理论并不矛盾。我们主张上肢各关节的运动方式是:手领劲,肘定位,肩放松,腰分配,加上周身的协调。

2、要分出轻重。太极拳要求我们'轻沉兼备”,这个“轻沉兼备”指的就是手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两手在运动中必须要分出孰轻孰重。

其标准是什么呢?双腿承载身体重量时,上升手为轻,下降手为重;两手平行移动时,身向左转,则左手为重,右手为轻;身向右转,则右手为重,左手为轻。如果单腿支撑全身重量时,则对应的上 升手为重手。如'金鸡独立'。手上分出轻重的目的是为了定脚下的虚实,达到周身的协调。

3、要分出主次。将两手分出主次是为了两手 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我们将两只手在不同的时间和位置时分别称为“指导手'和“打击手”。'指导手'和'打击手'的定义非常简单:身向左转则左手为“指导手',右手为'打击手'; 身向右转则右手为'指导手',左手为'打击手”。因此,两手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主次就可以分别出来了。

4、要节节贯穿。两手之间的开合必然要带动 两肘、两肩之间的开合。但要注意两手间的开合决不能用两肘、两肩的开合来催动和代替。

也就是说手要先走,肘可随之,肩可伸展以策应。这时,你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是同时在做着旋转和伸展的运动,这就叫'节节分家'和'节节贯穿'。

不能大臂一抡,手肘齐动,这不叫“节节贯穿'。“节节贯穿”可以使你的进攻更加巧妙,可以使你的防御更加灵活。

5、要开合同步。两手的开合运动贯穿了太极 拳运动的始终。被称为不同的拳式名称就是两手(当然还应是全身)不同的开合形式。

因此一个具有特定攻防含意下的开合必须是完整的、同步的。初学者往往出现一个开合动作左手到位了,右手尚未到位,或是一只手运动了,另一手在静止,或者是相反的情况。这就是开合不能同步。那么这种开合在攻防中就无任何威力可谈。

6、要路线对应。太极拳中两手运行的路线除 了要保持弧线之外,其运行路线应该保持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就是双开、双合、一开一合三种情况之中的一种。两手向同一个方向的弧线运动是对的,两手向相反方向的弧线运动也是对的,但是,如果你左手运行的路线是前后方向,而右手运行的路线是左右方向,那么两手运行的路线就不对应的、是矛盾的。在实战中,即使你的两只手的运行路线有了那么微小的夹角,出现出现了直线、平面、断劲,则攻防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7、要转关或劲力同步。太极拳运动中两手的 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的连接靠转关来实现。两手的转关需要同步。转关做到了同步、协调,你的拳架必然看起来自然,顺畅,转关的同步在攻防实战中的作用就更大了。一个转关化对方的进攻于无形,一个转关你的防御转成了进攻,你的进攻转成了防御。

化变成了打,打变成了拿。万千变化,都要靠转关来实现。但有时会出现一只手需要转关,而另一只手不需要转关的情况,但不须转关的手仍须做微小的调整,以便与转关的手的劲力的方位保持一致。两手同时转关见于大多数情况,而这时两手的转关是否同步则是衡量转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8、要互为照应。在太极拳运动中,两只手无 论做怎样的运行,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破坏对方的平衡,保持自身的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两手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相互照应。在同一时间,一只手的运行可能是为了另一只手顺利地实现它的战略意图;换个招式,另一只手的动作就是为了这只手完美达到它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