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之暑淫证

 tjboyue 2020-06-21

暑邪

中医诊断之暑淫证


1.暑邪的基本概念

①定义: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②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③分类:

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

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①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

②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①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

②“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挟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

定义: 指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以发热、汗出、口渴、疲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①发热恶热,心烦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

②发热,胸闷脘痞,腹痛,呕恶,无汗,苔黄腻,脉濡数;

③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气急;甚至昏迷、抽搐,舌绛干燥,脉细数等。

证候分析:

暑邪致病特点: 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暑为阳邪,具有炎热升散,耗气伤津,易夹湿邪等致病特点。

分类: 暑淫证有伤暑证和中暑证之别。

(1)伤暑证:

病因:为人体感受暑、湿之邪,汗出过多,耗气伤津所致。

①由于暑性炎热,蒸腾津液,故见发热恶热,心烦汗出;

②暑邪耗气伤津,而见口渴喜饮,气短神疲,小便短黄等症;

③暑夹湿邪,阻碍气机,故见肢体困倦,苔白或黄;

④若湿邪较甚,阻遏中焦,脾胃运化、和降失司,气机升降失调,则胸闷脘痞,腹痛,呕恶;

⑤邪气闭阻,玄府不通,则无汗;苔黄腻,脉濡数为暑湿之征。

(2)中暑证:

①由于人在夏令烈日之下劳动过久,暑热内灼神明,引动肝风,则见发热,甚至卒然昏倒、昏迷、抽搐;

②暑热炽盛,营阴受灼,故汗出不止,气急,舌绛干燥,脉细数等。

辨证要点: 夏季感受暑热之邪的病史,发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等为主要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