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建议:你需要给自己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

 浅浅一笑醉红尘 2020-06-21

作者:胡浩 来源:胡言非语 ID:hutalking

没有人不想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们总是会问我们长大了想成为什么人,对于这个问题,似乎从来就不算一个难题,因为答案总是能脱口而出。

回答基本都是这样的词语:

科学家、军人、宇航员、医生、博士... ... 

类似的一些大人们认为能代表优秀和成功的职业、学位等,并且在大人听到答案后的满意表情上得到肯定。

于是,人们的意识里从小时候就埋下了一颗不太好的种子:

成功与否,是要别人来判断的,要在别人眼里好的。

人生变幻莫测,会让绝大多数人的轨迹远离当初的梦想或愿望,当初定义的成功变得遥不可及,甚至这两个字变成了不愿提及的心理负担。

正如很多人所说:活着尚且不易,何谈成功?

其实,多数人并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对于自己,什么是成功?

弄清楚这个问题,会让人能够找寻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对自己多加认可,从而能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和人生。

二、你总是习惯嘴上说“想”,内心却早已“放弃”

老胡非常喜欢一个说法:

 “人们并不缺乏做好事情或实现目标的能力,只是往往他们在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自己可以实现,因此就表现出无能为力、默认当下无法改变的状态。”

内驱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样背景条件的两个人,是否能“成事”,就取决于三点:

A. 内心是否真的想去做!

B. 是否相信自己能做到!

C. 是否愿意去寻找支撑自己做到的条件!

记得有次参与北京某企业中高层封闭训练营,在很偏僻的郊区酒店里待了五天。

每天课后,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班子都和大家聚在一起轻松聊天,这在平时根本不可能,氛围特别好。

这个公司董事长是一位和善的人,很擅长用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感悟来给下属讲如何职业化、如何与人相处等等。

当讲到自己如何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的时候,老胡注意到除了一片掌声之外,几乎没有从任何一个人的眼神里看到启发的火焰,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成功者的故事,而自己实际是做不到的,并且把做不到的原因假设到很多方面,例如人际关系背景、家庭背景等。

有人形容自己每天“起得比鸡早,活得比狗累”,事实也是如此,现代社会一个普通人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前所未有。

如果问他们有没有发展目标,答案一定是有,谁不想高收入、高职位呢?

但如果深入聊下去就会发现,他们只是有美好的愿望,却并没有坚定要去“够着目标”的信心。

总是选择做自己能做的事,而不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去挑战新机会,总在用既有的能力来应付所有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就是:想更好,但内心并不认为自己可以有机会获得,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三、不要把别人的成功“状态”

当作自己对成功的定义

我们的眼光所及之处,总是会有各种闪光的人物,他们获得了在各自领域的极高成就,也成为人们的敬仰之人或者偶像。

非凡人物的事迹或言行会产生较强的影响效应,如果人们从小就以非凡人物的经历来影响自己、要求自己的言行,就会更容易走上正确的道路。

当下的时代里有许多璀璨的商业明星让人仰望和追随,任正非、柳传志、董明珠、马云、马化腾… … 国内已经太多太多,更不要说放眼世界。

老胡想要告诫的是,对于真正有成就的人物,对其敬仰或者奉为偶像都是好的,但并非一定要那样才叫成功,他们的确是成功的,但如果你认为他们成功后的状态才叫成功,放到自己身上来,恐怕不是激励作用,而是反作用了。

第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看到成功人士辉煌的状态,激励了自己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学马云做互联网,学刘强东从地摊开始创业,学比尔.盖茨退学创业… … 

但许多人却陷入了困惑甚至困境,他们努力了,却离那种成功的状态千里之遥

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判断,他们的错误在于这样的两种逻辑:

A. 做成该事情有几种条件必须占其中之一,要么A,要么B,要么C。甲占据了A条件,他成功了,乙占据了B条件,也成功了,我觉得通过努力能达到C的条件,所以也会成功。

B. 甲做到了,乙做到了,所以我也能做到。

看到的成功,已经成功者告诉你的经验,但其实并不一定适合你,或者并不完整足够支撑成功。

只能把那些成功人士状态当作牵引自己前进的东西,否则你就会在碰的头碰血流之下,潜意识里觉得永远难以成功,但也许离你自己的成功就一步之遥,却放弃了。

第二、目标太远,走两步就放弃了

对于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个辉煌的“大”,却忽略了前面一个字是“”,必须靠长期的坚持、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才有可能接近它。

对于绝大多数人,远大的成功目标,并不能指引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的行为,只能是牵引作用,然后设立好中短期的具体目标去行动,实现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调整和设置。

大概只有3%的人,能够从树立远大目标开始就毕生追求,这些人多数就是我们从书本、网络中可以看到的伟人、领袖。

这就是必须承认的事实,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而你能够做好的,就是受到他们的影响和牵引,然后把中短期目标做好,做好每一个下一步


四、用三个要素来给自己重新定义成功

羡慕,并不能让你获得成功。

务实地给自己定义什么是成功,才能让你一步步走得更高、更远。

老胡认为,需要在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重新定义每个人自己的成功。

第一、阶段性

有人说,我就是想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我就是想成为首富,难道错了吗?

当然没有错,因为你是想想而已,谁不可以拥有梦想呢?

但你必须为此设计好阶段性目标,如果你刚刚毕业或者还是基层的时候,每天把这样的梦想拿来照射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现实,恐怕得到的不是激励,而是不满。

因为你会发现,当下的工作即使做一百年,都无法得到梦想目标。

你必须思考:

. 五年后,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这才能支撑我更好地接近人生目标。

. 两年后,我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能够支撑实现五年目标。

. 今年的主题是什么,要在哪些方面成功,才能支撑两年目标。

. 每个季度提升了什么、做了什么,是能够完成今年的主题目标的?

… … 

逐步分解,获得月度和日常努力的支撑,并且真的这样做了,时时回顾,你就离梦想更近,因为真的在朝着那里去走

但可惜的是,太多的人只会想着十年后、二十年后的状态,但却从来不会思考当下或者下个阶段要做什么。

如果你总是脚在原地踏步,眼睛看着远方,永远也不会到达那个地方,最终恐怕只剩下跺脚。

第二、动态性

只有你将长远目标开始阶段性设置时,才能有效利用动态性来优化它。

人的发展道路中,有着各种变数,包括困难和机遇,所以你并不能靠当初设计好的阶段性目标,就能一步步走上成功的顶峰

坚持,是具有两面性的, 有人坚持成功了,有人却因为坚持而失败。

认识一位妈妈,她很爱孩子,认为传统的教育太苦了,竞争太激烈了,于是从小就给孩子设定了走艺术的道路。但孩子却对跳舞毫无兴趣,只是因为家长的要求而年复一年地学习着。

记得她还小的时候,老胡问她:“每天训练苦吗?你喜欢吗?”

小朋友抬头看着我,说:“妈妈喜欢就好”,然后嘟啷了一句:“我喜欢读书”。

那一刻,老胡心里都疼了一下,但却无法劝说她的母亲。事实上,没有不辛苦的方向,更没有竞争少的行当,学艺术的独木桥比读书要窄很多,要苦很多,还要看天份。

很遗憾,这个小朋友并没有舞蹈天份,到了高中就基本上跳不下去了,教练也劝家长让孩子好好学习。

结果就在家长的坚持下变得非常地不如意,孩子没考上大学,至今一事无成,实在可惜了一位特别乖巧的孩子。

如果这位家长懂得动态性调整,结果一定就会反转。

做好动态性调整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审视

. 对于外界环境的审视;

. 对于自身能力的审视;

. 对现有资源以及需要获得资源的可能性审视;

... ...

只有做好了审视,才能知道当初设定的下一个阶段是否要调整,甚至是否要调整方向,并非埋头蛮干,最终却徒劳无功。

第三、合理满足性

成功,是不是一定要站在行业的巅峰,一定要拥有不可想象的财富,一定要有让人敬仰的地位呢?

当然不!

不要以为成功只是成功人士所拥有的,清洁工可以成功,基层文员也可以成功,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成功的样子,这样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的圆满。

老胡认为,成功,就是找到了自己最好的状态。

认识一位园林设计师,画图三十多年了,职称并不高,更谈不上职位。

问他是否甘心,以前的徒弟都当上了高管。

他这样说:“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也不一样,有人认为高高在上才是成功,但我的性格和能力都不适合,我很早就清楚自己最擅长做什么,那就是好好画图,画好一张图,就是我的成功。”

这次谈话,让老胡思考了很久,很受启发。

成功,不是羡慕别人,而是找到自己内心的合理满足性。

谨以此文,送给那些渴求成功,却始终徒劳无功的朋友,一定要重新定义自己的成功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