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43突击炮,意大利和德国“共享”的坦克歼击车

 纵横战略 2020-06-21

公众号:纵横战略Z


虽然二战之初,意大利的坦克装甲车不值一提,但是从75/18式自行火炮(Semovente M40 da 75/18)的成功后让意大利军方“变本加厉”,企图研发各种火力更猛的自行火炮,而M43突击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1942年4月,75/18式自行火炮首次在北非战场大显身手之后,意大利皇家陆军炮兵督察就下令研制一种105毫米的自行火炮。而作为意大利的军工承建单位,奥德罗·特尔尼·奥兰多(简称:OTO,奥托)公司提议,在P40坦克底盘上创建自行坦克歼击车。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的P40被归类为重型坦克,但是重量只有26吨,属于中型坦克;该坦克的底盘坚固实用,非常适合当作坦克歼击车来使。不过在此期间,P40坦克仍然还处于测试阶段,具体的量产日期还非常模糊;况且P40坦克是当时意大利性能最好的坦克,把它改装成自行火炮有人觉得过于浪费。

75/18式自行火炮(左),M43突击炮(右)

意大利的另一家武器制造商,安萨尔多公司则提议用M15/42坦克的底盘改装成自行火炮。这个方案同样很有道理,因为改成自行火炮意味着坦克的重量将会降低,而且还可以使用体积更小的汽油发动机,既减轻了坦克的体积又提高了坦克的机动性。另一方面,在战争开始后轴心国的资源急速下降,意大利同样也面临柴油匮乏的问题,所以使用汽油发动机可以暂时缓解燃油不足。

M43突击炮的简易图

从M42到M43突击炮的设计

自1938年开始,意大利的奥托和安萨尔多两家公司就开始改进105毫米的榴弹炮,最终结果是军方采用了奥托公司的设计。到了1942年105毫米榴弹炮开始尝试安装到新的坦克底盘上,仅用了12天的时间105毫米榴弹炮就已经完全安装到了M15/42坦克的底盘上,并被命名为:M42突击炮。与之前的M15/42坦克相比,车体的宽度从原来的2.23米增加到了2.4米,总体高度降低了10厘米,其他各种配件布局保持不变。M42突击炮的前装甲厚度为50毫米,与M15/42坦克的装甲一致;炮塔装甲的厚度增加到了70毫米,因为不再使用旋转炮塔所以可以忽略掉装甲的重量;侧面装甲为45毫米,比原来的M15/42坦克厚了3毫米。车体则使用螺钉和铆钉两种传统的工艺组装;悬挂和转向架同样非常古老,所以M42突击炮根本无法高速行驶。

M43突击炮的炮塔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铆钉

105毫米的榴弹炮被安装到了坦克底盘的正中间位置,主炮的垂直射击角度为34度(-12至+22),横向射击角度也是34度(左侧16度,右侧18度)。一般情况下炮弹容量为48发,最大射程为4540米,初速可达510米/秒;除了普通的炮弹以外,M42突击炮还可以发射穿甲弹,有效射程为1000米,最大穿甲厚度为76毫米,这可以轻松的击穿早期的谢尔曼坦克。

M42突击炮的辅助武器是一挺8毫米的布雷达38式机枪,弹容量为864发;和M15/42坦克一样,布雷达38式机枪一般放置于战斗舱内,有必要时可以把机枪安装到车体的顶部枪架上,可用于对付步兵或者防空。

M42突击炮凭借着105毫米的主炮成为了二战中口径最大的自行火炮之一。该突击炮由3名乘员组成,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兼任多个职位;比如:驾驶员不光要开车,还要操作无线电;车长不仅要指挥其他人,还负责炮手的任务;只有装弹兵是唯一一个“一人一职”的。有些资料记录,德军将M42突击炮的乘员增加到了4名,使车长只负责指挥,不再兼任炮手的任务;这样的编制方案,看似很合理,不过却大大减少了M42突击炮的携弹量。M42突击炮使用的是192马力的菲亚特SPA液冷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只能达到35公里/小时,比原来的M15/42坦克低了3公里/小时;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炮塔装甲的厚度增加了,导致M42突击炮比M15/42坦克重了0.3吨,所以速度也随着车体重量的增加而下降。

M43突击炮的生产和服役

1943年2月25日,M42突击炮开始试验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意大利军方就已经开始订购了,同时M42突击炮也被军方改名为M43突击炮(SemoventeМ43da 105/25)。1943年5月奥托公司开始向意大利军方交付第一批M43突击炮,到了6月30日全部完成生产。同一时间,军方将M43突击炮的订单量增加到了454辆,为了公平起见军方还把一半的生产任务分配给了安萨尔多公司。

第一批量产的M43突击炮

安萨尔多工厂内的M43突击炮

战争的持续让意大利无法再继续战斗,在1943年秋天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再加上北部地区被德军占领,M43突击炮为反法西斯力量提供火力支援,所以才得以继续生产。此时,安萨尔多工厂正位于盟军的占领区域,在1943年至1944年之间M43突击炮的生产也变得更加顺利;第一年生产了24辆、第二年生产了67辆,总共生产了121辆M43突击炮。其中有一部分M43突击炮服役于意大利的第601和602坦克营,每个营12辆,到了意大利投降时,第602坦克营只剩下了5辆M43突击炮。

在北非战场战败后,第601和602坦克营就像75/18式自行火炮营一样,分别被编入意大利的炮兵团;第601坦克营被编入第135装甲师的第235炮兵团;第602坦克营在1943年8月15日才被编入意大利的第1装甲师的“黑衫军”集团。在1943年9月9日至10日之间,意大利的两个坦克师在罗马附近和德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大多数的M43突击炮也被德军摧毁或者缴获,而为数不多的几辆M43突击炮仍然服役在意大利南部的“莱昂塞洛”坦克营内。

在第235炮兵团服役的M43突击炮

在德军中服役的M43突击炮

M43突击炮被国防军缴获后,改名为:StuG 105/25 M43(SturmgeschützM42 mit 105/25 853(i))坦克歼击车。除了缴获而来的以外,意大利北部德军的占领区内,M43突击炮还在继续生产,而这些武器最终都被德军所用。

甚至于德军还开始大搞研发,在M43突击炮的基础上使用75毫米的火炮,企图获得更好的穿甲效果。德军改进的M43突击炮主要分为两种型号,第一种是在原来的M43基础上使用75毫米的L/34主炮。第二种则是在M43突击炮的底盘上安装Cannone da 75/46 C.A火炮,使用的是6.5公斤的穿甲弹,炮口初速可以达到750米/秒,在500米的距离内可以穿透90毫米的装甲,最大射程超过13公里,携弹量为43发。

StuG 105/25 M43坦克歼击车的装甲比M43突击炮更厚,前装甲的厚度达到了100毫米,在1943年时德国生产了8辆StuG 105/25 M43坦克歼击车,1944年生产了3辆,不过这些坦克歼击车极少被德军使用,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被人们发现。

在德国国防军种服役的M43突击炮(StuG 105/25 M43)

截止1943年12月31日,德军总共有31辆各种不同型号的M43突击炮,到了1944年底增加到了66辆;在1943年秋天时,最先收到M43突击炮的部队是德军的第15装甲师和第26装甲师,不过这些装甲车在1944年的冬季战争中大多数都被盟军摧毁。虽然德军的第914突击炮旅还有一部分M43突击炮完好无损,不过在1944年初时,都被4号自行反坦克炮和3号自行反坦克炮取代。最终,大量的德国和意大利制造的M43突击炮都落入了美国第11空降师的手里,这时美国人才发现除了前面提到的两种主炮以外,德军还曾经把MG-42机枪当成M43突击炮的主武器。

德军的M43突击炮

盟军在意大利威尼斯附近缴获的M43突击炮

毫无疑问,M43突击炮是意大利在二战中性能最强悍的自行火炮之一;使用105毫米的主炮,具有75毫米的装甲,机动性和速度同样超过大多数的中型坦克,唯一的缺点就是成员太少,导致每个人的工作量太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