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性行情能持续多久?是否会切换风格?

 10_11 2020-06-21

最近市场牛市的呼声开始高涨,实际上我们其实已经牛了很久了。所谓熊市,不就是在合理估值区间找景气行业么,而牛市则就是景气+宽松,只不过这次和05-07,13-15不同的点在于,这次没有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数罢了。

经常会有人讨论价值因子是不是已经死了,或者何时会切换。这就要回到我2年前写的一篇周报里的结论了,实际上我也记不得是哪一篇了,但是结论就是按照历史上来看,一轮风格行情的趋势持续时间远比大多数人想的要长,因为这不只是二级市场的风格偏好,更是行业的景气周期,而这个周期按历史数据看一般是7年,举个典型例子就是白酒。

然后我们看05-07的行情,主要是集中在宏观周期股上,领涨指数是上证50,科技股那轮是完全跑输指数的,这轮行情对大多数人影响最大的是无数人都会幻想28切换,踏空了就想等28切换,但是我们仔细看看当时的行情,最牛的指数既然是上证50,那就说明这轮行情从头到尾都是2的行情,而不是什么到最后轮到2涨,所谓的28切换发生了2次,一次是2007年2月后,一次是2007年530后,也就是说8的行情持续了3个月,而这3个月的特征就是散户觉醒了。而且即使28切换,切到小盘垃圾股上,领涨的仍然是岁宝热电这类,也就是中信证券影子股,这说明什么?说明了高位切低位,领涨切补涨,但是行业没变,还是涨最景气的行业。我们再看13-15的行情,也有过一轮切换,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也正好3个月,创业板切主板,领涨是券商,之后就跟07年530以后一样,又切回来了。而且同样是散户入场开始切换。历史经验不能简单拿来套用,我们要思考底层逻辑,为什么散户开始入场就会切换?因为散户和机构思维模式不同,散户你跟他说圣邦股份好,他会说涨那么多了,价格那么贵,不买,稍微懂一点的还要加一句,几百倍市盈率,肯定是题材股,不买。对于散户而言,好公司不如低价格,低价格不如位置低,所以对于散户而言,茅台是好,但是中远海控更香,爱尔眼科是好,但是不敢下手,还是买海油工程吧。所以一旦散户入场,大概率低位股票会涨一波,这时候高位股票获利盘会倾向于了结,追低位股票,然后切换一波,但是毕竟景气度摆在那里,这个过程一般撑不过3个月。

然后可能前几年我们还看得不太清楚,但是现在趋势越来越明确,就是这是一轮外资涌入叠加中国居民资产配置转移叠加全球大放水造成的行情。这次的不同仅仅在于05-07有代表周期股的上证50指数,13-15有代表TMT的创业板指数,而这波没有代表行业龙头,医药和新消费的指数罢了,所以牛市不容易被发现与确认。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担心趋势完结,不要去争论趋势的正确性,而应该去争论趋势完结的信号,然后去观察这个信号,只要信号不出来就别虚。这就好比13-15争论炒乐视对不对没意义,与其争论这个,不如争论如何证伪乐视,出现什么信号应该退出。

然后我们看这轮行情的主线,有几条,第一,医药,各种原因促使医药股一步一步走成大牛股。

第二,消费,尤其是新消费,消费股主要是因为国内外估值差的结果,毕竟很多优质消费股起步是10PE,海外增速更低的可口可乐,星巴克都是30-40倍PE,而真正国内巨大趋势的是新消费。这是国内营销渠道变革的红利,这个趋势会持续很久很久。很多人分析网红带货不理性,太热了,李佳琪等人分走的太多了,我觉得不对,恰恰相反,现在流量还是太便宜了。我在研究化妆品代工的时候发现国内化妆品新锐品牌层出不穷,那么只要能不断混战,化妆品代工景气度就不会差,于是我就要思考,混战什么情况下会结束?为什么会一直有新化妆品品牌冒出来,总结出来的唯一结论是流量太便宜,随便建立个新化妆品品牌,然后找个代工,铺下渠道,就敢去投一线综艺,敢去找李佳琪之类带货,然后轻轻松松销售过10亿。这几乎毫无技术含量的操作不正说明流量太便宜么,一开始的广告费用对比最终可能获得的收益而言太便宜了。然后网红带货不要把它看成销售渠道,而要把它比作1980年代的电视广告。当时很多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广告的牌子都不是好牌子,之后我们知道,不做广告的都死了……现在可能也是一样,对于95后,00后而言,找网红带货,小鲜肉代言的叫国潮,而不做的则叫山寨,剩下的国内大牌子叫老年人的牌子。而这个渠道红利还会持续很久,直到大多数牌子都认可这一套打法,然后开始拼ODM能力,之后拼剩下的你就会发现现在你看不上的品牌可能都已经是大品牌了。有人说这些公司真没那么好,我也知道这些公司没那么好,但是真那么好的时候市值就不是现在这个市值了。(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争论估值没意义,美股里多的是这几年估值上天的好公司,贵是它们唯一缺点)

第三,科技,我入行是07年,之后看了不少书,当时看到日本和美国的差异就反应过来,国家未来一定会努力发展资本市场,因为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太不利了,于是决定坚定从事这个行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国家在各个方面加快资本市场改革(虽然很多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如果这么下去,未来还会重蹈覆辙),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中美对抗是长期现实,中国必须发展科技,同时要孵化科技创新企业必须靠发达的资本市场这一点的话,就可以理解,过去20年是房地产的时代,未来20年大概率就是股权的时代(以前说过,西方发达国家也是这么一个历程,只不过中国是圈地造房,英国是圈地养羊罢了),当然,我并不认为这轮行情能持续20年,这个之后我会讲结束的信号。

我们去看美股可以发现,过去那么多年,虽然大家一直喊美股永远牛,但是美股其实也就是结构性牛市,无非FAANG以及云计算大牛,而这些权重太大了,所以显得美股永远涨。真正支撑FAANG和云计算持续大涨的原因就2个,一个是景气,一个是宽松。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熊市的行情是追求景气,而牛市则是景气行业遇到了宽松。

然后同样我们观察美股可以得出结论,最牛的股票一定是最景气,虽然A股消费股经历了估值切换,目前是大牛,但是看美股可以发现,虽然星巴克,麦当劳,NIKE等前几年也牛,但是远不如FAANG牛,因为后者更景气。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美股FAANG现在变成了FAAMG,甚至现在有AAMGT的意思,原因就是NETFLIX未来的景气度遭到质疑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系统性机会一定来自于流动性宽松,而A股现在流动性一是央行,二是外资,央行动作不用猜,看央行公开操作和央行报告就可以了,目前没有任何变化(虽然易刚说要找合适时机提前退出,但是不急,退出的时候再说),而外资则主要取决于美股走势,美股走势则是由美股那些权重股的景气度以及FED态度决定,那么只要AAMGT景气度没问题,以及FED不收紧,那么美股跌导致A股跌都是机会,这也为什么我前几周反复说大概率震荡上行,跌了就要敢加的原因。

而牛股则来自于行业景气度以及自身的景气度,最典型就是白酒,茅台不提价,那么两端好,中间差,因为白酒消费总量在下降,茅台不提价,就是切蛋糕,高端可以切次高端蛋糕,但是次高端却不能降价切低端酒蛋糕,于是价不变,量缩,而且还要跟其他次高端抢市场份额,需要投入更多营销费用。而一旦茅台提价就是白酒整体机会,中间弹性最大,因为提价了,高端量的弹性几乎没有,而次高端不但能提价,而且可以削减营销费用(白酒是买涨不买跌的),同时提价后还能留出价格空间去想办法切低端酒蛋糕。

综上所述,现在的行情正好就是景气+宽松,要切换风格得涨到散户们反应过来这是牛市,目前看还没有,而要扭转趋势则要么景气出问题(板块牛市结束,比如美股的消费股),要么流动性拐点(中美任何一个央行紧缩货币),否则就别虚。当然了,最后还是要强调一点,就是估值高了,波动率必然大,这几年美股闪崩经常出现,难保A股也会这样,所以涨的时候要淡定,跌的时候也要淡定,只要景气和宽松没变,记得跌了就加仓,满仓就拿着,别虚。震荡上行还是常态(散户进来早了行情太火爆只怕管理层又想压股市,现在多呵护啊,珍惜好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