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本在这里结婚也在这里心碎,却依然因为它爱上瑞士!

 街心舞苑 2020-06-22


毫无疑问,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演绎的《罗马假日》已经成为罗马的名片,即使是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经典。安妮公主和记者乔骑着小绵羊摩托在罗马城穿梭的场景是最好的城市观光片。

1951年9月的一天,好莱坞大导演威廉·惠勒在伦敦见到了22岁的奥黛丽·赫本。不到5分钟,他就发现这姑娘聪明、有才华,并且雄心勃勃。他正为《罗马假日》选角,男主角已定,是大明星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当赫本出现时,立马吸引住了惠勒的目光,她的身材高挑扁平,脖颈颀长,一双大眼睛如小鹿般无辜水灵,而且说话没有美国口音,正适合饰演片中的欧洲公主。


1952年夏,《罗马假日》在意大利完成拍摄。样片初剪成,银幕上的公主光芒四射。派克极有风度地同意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赫本跟他一同在海报上署名。他后来说,我在《罗马假日》里结识了一位我永远都是配角的人。


影片上映后的第二年,1954年3月25日,第2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同时举行。《罗马假日》获得10项提名,最终拿下3项大奖,在好莱坞初出茅庐的新人奥黛丽·赫本一举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从影39年,演了26部电影,奥黛丽4次获奥斯卡提名,只有《罗马假日》让她捧到小金人。据说当天晚上,她兴奋得把它落在了洗手间。

戏内的赫本与罗马相互成全,戏外的她却独独钟情瑞士。1954年,因为出演舞台剧《美人鱼》压力过大、吸烟过多,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卢塞恩(Lucerne)修养,从此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赫本就住在离卢塞恩市区不远的布尔根施托克度假村(Bürgenstock Hotel & Resort),这座奢华的度假村就位于卢塞恩湖畔的布尔根施托克山上,海拔高度适宜、地理位置绝佳,坐拥顶级湖光山色。赫本曾经说,在这里她可以完全做自己,不受打扰。


布尔根施托克度假村拥有悠长和辉煌的历史。它起源始于1873年,距今已一百多年,正是在那个被整个欧洲时时回顾和追忆的“美好年代(BelleÉpoque)”中诞生的优雅传奇。奥黛丽·赫本当然是它的见证者之一,时至今日,重新翻修后的度假村仍然保留着赫本入住时珍贵的照片。

她在这里徒步、打高尔夫球,享受着瑞士温度宜人、令人舒适的夏天。

彼时,她与男友梅尔·法利尔(Mel Ferrer)正处于热恋期,两人在《罗马假日》男主角格里高利·派克举办的派对上相识,并一起合作了一部舞台剧。1954年9月,在认识仅仅八个多月后,这对恋人就决定在卢塞恩结婚了。


《罗马假日》后,赫本已经是万人追捧的荧幕新星,而梅尔不过是一个比她年长12岁的二三线演员,他已先后与两名女子有过三次婚姻,并且生了五个孩子。闪婚这个决定显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在赫本面前一向很有权威的母亲艾拉也出面反对,但赫本心意已决,执意要嫁。


婚礼一切从简,赫本穿着简洁的婚纱在卢塞恩湖畔的一个小教堂举行了婚礼,简单而温馨。这座私人小教堂就在布尔根施托克小镇上,至今仍属于同一个主人,因为赫本的婚礼而成为无数人心中婚礼首选地。


回溯赫本的童年,其实不难为她这段年龄差巨大的婚姻找到答案。赫本6岁时,父亲就离开了母亲和他们的3个孩子。从小缺少父爱的赫本,其实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可供依靠的肩膀。她缺少安全感,从年长12岁的梅尔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求的成熟和霸道。


梅尔是天生爱发号施令的人。他习惯控制赫本的饮食,擅自处理她的工作,掌控她的生活习惯。他们的一个共同朋友说,“法利尔对奥黛丽好像有一种统治的权利,他对她那么生硬,说一不二,使旁观者都难以接受。”

一般有控制欲的人,也伴随着极强的自尊心。赫本的光芒太过耀眼,风华绝代的她让所有人相形见绌,默默无名的梅尔时常感到十分沮丧。媒体对他冠以“赫本先生”的称号,这也让他极为不舒服。


与此同时,赫本想方设法提携名不见经传的丈夫,对导演发话:“没有梅尔参演的电影,不演。”她用自己的名气滋养不成器的丈夫,亲自出演梅尔导演的《翠谷香魂》(Green Mansions),结果却以惨败收场。

赫本曾经说过:“我想要孩子,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我会为了孩子和家庭放弃事业。”然而赫本先后为梅尔怀过四个孩子,其中三个不幸流产。到第四次怀孕时,赫本已经是36岁的高龄产妇,怀孕的过程让她备受折磨、十分虚弱。当赫本在卢塞恩安胎时,梅尔没有给予她温暖和安慰,反倒是开始沾花惹草,出轨了一名女演员。

▲ 赫本、梅尔和他们出生仅三天的儿子西恩,卢塞恩,1960年。

赫本带着儿子西恩在卢塞恩度过了童年,她像所有母亲一样陪伴小西恩成长,春天郊游,冬天滑雪,还一起去了她和梅尔结婚的小教堂。



可是儿子的到来并没能挽回赫本的这一段婚姻,尽管她为挽救他们的关系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她曾在电话中向两人共同的朋友格里高利·派克哭诉:“我本想白头到老的,但太难了,太难了。”


随着婚姻的结束,她与卢塞恩的缘也尽了,她搬离了卢塞恩,住到了洛桑附近的小镇莫尔日,并最终在那里与世长辞。

▲ 赫本在莫尔日的家名唤和平之邸(La Paisible)

虽然赫本没有在卢塞恩完整地度过一生,但这里的夏天让她爱上了瑞士。好消息是瑞士已经于6月19日结束了紧急状态,降级回到“特殊状态”。6月6日,瑞士山区观光及湖区游船已回复运营,露营地、动物园、泳池等娱乐场所已经重新开放了。在重新打开国门之前,瑞士国家旅游局特别推出了虚拟旅行页面,游客可以登录 vr.myswitzerland.com 实景“云旅行”!不如就跟小赞一起去看看让赫本定情瑞士的卢塞恩!


卢塞恩,位于瑞士中部,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Luzern”,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2009年2月28日,瑞士官方正式将“卢塞恩”正式更名为“琉森”,取其“翠绿的森林”之意,极富诗意,倒是完美诠释了这方美景。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多次到过琉森,他住过的房子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罗伊斯河(Reuss)北岸。他曾吟咏:“琉森优雅、静谧,碧水轻轻地拍着河岸,柔水在我的脚下流淌……”他在之后写给女友的信中这样描述琉森:“每块岩石是一个字母,每片湖水是一个句子,每个村庄是一个重音号。千百年的叙述像缕缕细烟四处飘荡。这是瑞士的历史……”


法国小说家大仲马则称琉森为“世界最美的蚌壳中的明珠”。很多音乐家在此激发了灵感,创作出不朽的名篇。贝多芬的月光曲,据说就是受了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评论影响,第一乐章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琉森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船儿一样”。


和很多欧洲小城一样,琉森是在罗伊斯河边发展起来的。这条古老的河流从古镇中悠然地穿过,一路奔向琉森湖,河右岸老城与河左岸新城之间有7座梁相连,其中最大的木桥叫卡佩尔廊桥(Chapel Bridge),建于1333 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木桥。

卡佩尔桥长达245 米,在1333年建造之初,它原本与位于桥中部的水塔共同作为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是一座“水上城墙”。曲折婉转的廊桥上有着110幅绘画作品这些绘画开始绘制于17世纪,画作的内容包含了瑞士和琉森的历史风貌、琉森的守护神 St. Leodegar 和 St. Maurice 的传记故事,其中还记录了当年流行的可怕的黑死病。


卡佩尔桥又被叫做“花桥”,因为卡佩尔桥桥身上常年装饰着的鲜花。

和卡佩尔廊桥配对的是八角形水塔塔楼,它们共同组成了琉森明信片最常出镜的纪念性建筑。八角水塔就位于卡佩尔桥的转弯处,修建时间早于廊桥,约为1300年,高度为34.5米,周长38米,曾是古代军事用的瞭望台。后来,体积庞大的八角水塔还被用做过多种用途——从最早的防御和瞭望塔楼,逐渐演变为作为档案馆、金库、审讯室、监狱牢房,甚至是行刑室。即使在今天,八角水塔的中间楼层,依旧是琉森武器协会的总部。


十分有趣的是,琉森湖是白天鹅的栖居的场所,常见它们在湖中戏水弄波;水塔则是阿尔卑斯高山雨燕的家园,它们已经在水塔屋顶下栖息了很多年,每当雨燕从琉森飞往非洲,便预示着寒冬将至,而当它们再次从非洲栖息地返回,则昭示着春回琉森。


罗伊斯河河边有一条以“理查德·瓦格纳”命名的路,瓦格纳的故居 Wahnfried House 就在这条路上。琉森对于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爱情和创作意义同样巨大。这里不仅见证了他与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同时瓦格纳的名曲《西格弗里德》、《纽伦堡的诗人》和《诸神的黄昏》也是在其居住在这里时所创作。被称为欧洲三大主要音乐节之一的琉森音乐节,最早就是在这所房子的花园举办。


穿行过卡佩尔桥,屹立在河岸边的耶稣会教堂(Jesuit Church),外观很醒目,有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拱顶装饰。

教堂始建于1666年,周身萦绕着庄重肃穆的气息。它是瑞士第一座大型的巴洛克式宗教建筑,内部的装饰也十分华丽,如今也被作为音乐厅使用。


继续沿着河边慢行,这里还有琉森老市政厅、会议中心、金针水坝等,有的建筑从中世纪就被保留下来,当然也不乏一些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河岸两旁布满了咖啡厅和餐厅,找一间咖啡厅歇脚,或在河岸边戏水,看看天鹅,也是很惬意的。


夏日游览琉森,冰淇淋绝对算是标配,你可以在当地几家赫赫有名的冰淇淋店品尝特色冰淇淋,无论是经典的巧克力和香草口味,还是奢侈的无花果伦巴第奶酪口味,应有尽有,绝对能大饱口福。Movenpick 品牌的冰淇淋最受欢迎,别忘了试试。

继续沿着鹅卵石铺设的道路向古城内曲折的小巷行走,可以去找找琉森有趣的壁画,它们藏在街角巷尾,或者偶尔空置的墙面上,绘画内容都很精致细腻。


再往前走,就是琉森的另一个地标。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将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誉为“世界上最悲切动人的石头”。狮子是在天然岩石上雕刻而成,主体雕刻一只濒死的雄狮,它背部中箭,痛苦而哀伤地倒在地上。


这尊雕像是为了纪念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巴黎杜乐丽宫中的路易十六家族安全而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而建造的。从那之后除了梵蒂冈为天主教廷服务的禁卫军外,瑞士停止了任何雇佣兵的输出。苦难的过往让这个国家更加坚守中立与远离战争的信念。童年时饱受战争折磨的赫本就曾说过瑞士给她带来平静,因为这里好像永远不可能有战争。


当然,在琉森,最让人难忘的要数琉森湖。它是瑞士境内第五大湖泊,夹在阿尔卑斯山的群峰之间,坐拥绝佳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来到湖光山色的琉森,乘船感受风景绝对是绝佳的选择。这样的体验就连奥黛丽·赫本也不肯错过。


看看赫本的表情就知道,琉森湖的湖光山色有多令人满意。


从船上望去,远景是绵延的山脉,近景是美丽的建筑与如茵的绿植,偶尔还有白帆划过湖面,当远处教堂的钟声响起,仿佛是置身在童话的世界中。


琉森湖的晨与昏,是最唯美浪漫的时刻。黄昏时刻,夕阳将湖面映出一片橘黄,天鹅不时昂起修长的脖颈,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随波游荡,岸边的建筑也披裹上了一层昏黄,当地或来度假的人在岸边悠闲散步或是健身跑步,还有主人牵着大型犬来湖边行走。


从琉森湖平静舒缓的湖面望向远处,对岸就是地标性山峰皮拉图斯山(Pilatus Kulm)。这座尔卑斯山极北的山峰将山麓一路延伸到琉森湖。葱绿山麓和雪白山顶,都倒影在幽蓝的琉森湖水之中,这其间的层次美感,让人心生神往。


山上有世界上最陡峭的齿轮列车,这条线路从1889年投入使用,坡度高达48%。它一步一步地从阿尔卑纳赫延伸到皮拉图斯山峰,经过高山草甸和引人注目的岩层,耗时约30分钟。


除了这一段以外,皮拉图斯山的金色环游和银色环游也值得一试,这是瑞士闻名的游玩路线。

在皮拉图斯山,运气好的话还能偶遇阿尔卑斯臆羚和羱羊。


如果胆子够大,也可以在山上坐 Dragon Glider 来一次飞行!一面感受阿尔卑斯凉爽的山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一面俯瞰琉森湖夺人心魄的湛蓝色彩。


琉森仅有人口8万多,在这里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从它的旷世之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是瑞士的缩影,也像是欧洲的天堂,拥有着绝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



图片来源
瑞士国家旅游局 / 网络


赞那度小程序2.0版本已全新上线,可以在“发现”▶“小程序”中搜索小程序,输入“赞那度旅行”就可以找到,添加到“我的小程序”,随时随地开启精彩旅程!

-  预订请询 -

400 626 0698
(9:00~18:00)

618返场活动进行中,抓紧最后的折扣机会,点击图片直达会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