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痴迷小书童 2020-07-17

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会发现几千年的王朝兴衰更替,一直都在发生战争,有战争就一定会伴随着杀戮,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所谓的万骨枯,并不单单指敌我双方的士兵,其实在战争的过程中,士兵死亡的人数,是远远没有无辜的老百姓死亡的人数多的,老百姓才是兵灾之劫最大的受害者,作为一军之统帅,不乱杀无辜那是凤毛零角。

而在战争中,屠城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军事手段,在我们的印象里,屠城是要把全城的老百姓都杀光,想想就是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情,肯定是将帅为人残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要么是攻打一个城池用了很长的时间,大家精神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士兵有很大的压力,通过屠城把不正常的心理发泄出去。

总之,我们以往理解的屠城,正常人是不可能干出这么没人性的事,其实古代屠城不仅是军队的疯狂行为,反而是一种极端理性的体现,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第一: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战略物资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钱,就是拼后勤保障,有了充足的粮草等战略物资,士兵吃饱了肚子才能上阵杀敌,才能保障军队的正常运转。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战神白起命人坑杀了二十几万赵军降卒,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粮草不够了,长平之战历时46天,双方都没有了余粮,自己都吃不饱,哪有多的粮食喂饱这二十几万张嘴,只有杀掉降卒,节省粮食。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战场上风云莫测,战机有时候稍纵即逝,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粮草,要抓住敌方的破绽,先发制人,在这个时候,屠城就成了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战略补给的一种方式,这就叫以战养战。

清朝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等蕃王作乱,清军把主要兵力都用在对付吴三桂,而此时陕甘总督王辅臣又发生叛乱,和吴三桂遥相呼应,朝廷这个时候没人更没钱,东拼西凑了几万人,但是户部实在挤不出粮草了,所以康熙大胆起用悍将周培公,把他提拔成统帅来打王辅臣。周培公为了提高士气,连下十三道军令来严明军纪,但是对抢劫老百姓财务这个事,没有做任何要求,在其他军法如此严厉的情况下,法无禁止即允许。周培公带领军队就像土匪一样,在攻打王辅臣的路上,对经过的城镇实行疯狂掠夺,在抢劫过程中,屠城就不可避免了。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所以屠城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掠夺战略补给物资,补充后勤,以战养战,想打仗,没有钱就只能屠城。

第二:可以击垮敌方的心里防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军队在外的名声要是很凶,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没有开打,敌人就会已经畏惧不前了。守将只要不是视死如归的人,大部分会考虑后果的,反正打不赢,一般都会选择投降的。

大明的开国将领常遇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带领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且有个不好的毛病,喜欢杀降卒屠城,经常不请示,直接屠城的时候,只留几个活口回去给敌方将领带话,威慑对方。在洪武元年的时候,常遇春和徐达大军攻克通州,逼近大都。大都有坚固的城防,大量的军队和粮食,离大都不远的太原还有王宝宝的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勤王。

常遇春充分估计了困难,做了各种应对准备,到了攻城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驻军,元朝皇帝早都带着一家老小跑路了。估计是元顺帝提前做了调研的,知道常遇春喜欢屠城,赶紧溜之大吉。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所以屠城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在战术层面,起到心理威慑的作用,可以令敌方不战而降,减少己方伤亡,扩大战争成果。

第三:屠城是为战后稳固后方服务的

不管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不是说你就负责打,打完就换下一个敌方,其他什么也不管,没有这样的。你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各个诸侯都想扩大地盘,增加人口,拿下一个城池肯定要管理的,增加自己的实力。

但是有时候,你打下一个城池,就需要派人来防守,如果城里的人越多,你控制他们的难度也越大,你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趁将领走了,又集体反叛,为了一劳永逸,干脆屠城,至少得杀到掀不起大浪的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后院不起火。

历史上有名的嘉定三屠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清顺治初期,清军颁布剃发令,遭到江南百姓的抵抗,清军将领李成栋率军攻打嘉定,攻破后对嘉定实行了小范围内的屠城,有三万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后,嘉定百姓在一个叫朱瑛义士的领导下,夺回了控制权,处死了留下的清军,结果李成栋领着军队重新杀回城中,又大范围的屠城,清军杀的兴起。二十多天后,一个南明的将领来到了嘉定和周边民众一起又收复了嘉定城,杀的城内清军落荒出逃。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城内士兵砍杀殆尽,顺带把嘉定附近的老百姓一起给屠杀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嘉定三屠。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这种行为是十分残忍的,这三次屠城的目的都一样,不是想吓唬嘉定老百姓,而是让老百姓看看我又多残忍,让他们不敢再反叛,以达到维护后方稳定的效果。

第四:就是想单纯的削弱敌方的力量以减少对自己的威胁。

这种情况不多见,最有名的就是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骑兵,他们交战风格极其彪悍,从大陆腹地的蒙古草原,一直打到东欧和中东。他们一旦攻城成功,就会对城池屠戮一空。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征服天下,而他们的战胜地和大本营相隔的很远,沿路攻下的城池又不派人控制管理,反水的可能性很大,带着一起上路会影响行军速度,还要消耗很多粮食。

屠城,看似毫无人性,实则是因为理性

所以似乎没有比将这群人尽皆杀死而更加稳妥的方法了,既有安全保障,又环保经济。

综上几种屠城行为,每一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理性行为,这在生产力低下,没有国际公约约束的古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是要坚决反对战争的,因为地球需要和平稳定,人类需要和谐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