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新生 : 楼下偶遇

 老鄧子 2020-06-22

这是一段令人惶恐、纠结、迷茫、幽怨、烦恼甚至有些难以忍受的岁月。古来未见、不知起源的疫情,既有沉重感又具感染性。

鉴于此,到外省讲课、采风的热邀被屏蔽,在本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通知被融化,老友举杯畅叙的小聚,也仅剩下一襟晚照。

闲来也好。放下功利的沉浸、放下萍聚的一时之欢。静下心来读诗品茶,也是一得。

茶色淡、书看倦、上网乏,忽然想在外面走走。于是,戴口罩、出楼门,感受一下花草掩映、小桥流水的社区环境。

早有在家耐不住寂寞的邻居。他们或在花径路椅上静坐,环顾过往者;或在石亭下的乒乓球台挥拍,好在有间隔。还有些人,在花前自拍修版、及时发送圈与群,好心境。

想找熟人人聊天,聊什么!说时局?若夹杂不当之处,还要担心后果。聊家常?若涉及个人隐私,双方都不愉快。聊史迹?若谈及慷慨悲歌,心中会有阴影。聊各自专业,

大多已是社会舞台谢幕人,有多大意思!

尤其在这个特殊时期。摘口罩交谈担忧中招儿,戴口罩交谈憋闷不畅。由此,我独自伫立高台石亭中,环顾远近花草、水系。偶尔有人路过,谈笑风生,也不妨扫视一下。

正自呆望时,一幕情景倏然入眼——两位购物回来的老人,结伴前行。其中一位老人,边闲聊边掏着提袋中的东西。与此同时,一小包食品落在地上。遗憾的是,老人们谈兴正浓,根本没有察觉。

记得20年前,我也曾遇到类似情景——那天也是这等艳阳高照,我在路边构思一篇作品。也是一位老人,掉落物品而依旧前行。我赶上去提醒老人。老人捡起遗落的药品,起身看我。虽未向我道谢,但投以一抹感激目光。其实,这已足够。

想到此,我很想快步上前、捡拾物品归还原主。然而,当下媒体不断推出的“好人难做”的案例,发布‘’设局‘’、‘’碰瓷‘’事件……让我倏然止步。把东西送还老人时,老人说东西少了咋办?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我多此一举,还会迎来感激目光吗?

我想冲老人大吼一声,以示提醒。转念一想,老人万一心脏不佳,被惊到咋办?非常时期,在林丛上方大呼小叫,似乎不妥。

迟疑再三。我依然保持了伫立静观。

花间小径,走来一位遛狗的年轻人。身着花马甲的“柯基”嗅到老人遗落食品、正要一饱口福,一手牵狗、一手看手机的小伙子瞟了一眼,立即大声申斥爱犬。同时飞起一脚,把那包食品踢入草丛。我明白,狗主人与我一样——也是担心食品有诈,导致意外。不明之物,最好一脚了之。

夏日艳阳下,水系旁、甬道侧的花草愈发鲜亮起来。月季、木槿、牵牛花释放的清香缕缕飘来。原本想在散步时构思一篇作品的我,在此美境中忽然淡却了灵感,失去了兴致。老人回家,想吃一口购买的甜点,不见踪影,多失望!带着疑惑沿路搜寻,满腹懊恼,向谁说?联想到此,我有些抱愧感。于是,我走到路边,等老人回转。遗憾的是,那位不相识的住户,从此再未现身!无奈,我迈着不自然的脚步“打道回府”,

再次泡一杯绿茶,面对一杯新绿,反省着刚才的思维行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